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浅谈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影响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校的既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学生发展的需要。

从这几年的教学教改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深化教学改革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其“深化”主要体现在摒弃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逐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分析了学校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学生分数较低,但那是因为他们不适应学科式的教学方法,因而学习动力不足,而不是缺乏聪明才智。

我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摸索出一些教学评价方法:
一、给学生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从心的角度来说,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说需求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力量。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潜质、学习兴趣都会有不同,我们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分别为学生开设了一些选修课(flash、photoshop、vb 程序设计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

二、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头疼的是,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实际脱
节,无法在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建构,于是学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我们在这几年的实际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给学生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当一个问题出现时,或是一个反常规的现象出现时,都会很吸引人的注意力,同时也会使人产生一种寻找答案的冲动。

在进行 word 软件的“查找替换”教学时,先给学生一篇很长的“歌手排名”的文档,让学生查看一个歌手的排名,学生在操作中产生查找麻烦的问题,之后在学生完成“带格式的替换”操作中,又有学生出现操作错误的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查找替换的操作方法,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四、给学生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一个人跑步和许多人一起跑步,跑出的成绩是不一样的,竞争会给人带来动力。

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将学生分成小组,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对手,在任务的完成内学生又有团结合作,使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培养。

例如:在前面提到的“沿着路径的补间动画”的教学中,本人利用“走迷宫”的游戏形式,在小组间展开竞赛,组内学生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学生的学习气氛很浓。

五、给学生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现在的学生追求个性,喜欢与众不同,在机课堂教学中本人已有体会。

例如:在布置word 格式修饰的任务要求时,经常有学生对要求的项目提出疑问:“为什么这么设置啊?我不喜欢!”学生更愿意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完成操作,更愿意欣赏自己设计的作品。

于是,在课程的考核中,我们增加了“大作业设计”的形式,给学生限定题目要求,题材、形式、设计都由学生自己创意,学生很喜欢这种形式,完成大作业的积极性也很高,因为是自己的作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的付出也很多。

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的“版权”意识还很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

通过最后大家的作品交流,每个人都开阔了自己的思路,同时也在交流中吸取了大家不同的优点,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

六、给学生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技能,本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竞赛,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鼓励学生参加,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技能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不少学生在市里都获得过各种奖励,学校内也对学生进行了表彰,使得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威信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这些获奖的同学对于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

七、给学生“取证”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拓宽就业的道路
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学生的计算机水
平呢?学校的毕业证书,社会上普遍不很认同,从较客观的角度确实存在如何体现它的“含金”量的问题。

因此,本校要求学生根据不同专业参加社算机取证(如:nit 模块证书、计算机操作员证书、计算机方面的 rcam 网络管理员证书、rcna 网络工程师证书)等,以此作为横向对比的依据,通过“考证”促学,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求职应聘的敲门砖。

实行多种技能证书制度,缩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需求之间的差距。

八、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让学生去全方位地了解自己
评价是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以往的计算机教学评价方式大多是采用上机测试和笔试的形式,都是属于终结性评价,学生往往是在考前突击,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整体水平。

我们要改变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

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增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应用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通过近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的探索,我们发现当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时,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创造力便会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如果老师再加以的引导,效果就会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