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测试题班级 ____ 姓名 ____ 考号____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2分)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______,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______、______等。
2.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___和___。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____,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3._____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合法的行为受到_____,违法的行为受到_____。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____、_____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4.___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_____,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____,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_____。
5.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是____。
6.居民身份证号码由____位数字组成。
8.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____。
9.____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0.宪法是____的保障书。
11.____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2.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____的义务。
13.____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20分)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回事。
()3.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4.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5.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
()7.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8.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9.根据宪法,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10.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只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就可以了,与法律无关。
()11.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
() 12.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13.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
() 14.下车后就可以将车票随意乱扔了。
()15.犯罪后被判刑,也不会失去公民身份。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保障国民权利,使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17.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 18.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19、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 20.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仅需要发达国家的参与。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的是()A.道德B.法律C.纪律2.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的是()A.宪法B.刑法C.民法3.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的观点,正确的是()A.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B.行政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C.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4、小明的妈妈打工赚了一万元钱,想为小明买一份人身保险,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5.小亮在上学途中被一条小花狗咬伤,他们全家对此事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谁的观点有道理()A.奶奶说:“以后可千万加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B.爸爸说:“这是老李家的狗吧,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C.小亮说:“我们刚在道德与法制上学的法律知识,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 B.民法 C.刑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说明()A.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和触。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
8. 红领巾小学六年级二班同学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手们纷纷发言。
你认为谁说的没有道理()A.甲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B.乙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
C.丙同学:我还是小孩子,宪法有无权威与我无关。
9.下列人物中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A.小红父母都是中国公民,她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B.小明父母一方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美国,具有中国国籍C.李阿姨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现在李阿姨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印度11.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说法你不赞同的是()A.不要随意透露包含个人信息单据的二维码B.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法院挂失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1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小辉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B.小强嘲笑外国的风俗习惯C.出国旅游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13.佳琪的奶奶80岁,她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这是依据宪法规定,公民享有()A.劳动权B.物质帮助权C.报酬权14.李浩和同学去旅游,按照顺序上车,这是依据宪法规定,公民有()的义务。
A.保守国家秘密 B维护民族团结 C.遵守公共秩序15.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李大爷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他B.小刚一家人在某饭店吃完饭,他爸爸坚持要服务员开发票C.六年级一班的张丽同学因为家庭贫困打算辍学16.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余项国际人权条约。
A.19B.20C.21四.把下列生活中的场景与对应的宪法条款用线连起来(1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款:生活中的场景1.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2.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小亮在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贴礼道歉3.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王某损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人身自由权五、简答题(25分)1.刑法的作用?(5分)2.法律保护我们成长,请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我国的法律有哪些?(5分)3.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5分)4、国籍取得的方式有哪几种?(5分)5、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分)答案部分一、填空题1.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2.强制力权威性遵守法律3.法律保护制裁行政司法4.法律法律武器法律援助法律服务5公民 6.两 7.18 7.配合 8.护照 9.公民权利 10.1982 11.家庭 12.人权 13.尊重和保障人权二、判断题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选择题1.B2.A3.A4.B5.C6.A7.A8.C9.C 10.A 11. B 12.B 13.B 14.C 16. C 16.B四、连线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款:生活中的场景1、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2、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小亮在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贴礼道歉3、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王某损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五、简答题1.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②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4.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5.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