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下语文试卷

九年级下语文试卷

阅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选文最突出的表达方式是什么?(2分)2.为什么说“石缝间的野草”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为繁茂”?(2分)3.选文第二段的两个“愿”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4.你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谁提出来的?你能为本文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4分)答案:三、1.议论抒情点拨:选文是作者对石缝间生命的赞美。

2.开放题,符合题意即可。

点拨:可从扎根在石缝间的不易思考。

3.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祝愿,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4.达尔文举例符合题意即可。

点拨:长在石缝间的生命都可,如野生的枣树、荆棘。

(一)阅读课文中的语段,回答11~16题。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远的黑暗。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更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善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

它还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如此具有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1.选文最突出的表达方式是什么?12.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中,“发现”“认识”“锤炼”“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13.选文第二段的两个“愿”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14.文章最后一段,写“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是生物学的、哲学的、美学的和“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分别作出回答。

(1)生物学的:(2)哲学的:(3)美学的:15.“生命正是要在……升华自己”,此句话与谁说的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16.文章结尾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从文章中看,这种“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6.下面这段话是作者由自然界生命本体的认识提升到人生哲理的一段议论。

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能体现这段议论内容的人物的生活经历,作概要的叙述。

(必须交代书名和作者)“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11.议论抒情12.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

13.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祝愿,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14.生物学的:生命本向是尊贵的,有权自认为辉煌,生机不可遏制。

哲学的:生命被环境规定着、改造着,适者都是强者,生命就是拼搏。

美学的:不仅装点荒山枯岭,更向你提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

15.孟子说的“天将降天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

16.创造生命奇迹、战胜险恶环境、显示生命顽强、增加世界活力、给人类带来重要启示等。

6.例: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在恶劣的环境里得了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一度产生自杀念头。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重新安排生活,开始艰难的写作,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理想:“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完成精神境界的升华。

石缝间的生命一、关于字词(一)加点的字注音。

采撷.()栖.身()吮.吸()犀.利()潸.然()扼.制()枯萎.()逊.色()(二)根据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黑黝黝:2.驾驭:3.贫瘠:4.佐餐:5.困厄:(三)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种子倔强严俊乳汁B.狭隘团簇调落悬涯C.浸袭繁演絮伞震憾D.撒落娇嫩贪恋缆绳二、关于课文(一)填空。

1.《石缝间的生命》一文的“石缝间”强调了生命生存的恶劣环境,而“生命”则是通过对、、三种具体植物的描写,讴歌其顽强与拼搏精神。

2.课文写松柏,紧扣“”展开,然后由松柏的外形到松柏的,并具体写出了松柏的、、、,这一切都令人赞叹不已。

3.写无名野草,用“”点出小草之小,用“”点出营养之贫瘠。

4.文中“不定”与“无人采撷”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些种籽的命运,而“不能再找到泥土”则进一步写出了石缝间的生命所遭受的。

5.林希,原名,1954年在《河北文学》首发小说。

其诗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奖及1983-1984年度天津鲁迅文学特别奖。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并作简单分析。

1.石缝间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2.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

3.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

4.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一个可靠的抓手。

(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将石缝间的蒲公英和田野上的蒲公英从哪几方面进行了比较?突出了什么?你有何感悟?2.“愿一切的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这表达了作者怎样一种心愿?3.为什么说石缝间的生命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参照课本回答。

4.为什么说“生命正是要在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锤炼自己”?5.石缝间的生命对“飞鸟及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有何意义?对于其他生命的激励又有何意义?用书上的话回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

它们使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要()伤疤。

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

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

,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开了繁茂的枝干,()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在石崖上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创业的拼搏。

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的,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

1.根据课文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动词,并体会其作用。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A.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

()B.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

()C.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

()D.只有那在石崖上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

()3.结尾一句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对此文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过渡句,以此引出松柏。

B.“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一句是说小花小草生命的弱小,不够顽强,不如松柏值得称赞。

C.“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是说松柏为了占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所采取的极端手段。

D.“由此”的“此”指代的是“一株松柏”。

5.模仿这段文字写一段话。

要求从自然界中捕捉一植物或动物的艰难生存方式,表达出被触动的情感。

石缝间的生命一、(一)xié qīshǔn xīshān è wěi xùn (二)1.形容黑得发亮。

2.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3.(土地)薄,不肥沃。

4.下饭。

5.(处境)艰难窘迫。

(三)D二、(一)1.野草、山花、松柏 2.“最令人赞叹”精神干、枝、叶、根 3.“两三片”“长长、细瘦、薄叶” 4.飘零磨难 5.侯红鹅《无名河》(二)1.单句“我”是兼语 2.复句因果关系3.单句主语是复指短语 4.复句转折关系(三)1.从它们的躯干、叶片、茎、根几个方面比较,突出了石缝间的蒲公英的柔韧和坚固的根。

让我们感悟到: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即适者生存,生命本身就是拼搏。

2.愿一切身处逆境、困境中的人们不要消沉地对待生活,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3.说是生物学的,因为生命本来就是尊贵的,有权自认为是辉煌,生机不可遏制。

4.人身处困厄的境遇时,应首先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然后再认识自己生存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不断锤炼、提高自己,这是人们的认识规律。

5.没有生命,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一切生命只有经历了风雨的考验、困苦的磨难,才会有驾驭环境的能力,才会变得更加坚强。

(四)1.结着伸展团簇盘结扎钻突出其顽强的生命。

2.A.反复 B.比拟 C.比喻 D.拟人 3.属于议论,凸现主旨。

4.A 5.提示: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就愈精神;历尽磨难,但不肯低头折节。

石缝间的生命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

这就是生命。

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

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

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

它们默默地为攀登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

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

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