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20年6月0163机考【答案】
西南大学20年6月0163机考【答案】
8、如何正确而科学地认识民主的本质。
9、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10、怎样正确地区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波动?二者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示与数据,分析和阐述问题: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分析图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及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辩证思维的特点:按对立统一的法则,把事物一分为二,两者既对立又相互转化,在更高的阶段上获得统一。成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其阐述对立的两个方面各自的性质,且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上升统一的动态过程。
其他思维的特性:不依据事物的本质或活动的规律,只是根据特定事物(蓍草、龟纹、卦爻、陨星、心灵感应或某些自然灾害)现象的某些征兆(甚至于凭空臆断)断言事物发展的结果。
5、答: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首先,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变化,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其次,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绝对的否定,是对原有事特的彻底抛弃,简单的消灭;再次否定观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
12、什么叫资本的有机构成?它的不断提高会产生什么结果?
13、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方式有哪些?
15、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二、论述题:(选做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何客观理性地评价唯心主义哲学?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的根本方法。
6、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质量互变规律。基本范畴
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有五对,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8、总规律: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过程,它体现了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到无限
3、答:(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理论意义A、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8、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分析题
1、答:(1)上图反映的我国人口寿命的快速提高,正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所作的巨大努力。同时,它也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我们中国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调速增长,生产全面发展,必然会对社会的进步与改善民生形成重大的影响。(2)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社会劳动力的老化和青壮年劳动力的不足,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缓解;对于社会管理的完善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
2、如图所示: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图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及其人生意义。
一、简答题:
1、哲学思维分为三类型:一、形式逻辑。二、辩证法。三、其他(卜卦、占星术、凭空预言、灵感等)。
形式逻辑思维的特征:按规定的标准将事物细分为类、科、目等,先分析,后综合,以此得出结论。其表述非此即彼、清晰可见、缜密入微、自成体系。
16、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什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说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意义?
5、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思想,对于实际工作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7、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利己与利他的价值矛盾?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选做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哲学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品质是什么?
1、答:(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先掌握理论;(2)联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实际,及国内处政治经济形势,各社会思潮和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2、答:唯心主义非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认识,人的意识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对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理解人自身是有独特的贡献的。当代社会人们重视的个人修养、励志、与唯心主义强调的许多观点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对于一种哲学思想,不能简单地进行对与错的二元进行判定,学习哲学需要树立辩证看问题的基本立场。
4、唯物主义哲学有哪些历史形态?
5、矛盾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与范畴有哪些?
7、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8、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什么?
9、什么是改革?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10、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1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
12、什么是剩余价值?其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