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学习年限

4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道路桥梁工程领域的科研、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三、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运用本国语言的文字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检测、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道路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熟悉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及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技能。

5、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6、通过专业工程实践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

四、专业主干课程

结构力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钢结构原理及设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基础工程、桥梁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结构抗震设计。

五、毕业合格标准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授予学位类别

工学学士

七、学期教学进程表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学期教学进程表

学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 学时分配 期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周学时

期 C1061081 工科数学分析B √ 5.0 84 84

C1061020 代数与几何 √ 4.0 64 64

C1140010 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 √ 3.0 34 30 4

C1050011 大学英语 √ 3.0 70 70

C1200011 体育 1.0 32 26 6

C1000001 国防教育 3.0 3周

T1120010 土木工程概论 1.0 16 16

T1130021 工程图学A √ 3.5 60 60

小计 23.5 360+3周 350 10 24.0

二学

期 C114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0 22 20 2

C1050012 大学英语 √ 3.5 90 90

C1200012 体育 1.0 32 26 6

C1061082 工科数学分析B √ 5.0 84 84

C10610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0 48 48

C1100011 大学物理A √ 4.5 72 72

T1120020 土木工程制图 2.0 32 32

T1120140 理论力学A √ 5.0 80 80

小计 26.0 460 452 8 25.2

三学

期 C2050011 大学英语限选 1.0 30 30

C1140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0 40 40

C1200013 体育 1.0 32 26 6

C1100012 大学物理A √ 4.5 72 72

C1040010 计算机实用基础 2.0 32 20 8 4

C1040020 C语言程序设计 √ 4.5 72 42 10 20

E1100011 大学物理实验A 2.0 30 30

T1120130 材料力学A √ 5.0 80 72 8

T1120030 土木工程CAD 2.0 40 20 20

C1080070 工科大学化学 3.0 48 30 18

C1140051 形势与政策 1.0 10 10

小计 29.0 486 362 74 6 44 26.0

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 学时分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周学时 第

期 C1200014

C1140040

C2050012

T1121011

T1121020

T1121070

E1121020

E1100012

C1140052

T1120040 体育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学英语限选

结构力学Ⅰ

测量学

工程地质与水文

测量实习

大学物理实验A

形势与政策

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应用 √

√ 1.0

6.0

1.0

4.0

3.5

2.0

2.0

2.0

1.0

2.0 32

66

30

64

56

32

2周

30

10

40 26

60

30

64

44

32

10

24 12

30 6

6 16

小计 24.5 360+2周 290 48 12 16 21.2

期 T1121012

T1121040

T1121050

E1122030

T1010120

T1121150

E1121030

T1010100

T1120050 结构力学Ⅱ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土质学与土力学

交通工程基础

土木工程材料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结构概念与体系 √

√ 4.0

2.0

4.5

3.5

2.5

4.5

2.0

3.5

1.5 64

32

72

56

40

72

2周

54

24 64

32

72

44

30

48

46 12

10

24

8

小计 28.0 414+2周 336 54 25.9

期 S1121030

E1010130

S1122020

T1121090

S1121010

S1122070

E1121070

E1122060

S1122050

S1121050 工程项目管理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

钢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桥梁基础工程

钢结构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

结构试验与检测 √

2.5

2.0

3.5

4.0

2.0

2.5

2.0

1.0

3.5

3.0 40

2周

60

64

32

40

2周

1周

60

48 40

60

64

32

40

60

36 12

小计 26.0 344+5周 332 12 24.6

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 学时分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周学时

期 S1122010

T1120060

E1122110

E1122050 道桥工程技术专题

阅读与翻译

桥梁工程实习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

1.5

1.0

1.0

2.0 24

20

1周

2周 24

20

40

八、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类 别 学分 实践训练

国防教育 3.0 3周

桥梁软件应用 1.5 1.5周

课程设计 11.0 1.0周

测量实习 2.0 2周

桥梁工程实习 1.0 1周

毕业实习 2.0 2周

毕业设计 18.0 18周

大学物理实验A 4.0 60学时

总 计 42.5 38.5周+60学时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比例表

类别 学分 % 学时 % 上机(学时) 实验(学时) 习题(学时)

公共课C 69.5 47.4 1106 46.8 24 36 36

技术科学基础T 51.5 35.2 842 35.6 36 74

专业课S 25.5 17.4 416 17.6 12

总计 141.0 100 2364 100 60 122 36

十、课外安排与要求

1、学生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等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在选拔推荐勉试研究生、评定奖学金等政策中也予以加分。

2、为培养科技创新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活动,参加科技制作、知识竞赛、模型制作、科研小组等活动。

十一、有关说明

在进程表考核栏中,“√”表示“考试”课程,要求按百分制计分;未标注的课程为考查课,E1122080

E1122070

S1121040

E1122020

E1120101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

桥梁软件应用

毕业设计 1.0

1.0

2.5

1.5

4.0 1周

1周

40

1.5周

4周

小计 15.5 84+10.5周 84 11.2

期 E1120102

E1120110 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 14.0

2.0 14周

2.0周

小计 16.0 16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