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鉴赏
省潍坊第四中学
敏
《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省潍坊第四中学
敏
一、基本信息
[教材] 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课型] 高中音乐鉴赏课
[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执教教师] 敏
二、教材分析:
教学容取材于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非洲歌舞音乐》。
本课所指的非洲音乐是按音乐文化畴划分的,不是按地理概念上的划分,主要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居住地区的音乐,因此在教学中可称为"黑非洲音乐"或"非洲黑人音乐"。
本课学习和欣赏非洲音乐、舞蹈和鼓节奏的模仿与创编,使学生了解非洲鼓、非洲音乐的风格特征,了解世界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三、设计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非洲鼓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将鼓乐中的节奏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入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音乐知识,丰富情感体验与开阔视野。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点,抓住学生爱"探究"的心理特点,通过观看、聆听、和参与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非洲音乐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娱乐、社交、信息传递等有着密切联系。
2、了解非洲音乐融歌唱、伴奏、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特点。
3、模仿非洲音乐的节奏,感受体会非洲鼓节奏丰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黑非洲音乐中的"鼓乐"--包括鼓(音色)和鼓的节奏,了解非洲鼓在非洲音乐中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
音乐影视资料、歌曲乐谱、表演道具及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新知
导入:播放2010南非足球世界杯主题曲《OH Africa Aicon》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
师生问好。
意图:让学生在热烈、奔放的音乐情绪中进教室并体验其中的音乐情绪,为学习新课《非洲歌舞音乐》作铺垫。
1、师:欢迎大家进入今天的音乐课堂。
大家刚才进课室时听到的音乐是2010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
音乐带来的感觉、情绪是怎样的?(热烈、奔放的)根据演唱者肤色、演奏乐器(鼓)、画面背景判断哪个国家?答:非洲。
2、师:大家对非洲印象是?答:撒哈拉沙漠、斑马、热带雨林等等。
老师带领大家走近非洲,感受非洲歌舞音乐。
展示课题:《非洲歌舞音乐》
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探究"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主题。
二、合作探究,了解非洲音乐
(课件展示)非洲地图及非洲音乐的概念。
我们共同学习的非洲音乐是如何界定的?(展示画面给学生)
非洲音乐的界定----从音乐文化的角度来看,非洲音乐通常界定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地区的音乐文化。
1.受到课前音乐情绪感染老师敲鼓演唱《阿非利加》
解释:英文名: Africa 洲名释义: 希腊语意为"灼热"。
学唱歌曲《阿非利加》意图:观看谱例,老师一句一教,让学生明确歌曲特点,学会此旋律,解决音准问题,提高欣赏兴趣与加强学生参与能力。
2.播放原汁原味的非洲音乐《非洲赞歌》并思考问题
(这首歌曲经常在每年4月15日的非洲自由日表演)
(1)在这段视频中,旋律和节奏特点?
(2)伴奏乐器的音色?
(3)歌曲的演唱形式?
(4)音乐与语言的联系?
聆听、思考、回答。
通过前面学习非洲赞歌中歌曲《阿非利加》加深对非洲歌曲的印象,分析旋律节奏的重复性,同时注意马林巴的音色。
即兴演唱,是一种自然的多声性,用自由的说话节奏,并伴有笑声和欢呼声,演唱常表现为"一领众和"的对唱形式;有时分为三组:领唱,应答的合唱,再加一组唱固定音型作为基础声部。
)
3、欣赏《门库尔雅》、熟悉马林巴的音色;
(1)、简介马林巴。
(2)、聆听思考:请注意乐器的音色,旋律特点?
三、精讲点拨,发现、判断、突破问题
非洲鼓和非洲鼓乐(一)1、非洲鼓的种类、功能及其地位
师补充:非洲鼓有几十种基本鼓形和数百种的变形,大的有牛那么大,小的有手掌那么小。
比如非洲低音鼓-----斑马皮鼓是1974年3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时赠主席。
众所周知,中国与建交关系特铁的国家会赠送什么?(国宝---熊猫)从中可看出鼓在非洲人民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非洲人们喜爱并崇拜鼓。
鼓还被作为国家和民族尊严的象征,是非洲的器乐之王,是非洲音乐的灵魂。
意图:(出示课件)通过观看画面,老师引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明确回答本课学习的乐器非洲鼓----(造型、形状、重要性),为学生积极参与下一环节铺垫。
(二)欣赏《鼓舞》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体验节奏特点。
这首《鼓舞》是布隆迪"圣鼓"的片段。
乐曲分几部分?学生课前预习,回答:第一、三部分为器乐,第二部分为声乐。
(感受布隆迪圣鼓----《鼓舞》热烈的、激动地、富有震撼性的鼓乐演奏。
在布隆迪圣鼓象征着什么?生答:(国王的权力,象征皇族的正统与种族的延续。
在特定场合表演的一种鼓乐,如国王加冕时或播种季节来临时进行表演。
(三)鼓节奏练习
1、非洲鼓典型节奏型的学习
3/4 ||: xx xx x :||: xx xx xx :||
2、感受多线条、多层次的鼓节奏。
(1)单声部节奏体验。
(2)指导学生有强弱的分声部练习,更好的提高课堂合作效果,("会说话"的非洲鼓节奏互不相同,相互配合,构成多线条,多层次,极为复杂的节奏。
)
①分组练习,每组各练一组节奏。
(老师巡回指导)
②把节奏结合起来进行多声部节奏训练。
(3)播放《破铜烂铁》音乐,设问:音乐在声部上有什么特点?
意图:突出典型非洲打击乐节奏。
(四)欣赏《约鲁巴阿杰舞》
1. 问:非洲舞蹈感受?(奔放、热情,没有造型感,身体演绎情感)
2. 边看视频边引导学生说出鼓的种类及表演形式?鼓的演奏方式、持鼓的方法有哪些?
答:传讯鼓、一领众和,舞蹈伴随着歌唱与鼓的演奏,常伴有喊叫,即兴性强。
(有把鼓置放在两腿中间,也有把鼓夹在腋下,或挂在颈上,持在肩上。
)
四、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归纳"非洲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
1.音乐与语言联系紧密,偏爱敲击乐器,尤其是鼓。
鼓不仅可作为乐器演奏,还能模仿语言、传递信息等。
2.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常即兴多变。
一般分为单线条和多线条两种节奏形态。
3.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歌曲中旋律、节奏常重复。
4.在多数情况下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舞蹈伴随着歌唱与鼓的演奏,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气氛)。
5.有较强的即兴性。
五、艺术拓展
1.请同学们欣赏非洲黑人小伙郝歌在星光大道上演唱的歌曲《千万次的问》,并请学生一同演唱。
通过郝歌在演唱中即兴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他把非洲即兴性融入到演唱中来,加深巩固对非洲的了解。
2.非洲音乐是最朴实无华,最纯真的音乐,其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节奏,是世界音乐的宝贵资源。
人们常说,非洲是节奏的故乡。
希望同学们课后利用互联网、书籍等多搜集非洲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非洲音乐对世界其他地区音乐产生影响?对我们现代音乐有什么影响?
《非洲歌舞音乐》教学反思
省潍坊四中敏非洲音乐别说学生,就连我们老师自己也比较陌生,如
何让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里了解、体验进而喜欢非洲音乐
呢?我觉得教学容的选定很重要。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努力开发和使用各种课程资源。
所以我把这节课的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和整合。
1.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情境导入、感受新知,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课堂总结、艺术拓展四个部分组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根据本课教材的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旋律模唱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
2.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
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
3.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
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
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