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pdf

(完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pdf

育才二小2019年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七册教学计划
执教者:刘羽梅本学期我承担四(7)、四(8)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
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
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
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
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
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
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
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
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
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
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
意识、民主意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
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行为与习惯:
1、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初
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
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2、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
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
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
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
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第二单元
《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
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
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而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