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的治疗(林国徽)
–本体感觉系统 –左右大脑功能分化 –听觉系统 –视觉系统
本体感受器
• 肌肉 • 关节 • 骨骼 • 韧带 • 肌腱 • 连接组织
本体感觉系统
• 在没有视觉的帮助下,能控制身体各 关节的活动,调节平衡、姿势速度和 力度
• 与其他感觉共同发挥作用 • 平静情绪,增加安全
本体觉系统调节失调
• 体弱无力,容易疲劳、易绊倒、怕 黑
要么太重
我讨厌咯吱或拥抱
我的粗大运动很 差,比如跑步和
骑车
我走路总是跟 不着地
我不能集中注意力
我对嘈杂的声音很 敏感,比如吸尘器
和搅拌机的声音
我总是喜欢闻 别人、食物和 物品的味道
我什么东西 都放嘴里嚼
我的精细活动很 差,比如写字和
剪东西
我自己穿衣用 困难
我用“W”型的 坐姿
我总是穿着袜子, 从不光脚丫
• 拿东西时,容易失手或把东西弄坏 • 握笔不正确,写字慢、歪斜 • 粗大和精细活动不协调、力度和速
度不当、磕磕碰碰
多系统调节失调
• 本体觉、前庭觉系统失调
–眼球控制、姿势控制及平衡差 –专心做事时注视困难,身体活动时不能
注视 –坐不稳,不想动,东倒西歪
多系统调节失调
• 本体觉、前庭觉、触觉系统失调
–不懂如何运用身体进行活动 –计划组织能力差 –身体双侧协调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 –动作笨拙,模仿能力低下,做事不利索
感统失调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1. 感觉调节障碍型
• 感觉防御 • 感觉迟钝 • 多系统调节障碍
2. 感觉辨别障碍型 3. 感觉基础性运动障碍型
感觉辨别障碍型
• 在不注意时会出现感觉辨别或姿势控 制障碍或运动困难,没有组织性,学 习成绩差
理论基础
– 适应性反应的类型
• 运动控制 • 与外界交往(与环境、与人) • 行为组织 • 适应变化 • 心理调整 • 自我控制能力 • 言语
感觉统合与儿童的发育理论1
感觉的种类 听觉
前庭觉 (重力和 运动)
本体觉 (肌肉与 关节)
触觉
视觉
传入感觉的整合
眼睛的运动 姿势 平衡
肌张力 重力安全感
身体的认识 身体两侧 的协调 运动计划
–五大感觉系统在感觉统合中的作用
–感觉统合失调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
–常用的感觉统合功能评估量表名称及各表的特 点
–常用感觉统合活动
概述
• 1967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A. Jean Ayres博士提出,她在工作中发现有 些学习障碍的孩子
• 传统理论不能解释
– 注意力不集中 – 多动,动作笨拙 – 行为异常
“松懈状态”
觉醒/记录/调节的连续过程
Continuum of
Arousal/Registration/Modulation
应激反应不良
良性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不良
防御
正常范围
迟钝
反应过度 记录过度
最佳状态
反应低下 记录低下
“戒备状态”
“恰当”
“松懈状态”
理论基础
– 适应性反应的层次
• 能在各种环境中成功面对挑战 • 能在陌生的环境中作出适应性反应 • 能在熟悉的环境中作出适应性反应 • 主动产生活动,但要在协助下完成全过程 • 可产生简单的变化 • 维持简单固定的反应模式 • 被动接受刺激
Ayres对感觉统合的定义
• “是一个对来自身体和环境的感觉刺 激的神经学上的整理过程,使身体能 在环境中得到有效地利用”
– 感觉与运动的整合 – 整合:组织与整理(行为的组织整理) – 大脑是通过感觉-运动的体验来编排程序
的
理论基础
• 感觉统合 –是指各种感觉刺激透过身体的接收 器官,成为感觉信息输入中枢神经 系统,经组织分析、调节整合,发 出指示信息,使身体作出适当的反 应,应付和适应环境的需求。 –部位:主要在脑干
笨拙
逃避現象
肢体感觉运用 障碍 (前馈-回馈依 赖)
动作夸张或 力量不足
感覺系統
图、感觉统合理论架构模式图: (Bundy et al., 2002)
作业表现模式
期望、需要、渴望的社会角色
日常生活活动
理论基础
• 重点
– 系统作出适应性反应
• 定义:身体与环境接触后,在感觉统合的基 础上作出的感觉、运动、情感上的行为反应。
• 特点:
–反应的恰当性 –主动参与,自然产生 –带来成功感 –促进个体发育
感觉 输入
感觉调节 整合
反馈
适应性 的行为 和学习
计划和安排 行动
感觉统合的循环过程
总体的适应性症候群
形状、大小 • 发展身体知觉及动作计划能力 • 有助视知觉的发展
触觉功能调节失调类型
• 触觉防御型:
–情绪不安、易分心、不愿跟人近距离接 触
• 触觉迟钝:
–自我刺激,过度渴望某些特定的触觉刺 激
触觉系统调节失调表现
