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点缀多媒体作品一、教学内容分析在上一单元学生了解了多媒体和它的一些表现形式,并初步创作了自己的多媒体作品,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对多媒体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具个性化。
因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制作出一份精美的多媒体作品,体验完整的多媒体作品创作过程。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学会“点缀多媒体作品”,即为演示文稿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
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中,熟悉点缀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并掌握相关的排版技巧,养成一定的审美意识。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认知、集中注意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多媒体的概念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并且对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对于单纯的文字线条,他们可能对色彩和图像有更大的兴趣,但同时也极易在好奇与兴趣中失去注意的重点。
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对课堂内容的把握与控制。
三、教法建议:1.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较少也比较简单,主要让学生完成给幻灯片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的操作。
这个过程与第一单元的插入图片的过程类似,因此学生在操作方法的掌握上难度应该不大。
因此本节课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如何使插入的艺术字和剪贴画更美观,更好的衬托幻灯片的内容。
如艺术字样式的选取、字体和字号,剪贴画的大小、位置和颜色等。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完成富有个性的多媒体作品。
2.教材中的“练功坊”所提供的活动任务,是让学生自主完成对“交通安全知识”多媒体作品的点缀,从中进一步深化对多媒体的认识,巩固在“淘宝屋”中学到的技能,进而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而“益智园”中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竞技场”的活动任务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反馈的机会。
第5课美化多媒体作品一、教学内容分析背景的设置是制作幻灯片必不可少的一步。
上一节课已经完成了通过艺术字和剪贴画点缀幻灯片的任务。
这节课将从整体上对幻灯片进行美化,要求学生主要掌握两种设置背景的方法,熟悉各种方法所能呈现的不同效果,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设置恰当的背景,培养学生的一种整体美感。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兴趣也比较广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对幻灯片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对幻灯片的元素进行简单的个性化设置,这也给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法建议: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两种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填充效果”和“应用设计模板”,从具体的应用来说,第二种方法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也应是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设计的技巧,如色彩的选择、搭配等,以引导学生在设置幻灯片背景时更有目的性。
另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小的问题,如对于部分和所有幻灯片的选择问题,教师应做简洁的解释和提醒。
2教材中的“练功坊”给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探究的任务,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
在“益智园”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设置背景的方法,另外对于从因特网上下载ppt模板,在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同时,又能再次体验信息获取、处理和整合的过程。
“竞技场”则提供了学生一个反馈和交流的机会。
第6课激活多媒体作品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都是与静态的文字或图片打交道。
本节课通过给幻灯片添加动画和设置超级链接,将会让幻灯片中的元素动起来,这才真正体现了幻灯片的魅力。
与前面的内容相比,本节课的内容量较大,也具有了一定的难度。
同时本节课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也需要学生成功完成之前的幻灯片的制作。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观察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又带有了一定的挑战性。
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活动,已经初步具备了制作幻灯片的能力,但是本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另外学生个体在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使其顺利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教法建议1本节课的任务量和难度相对比较大,教师应该保证学生在熟悉基本操作过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多媒体作品。
对于创建超级链接的任务,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很多小技巧方面,学生可能会遇到拦路虎,因此教师在必要时应给与一定的提示与指导。
2本课的任务量较大,学生在“练功坊”的任务活动中可进一步熟悉相关操作过程,进而巩固在“淘宝屋”中所学的技能。
在“益智园”中,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进一步完善“家乡水质报告”的演示文稿。
对“动画效果”感兴趣的同学,“竞技场”也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任务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
第7课展示多媒体作品一、教学内容分析在本单元的前三课,学生通过学习在PowerPoint2003中插入艺术字、设置幻灯片背景及动画等基本操作,对PowerPoint2003的相关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本节课中,他们将学习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和放映方式,进一步掌握展示多媒体作品的技能。
学生在分享信息的过程中,体会多媒体作品在信息发布中的巨大潜力,了解学校安全知识。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六年级的同学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且对事物美的追求也与日俱增。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学会展示前几课创作的多媒体作品,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
