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鄌郚镇中学地理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
名称
第二单元地球的面貌主备人于德岗
参加备
课人员
秦国华刘军为刘立芝备课时间2017.10
教材分析内容共分四节。
第一节认识地球,主要介绍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等知识;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主要介绍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主要介绍了陆地形的五种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特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的判读。
第四节海陆的变迁,主要介绍了地表形态的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等知识。
学情分析初一新生理解力差,本章内容难度比较大,知识量多,理解的内容多,特别是经纬网知识学生难以掌握。
所以本章要循序渐进,采用小步子,慢节奏,充分利用读图分析,课件小组活动等引导学生掌握。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运用地球仪,所处经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目点的经纬度。
3.运用地图和数据,说明地球的海陆分布,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4.知道地形的变化,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假说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经纬度的划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和等高线地形图。
难点:经纬网上判读一点的位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重难点突破措施联系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充分利用地图、地球仪和课件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加强学法的指导,指导学生的预习和小组学习探究的指导。
教法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分析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兴趣。
加强小组学习的指导。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导学提纲、自主学习学案、多媒体。
学生准备:收集预习资料、图册、图片等。
单元教学措施1.学生对第一节课所讲的地球的形状、大小,缺乏理
性思维,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
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
2.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多动脑、多动手,在
过程中学习地理。
在地球仪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和任
何一点的位置,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从而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
3.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建议安排学生读图探究、回
顾知识的活动较多。
建议老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注
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特别要多鼓励学困生的学习积
极性,注意分层教学,难度大的问题给优秀生回答,
比较简单的内容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做,做对了及时肯
定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
趣。
4.对讲评课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好详讲、
略讲、不讲;先讲、后讲的关系;该讲的一定要讲懂、
讲透、扩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应预留给学生消
化整理的时间。
补充修改
课时安排第一节4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3课时第四节2课时
单元作业设计1.《行之天下》p98—113
2.填写地理图表
3.列表比较五种地形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