• 拒绝理发、洗头、洗脸、淋浴 • 对衣物挑剔 • 偏食、逃避咀嚼 • 不喜欢被人接触或抚摸 • 拒绝接触某些质地的物品:浆糊、橡皮泥 • 不喜欢光脚在沙滩或草地上行走 • 玩耍碰伤自己不察觉、自我刺激行为 • 精细活动发育较慢 • 经常情绪不安,影响注意力
身体形象的认识
认识认身识体身体动作动计作划计划 活活动动度度 协协调调 情绪稳定性
感觉动作发展
感觉通路的 建立
姿势 平衡
眼睛活动 安全感 母子情感
视觉
触觉 本体觉 前庭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认知能力与感统发展5个阶段
• 第一阶段:感觉通路的建立
– 感觉刺激的接收与识别 – 受阻或识别出错,通路难以建立
• 第二至五阶段:
前庭与其他感觉系统关系
• 能在脑干部位统合所有输入的感觉信息 • 与多种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 视觉系统:即空间视知觉 • 听觉系统:彼此在功能上相辅相成 • 本体觉系统:维持姿势、产生动作及发展身体
空间概念等 • 双侧统合、情绪:判断个体在环境中空间关系
以产生安全感
前庭功能调节失调
• 前庭促进和抑制的调节功能不能正常 进行
–肌张力低、身体双侧协调差 –体像差、维持平衡、姿势能力差、躯干
稳定性差
–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差
–触觉分辨障碍
感统失调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1. 感觉调节障碍型
• 感觉防御 • 感觉迟钝 • 多系统调节障碍
2. 感觉辨别障碍型 3. 感觉基础性运动障碍型
感觉基础性运动障碍型
• 由于不正确感觉处理而导致运动失调
环境刺激
• 适应性行为
整 合
适应性行为
理论基础
• 五种主要的感觉:
– 触觉 – 听觉 – 视觉 – 味觉 – 嗅觉
• 和另外两种重要的感觉:
– 前庭觉 – 本体觉
感觉 输入
感觉调节 整合
反馈
适应性 的行为 和学习
计划和安排 行动
感觉统合的循环过程
理论基础
• 重点
– 以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为主干,其他 感觉为辅助
眼球运 姿势
手眼协调 动控制 调节
感觉 运动发育
体像
反射的 对输入信息 成熟 筛选的能力
感觉
姿势安全感
对两侧身体 的意识
运动的计划
系统
听觉
视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前庭觉 中枢神经系统
本体觉
理论3-认知能力与感统发展5个阶段
认知学习 知觉动作的形成
专注力 组织力
自尊
学习
自信 自制
思考理解
有目的活动 手眼协调 语言 视知觉
学习障碍
注意力缺陷 多动症
自闭症
语言障碍
感觉 统合 失调
智力障碍
脑性瘫痪
你 了 解 我 们 吗?
我讨厌洗头、梳头 和剪头发
我哭,我不能看阳光 和其他强烈的光线
我听东西有困难, 我“选择性地听”
我挑食,我不吃 没有吃过的不同
质地的和新的 食物
我讨厌衣服里 的标签搁我
我不太注意正常的 触觉和痛觉,我触摸 摸别人时要么太轻,
– 建立在有效通路的基础上 – 有赖于信息的调节整合 – 系统作出适应性反应
感觉统合失调 (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SID)
• 是一种由于神经上的紊乱导致对5种 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 觉)、运动觉(前庭系统)和或位置 觉(本体觉)的信息处理困难。
– 大脑处理这些信息的方法出现了问题, 因而对这些信息有了不正常的理解,从 而导致困惑和混乱。
– 感觉统合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发育的重 要基础
理论基础
• 重点
– 感觉刺激的接收与识别
• 对刺激的注意和初步记录
– 感觉信息的调节与整合
• 调节:量、密度、持续时间、复杂性、陌生 感
• 整合:组织、分析感觉信息以便应用
感觉 输入
感觉调节 整合
反馈
适应性 的行为 和学习
计划和安排 行动
感觉统合的循环过程
感觉统合
Sensory Integration (SI)
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林国徽 副主任医师
香港注册作业治疗师 作业治疗学硕士
本章内容
• 概述 • 感觉系统及感觉统合失调 • 评估 • 活动性训练
• 掌握
本章重点
–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
–常见感觉统合失调类型
–治疗原则\治疗层次\治疗流程
• 熟悉
感觉 输入
感觉调节 整合
反馈
适应性 的行为 和学习
计划和安排 行动
感觉统合的循环过程
感觉调节障碍
(sensory modulation dys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