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行.(háng) 辈蓦.(mù) 然撺掇..(chuān duo)晦.(huì) 暗B、惬.(qiè) 意颦.(pín) 蹙粲.(càn) 然瞋.(chēn) 视蕴.(yùn)藻C、星宿.(xù)归省.(shěng) 砭.(biān)骨参差..(cēn cī)不齐D、呓.(yì) 语羁.(jī) 绊叱咤.(chà) 羸.弱(yǐng)冗.(rǒng)杂2、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彻大悟叹为观止尽态极妍雍容华美B、变幻多姿高视阔步戛然而止浑身解数C、本色当行叱咤风云轻柔婉转挺身屹立D、包罗万象奇伟旁礴离和悲欢息息相通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科学和艺术史上的大师泰斗之中少年聪慧、早早成名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少不出众、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少见。
B.云南石林中的石峰有的突兀擎天,有的姿态秀美,有的酷似传说中的人物……真是巧夺天工....。
C.王克明同学在省初中生作文大赛上获得一等奖,这下他可在校园里声名鹊起....了。
D.刘菁同学的口才特别好,而且越是人多的场合他越能夸夸其谈....,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B.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C、女人的问题女人办。
D、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5.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安塞腰鼓》一文是高原生命火烈的颂歌,民族魂魄的礼赞。
B.《观舞记》借卡拉玛姐妹优美的印度舞蹈,表现了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表达了中印两国人民间的深厚友谊。
C、《伟大的悲剧》一文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探险南极的归途中悲壮的覆没,告诫我们探险是危险的,要慎重。
D、《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小说,表现出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夸父逐.日(追赶)B、道.渴而死(在路上)天柱折.(折断)C、怒而触.不周之山(接触)众妙必.备(全、都)D、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地维绝.(断绝)二、积累运用(19分)7、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0分)①、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②、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③、《约客》表现作者寂寞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论诗》表现江山代代出新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⑤、请你从读过的古诗词中,写出含有“竹”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课内外均可),。
8.一次,住宾馆的王先生退房交钥匙时,服务员想查看一下客房是否丢失或损坏了东西,但又不便直说。
你认为她在查前查后应怎样说才能既履行职责,又使王先生能够接受。
(2分)(查看前)服务员微笑着说:。
(查看后)服务员微笑着说:。
9、哲理分析(2分)一位阿拉伯王子出门去寻宝,临行前许多人送了贵重的东西,而一位长老却送了一柄长勺,他很不以为然。
沙漠的路途十分劳苦,他就扔掉了随身携带的那柄长勺。
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王子找到了埋着宝藏的山谷,可他用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打开藏宝的大门。
一天夜里,真主显灵,告诉他,打开山谷的钥匙就是那柄不起眼的小木勺。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哲理?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名著阅读(5分)(1)《童年》讲诉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
对于他所经历过并在心中留下过伤痛记忆的人和事,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就比如:小茨冈的死,作家在叙述的时候,心情是不可能轻松的。
请你归纳出《童年》中的小茨冈是怎么死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在作者的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女儿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像婴儿般哭闹”。
多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先生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3分)三、阅读。
(3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5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6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__ (2)曳.屋许许声__________(3)虽.人有百手____ (4)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 (5)几欲先走.__ __ ________ (6)两股.战战________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什么内容?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4、结尾“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二)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2分)一千张糖纸铁凝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
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
表姑在外婆家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
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互相看看,没有名堂地笑起来。
是啊,什么叫累呀?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累的问题。
有时候听见大人说一声:“喔,累死我了!”我们会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累”距离我们是多么遥远啊。
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为什么不再多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呢,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过她攒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张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
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她问表姑:“你为什么让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我和世香惊呆了。
电动狗也许不会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我童年的那个时代,表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
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
外婆的四合院安静如初了。
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人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
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它们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
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
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说:“狗呢,欠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
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清净。
”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
这时,我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我初次体味到大人们常说的累,原本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的突然加重吧。
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把精心“打扮”过的那一千张糖纸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
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我和世香为了凑够各自的一千张糖纸,通过那些途径获得?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划线句子写得生动传神,请你作简要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结尾说“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你赞同这个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