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年度社会工作情况汇报一、街道基本情况红湘街道成立于20**年5月,驻解放西路29号。
辖区东至蒸湘北路,南连解放西路和衡祁路,西临外环西路,北以常胜西路、红湘北路、船山西路为界,面积3.6平方公里。
有居民近1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万多人。
辖南华、吉祥、联合新村等8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村。
机关内设党政办、财政所、综治办、城管办、计生办、经济办、环卫办、劳保站及工会、妇联、团委等站办所,现有工作人员57人,党政班子9人。
红湘区位优势明显、现化服务业兴旺。
是老城区与开发区的必经之地,投资40亿的商业步行街为核心的大型商圈正在聚集。
红湘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多。
中泰峰境、名仕华府、华亿明珠、丽天名园、中天星城等数十个高档楼盘纷纷入驻,城市品味不断提升。
红湘群众工作好。
政务中心标准高,要求高,群众工作扎实,得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及原省委书记周强,省委书记徐守盛等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20**年工作完成情况1、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商业步行街现引进了新世纪、万豪等国际知名企业,洼地效应显现。
彩霞满天、海通国际广场等项目工程已初具规模。
联合新村廉租房已建成廉租房和安置房600余套,现正做好拆迁住房分配的摸底统计工作。
石塘路西段的拆迁和路基平整已完成,11月底开始路面施工;西合路的基础工程已顺利拉通;进入商业步行街拆迁项目短短2个月,取得了重大进展,打开了步行街拆迁局面。
2、党建活动有声有色。
一是扎实开好民主生活会。
年初召开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12月召开了“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起到了提高班子活力,改进干部作风的好效果。
二是搞好学习培训。
定期组织机关党员、社区、村主任和支部书记举办培训班,专题学习党的有关文件精神。
三是抓好“述职述廉”,支部书记就全年工作进行述职。
四是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活动,进一步推进了“三大”走访工作。
3、城市建设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依法取缔了石坳和红湘路口马路市场,对违章搭建行为进行重点排查和监控。
对社区、村区域内的环卫状况实行跟踪督查、动态管理,发现问题每周进行通报、讲评,共下发通报30期,确保了不留卫生死角、盲区。
对冶金小区和办事处前坪约1000余m2路面进行沥青硬化,有力推进了旧城提质改造工程,提高了小区居民生活品质。
4、计生工作上新水平。
通过“网上实时通”技术手段,实现计生信息资源共享,截止11月底,街道新出生人口349人,出生率为9.99‰,计生率93.98%,男女性别比为107:100,死亡人口195人,死亡率为5.58‰,“三查”率为100%,宣传品入户率达100%,共落实各类手术32例,节育措施落实达到预期目标。
5、综治维稳促和谐。
将社区综合治理纳入网格化管理,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社区、村和包案处理制度,将纠纷、矛盾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全年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2起,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3名,两劳释放人员50名,并制定帮控措施,分类建立帮教台账。
对辖区3名老上访户等重点人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加强军退人员管理,全部签订公益性岗位协议,并将其作为社区网格员配置到位。
去年民调排名全市前列。
6、为民服务争创满意。
依托政务中心和社区服务平台,零距离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见成效。
一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297人,退休建模人员4180人,做好用工输送,依托劳保平台为珠海伟创力等企业招工21人,超额完成区定任务。
二是民政低保做到应保尽保。
新增45户,注销13户。
发放扶残慰问金5800元,安排贫困残疾人居家抚养20名,居家服务10名,日间照料6名,贫困残疾居民发放补贴61名。
为刘玉萍、谢亚晴、周弘雨3名特困学生争取2.4万元的“金秋助学基金”。
一、街道基本情况红湘街道成立于20**年5月,驻解放西路29号。
辖区东至蒸湘北路,南连解放西路和衡祁路,西临外环西路,北以常胜西路、红湘北路、船山西路为界,面积3.6平方公里。
有居民近1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万多人。
辖南华、吉祥、联合新村等8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村。
机关内设党政办、财政所、综治办、城管办、计生办、经济办、环卫办、劳保站及工会、妇联、团委等站办所,现有工作人员57人,党政班子9人。
红湘区位优势明显、现化服务业兴旺。
是老城区与开发区的必经之地,投资40亿的商业步行街为核心的大型商圈正在聚集。
红湘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多。
中泰峰境、名仕华府、华亿明珠、丽天名园、中天星城等数十个高档楼盘纷纷入驻,城市品味不断提升。
红湘群众工作好。
政务中心标准高,要求高,群众工作扎实,得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及原省委书记周强,省委书记徐守盛等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20**年工作完成情况1、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商业步行街现引进了新世纪、万豪等国际知名企业,洼地效应显现。
彩霞满天、海通国际广场等项目工程已初具规模。
联合新村廉租房已建成廉租房和安置房600余套,现正做好拆迁住房分配的摸底统计工作。
石塘路西段的拆迁和路基平整已完成,11月底开始路面施工;西合路的基础工程已顺利拉通;进入商业步行街拆迁项目短短2个月,取得了重大进展,打开了步行街拆迁局面。
2、党建活动有声有色。
一是扎实开好民主生活会。
年初召开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12月召开了“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起到了提高班子活力,改进干部作风的好效果。
