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的常见十种模型

高中物理的常见十种模型

10
[审题 点睛] (1)煤块刚 放上时 ,判断摩擦力的 方向,计 算加速度.
(2)判断煤 能否达到与 送 速度 相等,若不 能,煤 块从A→B加速传度不变 ,若能带,则块要进 一步判断煤块 能否相 对传 送 带 滑 动 .
(3)达到相同速度后,若煤 不再滑 , 匀速 运 到B点
块,形成的痕迹长 度等于传 送动带 和煤 块则 对动地的位移之
பைடு நூலகம்
差块.若煤相对传 送带 滑动 ,之后将以另一加速度运动 到B
点形成, 的痕迹与上段留下的痕迹重合,最后结 果取两次痕迹
长者.
11
12
[答案] (1)1.5 s (2)5 m
13
14
物理模型——“滑块 ——滑板”模型的分析
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 相互作用下发 生相对 滑 动2..模型分析 解此类题 的基本思路:
(1)分析滑块 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分别 求 出滑块 和木板的加速度;
(2)对 滑块 和木板进 行运动 情况分析,找出滑块 和木板 之的位间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 注意滑块 和木板 的位移都是相对 地面的位移.
15
16
[审题 点睛] (1)判断两者之间 是否发 生滑动 ,要比较 两 者间之的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若f<fm,则 不滑动 , 反之 则 发 生 滑 动(2).两者发 生相对 滑动时 ,两者运动 的位移都是对 地的, 注意找位移与板长 的关系.
19
物理模型——两种运动 的合成与分解实 一、小船渡例河模型
1.模型特点 两个分运动 和合运动 都是匀速直线 运动 ,其中一个分运 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另一分运动 的速度大小不变 , 研究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 合运动的影响.这样 的运动 系可看统做小船渡河模型.
20
21
1.(12分)河宽 l=300 m,水速v2=1 m/s,船在静 水中的速度v1=3 m/s,欲分别 按下列要求过 河时 ,船头 应与河岸成多大角度?过 河时间 是多少? (1)以最短时间过 河; (2)以最小位移过 河; (3)到达正对 岸上游100 m 处[审.题 点睛] (1)水流速度不影响过 河时间 ,因此当船头 垂河直岸 时, 过河 时间 最 短 ; (2)在船速大于水速的情况下,渡河的最小位移等于河宽 ,要
高中物理常见十种模型
1
物理模型——轻杆、轻绳 、轻弹 簧模 型
三种模型
轻杆
轻绳
轻弹 簧
模型图 示
2
三种模型
形变 特点
模 型 方向特点 特 点
作用效果 特点 大小突变 特点
轻杆
只能发 生微 小形变
不一定沿杆 ,可以是任 意方向
可提供拉力 、推力 可以发 生突 变
轻绳
柔软 ,只能 发 生微小形 变,各处张 力大小相等
4
[审题 点睛] 轻绳 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收缩方向,具有 唯性,一轻弹 簧弹力沿弹簧轴线 ,方向有两种可能.固定 轻的弹杆 力方向,具有多种可能性.因此应 分两种情况确定轻 杆对 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5
[答案] 见 解析

6
[建模感悟] 弹 簧与橡皮筋的弹 力特 点(1)弹 簧与橡皮筋产 生的弹 力遵循胡克定律F= k(2x).橡皮筋、弹 簧的两端及中间 各点的弹 力大小相 等(3).弹 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 力(沿弹 簧轴线 ),而橡皮筋 只能受拉力作用. (4)弹 簧和橡皮筋中的弹 力均不能突变 ,但当将弹 簧或橡皮 筋剪断时 ,其弹 力立即消 失.
17
18
[规 律总结 ] (1)滑块 由滑板的一端运动 到另一端的过 程,若中滑块 和滑板同向运动 ,位移之差等于板长 ;反向运 动时 ,位移之和等于板 长(2)滑.块 是否会从滑板上掉下的临 界条件是:滑块 到达滑 板一端时 两者共速.
(3)滑块 不能从滑板上滑下的情况下,当两者共速时 ,两 者受力、加速度发 生突 变.
求合速度v垂直河岸即可; (3)欲到达对 岸上游100 m处 ,应 使合速度指向该 点.
22
23
[答案] 见规 范解 答
24
[技法点拨 ] 求解小船渡河问题 的方 法求解小船渡河问题 有两类 :一是求最短渡河时间 ,二是 求最短渡河位移.无论 哪类 都必须 明确以下三点:
擦进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根据物体与传 送带 的相对 速度方向
判断摩擦力方向.两者速度相等是摩擦力突变 的临 界条
件(2).倾斜 传送 带问题 : 求 解 的 关 键在 于 认真 分 析 物 体 与
传带送的相对 运动 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 摩擦力作
用如.果受到滑动 摩擦力作用应进 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
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 情况.当物体速度与
传送带 速度相等时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 生突
变.
9
(18分)(2015·四川成都七中开学考试 ) 如图 所示,传 送带 与地面倾 角θ=37°, 从A到B长 度为 L=10.25 m,传 送带 以v0 =10 m/s的 速 率 逆 时针转动 .在 传送带上 端 A 无初速地放一个质 量为 m=0.5 kg的黑色煤块 ,它与传 送带 之间的 动摩 擦 因 数 为μ= 0.5.煤 块在 传送 带上 经过 会 留 下 黑痕迹色.已知sin 37°=0.6,g=10 m/s2,求: (1)煤块从A到B的时间 ; (2)煤块 从A到B的过 程中传 送带 上形成痕迹的长 度.
7
物理模型——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 1.模型特征题 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 的物体上开始运 动的力学系统 可看做“传 送带 ”模型,如图 动甲、乙、丙所 示.
8
2.建模指导
传送带模型问题 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 和倾斜传送带
问(1)题水平.传 送带问题 :求解的关键 在于对 物体所受的摩
只能沿绳 , 指向绳收缩 的方向
只能提供拉 力
可以发 生突 变
轻弹 簧
既可伸长 , 也可压缩 , 各处弹 力大 小相等
一定沿弹 簧 轴线 ,与形 变 方向相反
可以提供拉 力、推力
一般不能发 生突变
3
如图 所示,水平轻 杆的一端固定在墙 上,轻 与竖 直方向的绳夹 角为 37°,小球的重力为 12 N,轻绳 的 拉为力10 N,水平轻弹 簧的弹力为9 N,求轻杆对小球的作 用. 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