学生将完整地体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制作流程,并在项目活动中体验与交流,综合运用所学技能完成任务,形成接受信息,处理与创造信息的能力。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现状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法建议1.本节课的活动任务有:学会设置PowerPoint2003的幻灯片切换效果,并为演示文稿设置灵活的放映方式,以便更好的展示多媒体作品。
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的最后一课,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时应了解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教学。
不论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制作多媒体的兴趣,只有有了强烈的兴趣,学生才会自发的去学习、去探究,才能实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如此,预期的教学效果便水到渠成。
2.第二单元,在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操作步骤,还要亲自体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过程。
在制作属于自己的多媒体作品过程中,完成对素材的取舍,作品整体布局,审美等多方面的工作,无论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还是设计思维方面的创新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积极地锻炼。
3.通过“练功坊”里为“交通安全知识”演示文稿设置切换效果,学生掌握了展示多媒体作品的操作;通过“竞技场”分享多媒体作品,学会了人沟通、交流的技能,这对与学生参与今后的社会生活是有益的;而“益智园”中的内容则是学生课外的探究活动。
四、参考教案第8课“觅”鸽一、教学内容分析为了方便、快捷地分享“学校安全知识”多媒体演示文稿,本节课将熟悉一种因特网上的信息传递工具——电子邮箱。
教材中以163网易免费邮箱为例,让学生为自己申请一个电子邮箱,并了解邮箱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通过完成“申请电子邮箱”的任务,初步了解电子邮箱的功能与操作界面,掌握申请与登陆电子邮箱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掌握申请电子邮箱的操作步,体验运用网络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六年级的同学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且更渴望与人交流、沟通。
他们比较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外来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产生人云亦云的情况,所以,在电子邮箱的介绍中要让学生了解国产软件的优势,支持本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培养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三、教法建议1本课是第三个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为后面课时的教学起铺垫作用。
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电子邮箱,相较于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多媒体作品”,电子邮箱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崭新的事物。
所以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完全陌生但又充满好奇这一情况。
课前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一个良好的课前导入不仅能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形成感性的认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增强,进入下一个环节“淘宝屋”的学习就会顺畅很多。
2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独立完成练功坊里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老师已教的知识会有一个更深的体验,同时对后面为自己的电子邮箱设置详细的个人资料和制作通讯录的操作打下基础,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都能够得到提高。
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多参加“课堂活动”,通过竞争来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这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知识宫里面的知识丰富多彩又简单易懂,学生可以自己阅读拓宽眼界。
3第八课是整个第三单元的基础,部分承接了第一、二单元的项目式任务。
通过发送电子邮箱让更多的亲朋好友看到自己制作出来的多媒体作品,这对小学生来说有很高的热情。
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好友认识,分享成功与欢乐。
用电子邮箱发送信件传递信息是时下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之一,学生掌握了电子邮箱的申请对今后用电子邮箱写信、发送信件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在生活中学生可以学以致用,用电子邮箱给亲朋好友写信传递信息。
这些都提升了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的竞争力。
第9课训“鸽”一、教学内容分析自第8课中申请了自己的免费邮箱,同学们一定跃跃欲试,想给自己的朋友或亲人写信了。
这节课通过完成“美化信件”的任务,学生对电子邮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用电子邮箱写信并美化信件的操作技能,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够写出精美信件的目的。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进入高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得很快,但自制力显著下降。
因此,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让他们在项目活动中体验与交流。
学生们都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
但他们的信息能力发展不均衡,有些同学会使用不少应用软件;也有部分同学较少使用电脑,动手能力不强。
电子邮箱的使用相对简单,多数学生能自主学会一些基本的操作。
三、教法建议:1.本课的主题是“美化信件”。
为了美化信件,学生首先要登录自己申请创建的个人电子邮箱,这是对第八课知识内容的巩固。
由于对“美化信件”学生还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教师不妨先演示一些经过美化后的信件的图片和未经美化的信件的图片,形成强烈对比,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来自由评论“对照图片”作为课前导入,这让学生对“美化信件”有了初步认识。
在具体操作教学中,信纸的选择有一个很大的选择空间,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多看多试一些漂亮的信纸,对教师来说在这个阶段应注意课题教学的管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致偏离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先模仿操作步骤,步骤全部完成后再由学生自己制作漂亮信件进行创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