二是搞好学习培训。
定期组织机关党员、社区、村主任和支部书记举办培训班,专题学习党的有关文件精神。
三是抓好“述职述廉”,支部书记就全年工作进行述职。
四是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活动,进一步推进了“三大”走访工作。
3、城市建设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依法取缔了石坳和红湘路口马路市场,对违章搭建行为进行重点排查和监控。
对社区、村区域内的环卫状况实行跟踪督查、动态管理,发现问题每周进行通报、讲评,共下发通报30期,确保了不留卫生死角、盲区。
对冶金小区和办事处前坪约1000余m2路面进行沥青硬化,有力推进了旧城提质改造工程,提高了小区居民生活品质。
4、计生工作上新水平。
通过“网上实时通”技术手段,实现计生信息资源共享,截止11月底,街道新出生人口349人,出生率为9.99‰,计生率93.98%,男女性别比为107:100,死亡人口195人,死亡率为5.58‰,“三查”率为100%,宣传品入户率达100%,共落实各类手术32例,节育措施落实达到预期目标。
5、综治维稳促和谐。
将社区综合治理纳入网格化管理,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社区、村和包案处理制度,将纠纷、矛盾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全年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2起,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3名,两劳释放人员50名,并制定帮控措施,分类建立帮教台账。
对辖区3名老上访户等重点人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加强军退人员管理,全部签订公益性岗位协议,并将其作为社区网格员配置到位。
去年民调排名全市前列。
6、为民服务争创满意。
依托政务中心和社区服务平台,零距离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见成效。
一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297人,退休建模人员4180人,做好用工输送,依托劳保平台为珠海伟创力等企业招工21人,超额完成区定任务。
二是民政低保做到应保尽保。
新增45户,注销13户。
发放扶残慰问金5800元,安排贫困残疾人居家抚养20名,居家服务10名,日间照料6名,贫困残疾居民发放补贴61名。
为刘玉萍、谢亚晴、周弘雨3名特困学生争取2.4万元的“金秋助学基金”。
三、20**年工作亮点1、安全生产创省优。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辖区隐患排查力度。
在红湘路投入数万元专门打造上百米的“安全生产宣传文化长廊”;组织200余人对红湖步行街违章搭建进行拆除,共拆除临时棚子80多个,消除了严重消防隐患;9月顺利通过“创建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街道)”验收。
2、城市建设管理取得实效。
一是环卫市场化运作不断完善,实效明显。
二是综合整治做到长效,对重点路段、区域实现了长效管理。
三是突出重点,对辖区内的重点地段进行了重点整顿。
对联合二组马路市场、红湘南路马路市场、南华北门门店外摆等进行了有效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是亮化工程推进较快。
现基本完成亮化工程。
3、网格化服务与管理基础扎实。
一是健全了网格化管理架构。
共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9个,三级网格42个,配备了网格长、网格员和信息管理员97人。
二是理清了管理思路。
在网格内,把基层党建、统战、综治信访、城市管理、社保、民政、计生等10余大类常态工作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创新了服务模式,提升了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督查。
上报网格化工作信息10余篇,每周对各网格动态进行督查,并进行通报,现已下发通报5期。
4、党代表工作站实现常态化。
健全了党代表工作常态机制。
党代表充分履职,开展代表活动4次;走访慰问困难户14户,发放米油等物及400元慰问金,帮助3名贫困学子争取救助资金每年8000元;为社区争取资金10万余元。
红湘街道党代表工作站获得了市委组织部的好评。
四、存在问题一是站办所设置不科学,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现有人员积极性调动不起;二是拆迁安置等问题多、困难多,尤其是拆建分离后导致安置房可能迟迟无法动工,造成了矛盾隐患多,影响了社会大局稳定。
五、2014年工作打算结合红湘实际,2014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在寻求经济发展上求突破。
把经济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不断拓宽经济发展空间,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工程等稳步推进,尤其是做好步行街的环境优化。
2、在城管环卫机制上求创新。
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中心,打好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市场化、促成环卫管理日常化、动态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
切实抓好旧城改造提质工作。
3、在民生幸福指数上求提升。
进一步夯实社区党建工作,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平台,完善社会保障工作,扩大就业领域,扎实做好创业培训,妥善安置失业人员,提高再就业水平;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有序开展;加大低保和社会救济工作力度,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实,做好。
4、在队伍作风建设上求加强。
一是进一步做好机关内部管理各项工作,为街道经济社会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增强求真务实意识,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为民服务水平,促进各项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