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综合题1.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1)初期,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
(2分)(2)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4分)(3)从环境因素考虑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请任选其中一个工厂布局说明合理或不合理的原因。
(4分)1.(10分)(1)交通(2分)(2)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任答2点,4分)(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1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1分),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1分),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1分);或:化工厂布局不合理(1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1分),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1分),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1分),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1分)2. 下图中A、B、C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的城市发展特点是_________。
(2)从A图看出,城市初期主要呈现_______分布的特点;从B图看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从C图看出,该地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向_______。
(3)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网点有何影响?(4)试分析该地区在C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
2. (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沿河公路与铁路(或交通线)沿海(3)商业网点多沿交通线分布,密度变大,规模变大。
(4)耕地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海水入侵;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
3.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分别写出①________、②________所代表的功能区。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_。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答案】(1)住宅区;商业区(2)d;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区;环境优美;污染小;位于河流上游(3)乙;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4)目前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经济负担加重如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4. 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发展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甲丙乙C. 丙甲乙D. 丙乙甲5. 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B. 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C. 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D. 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减少【答案】4. B 5. C6.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曲线。
(2分)(2)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水平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由于人们对____________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__________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回流。
(7分)(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哪些?(5分)6. (1)A B(2)早高环境条件基础设施逆城市化乡村小城镇(3)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②交通拥堵③住房困难④就业困难⑤影响社会治安等。
7.下图为黄河中下游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附近的某城市平面图,该城市人口在40万以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A、B、C三地选择_____地建大型飞机场合适,理由是________。
(2)E、F、H三地选择______地建高科技工业区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⑨工业基地有一处布局明显不合理,图中数码代号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7.(1)A 地势平坦开阔,远离高层建筑物,交通发达(2)H 接近科学文化城,环境洁净优美(3)⑧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不能建在居民区、不宜建在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地带和河流上游8.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布局图,且布局合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a功能区布局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一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8.(1)a为商业区;b为住宅区;c为工业区。
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所以为商业区(2)合理。
甲处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空气污染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理由任答2点)(3)③地。
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地应建绿化带,①地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9.为了少走弯路,城市建设前先做好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所代表的功能区是______。
(2)a、b、c、d四处中,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__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9.住宅区 d 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等乙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10.下图为某城市用地示意图,A为主城区,兼有B、C、D各城区。
读围,完成下列问题。
(24分)(1)图中水厂布局不合理的是________,请分析其不合理的原因。
(8分)(2)该城市规划在B处建成以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基地,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8分)(3)简述B、C、D、E各城区对该市主城区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
(9分)10.答案:(1)水厂3 位于C城下游,水源被污染(水质差)。
(2)合理。
靠近石灰岩山区,原料丰富;靠近主干公路,交通便捷;避开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不合理。
对城区有一定污染;开发山区,破坏生态环境;处在河流上游,影响水质。
(3)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有利于城市合理发展。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T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布局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专门区:①粮食,②蔬菜,③水果,④乳肉,你认为合理的布局是:(写出数字代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简述A、C两专门区布局的理由: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T1所示城市发展到T2所示规模,它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征。
(4)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出现的显著差异是_____________,为此,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之一是积极发展________城市。
11.答案:(1)②④③①(2)蔬菜不易保鲜,运输不便,宜近市场丘陵地区,不宜种植粮食作物;适合发展果树栽培(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总数增多(4)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小中小12. (14分)读1850~2050年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现阶段中、英两国城市化特点的差异。
(4分)(2)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原因。
(4分)(3)分析英国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6分)12. (1)中国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英国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了农村人口落户城市的限制等。
(任答两点)(3)市区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生活质量下降等;郊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和郊区、小城镇之间的交通便利。
13.(14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2)有关材(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
(2分)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1分)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____。
(4分)13. (1)英国美国日本逆城市化现象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②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③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④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2)BC(3)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