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游戏促进语文有效教学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将以其神奇的魅力,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在这个方面加以关注与选择,合理的运用,游戏必将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游戏;激发;有效教学;“学中玩”;“玩中学”;无痕的教育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78-02心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学习的基本因素是由两大系统构成的,一个是认知系统,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的运作上;一个是情意系统,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上。
在学习过程中,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差别不大,而非智力因素差别比较大。
因此教师应注重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保持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
游戏、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把游戏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把知识的传授与巩固寓于游戏之中,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这样做有利于诱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但是,教学游戏的开展必须适当。
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教学游戏时必须应与教学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
一、游戏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刚入学孩子思维形象具体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以及拼音教学的规律,都需要教师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游戏、活动等教学形式,缩小幼小衔接的跨度,帮助学生学好拼音。
例如:在学习完声母和韵母后,我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将声母和韵母卡片发给学生,老师说“小小火车开起来”,学生马上按声母和韵母的顺序分两列开起火车,看哪列火车开的又快又好。
老师说“小小火车唱起来”,火车头发出“呜”声后,每个学生按顺序读出自己手中的字母卡片,最后唱着字母歌回到座位。
这个游戏不但能巩固以前所学知识,而且训练了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迅速、动作敏捷。
在拼读音节时设计了“邮递员送信”、“拼一拼,找一找”的一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中,使孩子们掌握了拼读方法,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如“出示一张音节卡片,孩子们轻轻地拼读着t—i—ao —tiao,并学起了小兔跳。
随着卡片的变化,孩子们一会儿学小鸟飞,一会儿拍手,时而吹气,时而开车,对这样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学习着。
一张张音节卡片,一个个实物形象,一次次演示动作,构成了一节愉快的拼音教学课。
在这样的课上,孩子们对知识充满了兴趣;这时,由于他们认知的迫切性,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
因为学生不完整会像成人那样去分析、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表意、象形、意义等各种内部构造关联,而是把一个个汉字当成一个个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的“图形”来识记,是一种“整体模式辨认”这就需要教师在尊沉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将底本单一、单调的识字内容运用游戏方式改变为易于学生接受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需要以“游戏”作为帮助手段来发展教学。
如:在教学生字时,可以做如下一些游戏,“猜字谜”根据一些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记忆。
例如:“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
”是什么字(高)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
复习巩固生字时,可做如下有趣的游戏:如“造火车”按偏旁归类,复习一学期或一单元的生字时,老师先将“火车头”──共同的偏旁部首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动手寻找有此偏旁的所有生字,看谁的火车造得又快又长又好。
“带头饰表演识字”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表演出来,识字时常安排学生演一演,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动物的名字。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
”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三、游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占用的课时最多,耗费的精力最大,它不仅担当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任务,而且担负着训练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重担。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一些恰当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氛围,拓展语言练习,调动学生立异思维,是一个简略可行的好方法。
由于课文形式的多样,阅读教学中的游戏也极为丰富。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原中,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是异常爱好的。
然而课文文字的形象性限度了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体会,这时设计角色置换,可以让学生投身到故事的情节应中来。
让学天生为其中的一个人物,并替换故事中的人物的思惟情感。
例如在学习《猫》这篇课文时,我就设计了角色置换的游戏。
再如一些充满童趣、情节性强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荷叶圆圆》等,就可以尝试让学生演一演,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再加上学生模仿力较强,一篇好的故事,加上学生栩栩如生的表演,将会使课文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小学生好胜心强,还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游戏,如:“词语接龙”“诗歌对对碰”“快乐猜词秀”等,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语文知识,还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游戏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
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每次作文都像是应付苦差事。
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变成了,“筷子夹豆腐,提不起来”。
在日本,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写不好作文,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写作动机”“没有东西可写”。
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作文游戏”就是寓作文教学目的、内容、手腕于游戏之中,变苦学为乐学。
如写《一次有趣的活动》,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总是写一些老掉牙的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而这一类作文在作文书上比比皆是,东抄西凑便能完成一篇作文,不能达到作文训练的效果。
因此,我经常设计一些形式新颖的游戏,如“逗笑”的游戏,一名学生当“木头人”不能笑,另一名学生要想方设法逗“木头人”笑,这个游戏滑稽有趣,课堂上笑声不断。
我适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参加游戏的同学的表情,动作,游戏结束后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请两位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能以一种愉悦的心态融入游戏中,在玩中细致观察,达到了乐于写作的目的。
再如:小练笔“猜猜他(她)是谁”,每个学生细心视察班上某一位同学的外貌,抓住主要特征写一段话,然后当堂朗诵(不读姓名),让大家连猜4次。
如果有一次猜中,就解释小作者察看和描写基础准确。
如果连猜4次都不中,阐明小作者没有抓住特点,就“罚”他(她)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点。
学生兴趣盎然,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写起来。
这样的游戏让那个学生想写,有东西可写。
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如:“我是小导游”“最佳导演(续写)”等。
将习作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最有效的无痕的教育,它可以让孩子自由驰骋于“习作创作”的广阔天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者要“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这样我们会更真切地晓得孩子们想要什么,喜欢什么。
我想,随着素量教育的深入,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将以其神奇的魅力,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质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我们在这个方面更多的加以关注与选择,合理的运用,游戏必将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
(上接276页)动,想着离开,甚至校长对此也感到无奈,走了就走了,还会有新教师来。
可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上,长期相互影响,积淀下来的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习惯,是团队精神的反映,缺少了这一点,一所学校又该如何发展呢?②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教师人本化管理策略应该承认差异,做到求同存异,这才是长期共存、团结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其实,不少学校仍然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要求教师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一刀切的管理模式看起来整齐划一,实际上压制了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群体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教育管理者应当尊重他们,应该赏识每个人,期待每个人都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③学校应该建立独特的、适合本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对教师实行人文关怀,学校不仅是教师工作的地方,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校长不能只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一个校长应该有胆量、有度量、有雅量,把全体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很多学校的校长只关心教师是不是把学生成绩搞上去了,较少关心教师的学习和生活,这只会让教师感到厌烦,真挚愤怒。
学校管理层应该利用学校丰富多采的教师文体活动,与他们打成一片,与教师谈心,了解他们得需求,了解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开好教代会,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建设中来,让学校管理层和教师们之间在行为方式、行为习惯、行事态度相互认同,才能让管理方式深入人心,才能让教师有家的感觉。
3、切实实施教师人本化管理策略①搞好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根本应该是保障教师的权益,让教师享受到制度约束下带来的自由,然而,不少学校反其道而行之,让成为约束教师行为的桎梏,让民主成了一种形式,打消了教师工作得积极性,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学校,虽然在学校管理制度中,写入了定期召开教代会,实际上教代会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②实施民主、人性化的教师管理办法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他是全体教师的榜样,校长应带头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动将学校的管理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层应该是有耐心的,应该学会与教师分享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这事不少学校所缺乏的,他们总是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却不懂他们应该首先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去倾听,去体验,用自我生活的体验去充实他人心灵的空间,只有自己倾其心,才能让人尽其力。
学校管理层应该学会宽容。
也许人生就是阴差阳错的,有的人稀里糊涂地当了老师,而有的人有着鲜明的个性,不服从管理,可能有的老师能力较弱,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帮助教师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