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双边贸易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使双方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展望未来中非贸易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在很长时期内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与发展潜力,在中非关系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

但是,中非贸易短期内在贸易结构的优化上会遇到较大困难,并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关键词】中非贸易双边贸易问题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贸合作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非之间就有间接的贸易往来,唐宋时期,中非贸易扩大。

新世纪中非贸易的迅速发展可以用一系列的数字来体现,中非贸易额从1950年的1200万美元跃增至2010年的1296亿美元,2013年更突破了1900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是,中非经贸合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与挑战。

一、中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非贸易关系良好,中非贸易发展迅速,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

但在中非贸易发展迅速的同时,中非贸易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中非双边贸易水平低
虽然中非贸易发展迅猛,2008年中非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中非贸易总量达到1000多亿美元;2009年,中国在非洲的所有贸易国中贸易额居第一。

2011年中非间贸易又取得跨越式发展,中非贸易总量达到了1600多亿美元。

但中非双边贸易水平仍然较低,中非贸易总额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很低,虽然中非贸易总额在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在增加,但一直小于3% ,而中非贸易在非洲贸易的水平和比重也很低,也一直不超过 2.5%。

这种状况对于快速发展的中非关系来说很不相称。

并且中国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总量居于世界前三。

但中非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如此之底,这与当前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分量十分不相称。

所以中非贸易发展水平底的问题非常严重。

(二)中国对非出口商品的质量不高、品牌效应差
目前,欧美国家主要对非出口高档产品,已经占据了非洲高档产品进口市场。

然而非洲的机电产品以及纺织产品等中低档产品却主要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产品在非洲已经被打上劣质产品的烙印。

并且中国在非的经营形式也不合理,不像欧美国家的超市,高档连锁店等形式,中国多采用以小型批发和零售为主的华人街等小型实体。

另有一些企业对非洲出口产品不合格、质量不好、品种单一、产品售后服务质量也跟不上,使非洲国家的消费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以上因素,中国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遭到了非洲国家消费者的质疑,使中国产品打
上了质量差、低档”的烙印,一些品牌好、质量优的产品也因此蒙受损失,这些问题也使中国企业的形象遭到损失,并且企业产品在非洲市场上也得不到认可。

(三)中国企业对非洲了解不足,缺乏长期性战略目标
中非交流在建国初期主要是为了冲破西方国家的束缚,团结第三世界国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在“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大了对非洲的进出口,中非贸易得到迅猛发展。

但是国家对企业与非洲的贸易和合作并未进行合理的指导与规范,而企业自身也对非洲国家的宗教、地理、环境、文化、习俗都不了解,并且缺乏对非洲了解的人才。

再者一些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以眼前利益换取长远利益,缺乏长远目标,使中非贸易成为一次性贸易,使中国企业得利益受到损害、中国产品的销售受到阻碍,更使中国国家形象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

(四)非洲由于民主化等政治因素给中非贸易造成了潜在风险
非洲国家最近几年政治不稳定,由于受民主化思潮的影响,各国民主运动不断,新旧政府交换更替,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正常贸易受到了影响,中国在非洲的利益也受到威胁。

2011年7月,南苏丹通过公投的方式实现了独立,这正是由于受民主思潮的影响。

而此次分裂而产生的政治混乱与更替使中国在苏丹利益受到损害。

中国在苏丹一直以来都有合作开发油田的项目,从而中国与苏丹的石油贸易十分发达,贸易量十分大,贸易状况一直很好,而由于分裂使中国与苏丹以前的贸易协定等需要改变,而中苏的石油贸易也因此受损,是两国贸易量迅速下滑。

从而也影响到了中国与整个非洲的贸易水平。

(五)西方媒体宣传“中国威胁论”,给中非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
进入21世纪,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实行了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建立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面对中非关系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的一些媒体开始鼓噪和散布“中国威胁非洲论”,以发泄他们的不满。

中国威胁论等观点都意在传递一种信息,即由于中非近些年来的贸易与合作的迅速发展给非洲国家带来了威胁,使非洲国家的政治不独立,经济也受到了破坏。

而近年来随着中非贸易关系的不断增长,西方国家在“中国威胁论”的基础上,又抛出中国对非洲的“新殖民主义论”,他们所认为的中国对非洲的“新殖民主义论”,尽管“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新殖民主义论”毫无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纯属欧美国家对中国的言论攻击,但是由于恶势力的鼓吹,使非洲国家和人民也受到了很深的毒害。

一些群众由于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不足,认为中非贸易中偶尔的矛盾与不愉快作为把中非贸易关系中“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印象变坏,开始产生排斥中国与中国产品的心里,严重阻碍了中非贸易的正常发展。

二、总结
中非国家和人民一直以来都关系密切,中非贸易的发展对双方人民来说都可
以得到实惠。

但是,在中非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企业对非认识不足、西方国家的竞争与干扰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只要通过中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非贸易前景广阔,中非人民也必将享受中非贸易所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达华桥.中非贸易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13,(5).
[2]张哲.基于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国与非洲贸易互得[J].生产力研究,2011,(3).
[3]梁明,李光辉.2011年中非贸易现状及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1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