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颗粒分析试验

颗粒分析试验


(三)仪器设备:
粗筛:(圆孔)孔径为60、40、20、10、 5、2mm;
细筛:孔径为2.0、1.0、0.5、0.25、 0.075mm。
2.天平:称量5000g,感量5g;称量1000g, 感量1g;称量200g,感量0.2g.
3.其他:摇筛机、烘箱、研钵、瓷盘、 毛刷、木碾等。
摇筛机
操作步骤
Cu>10的土属级配良好。
2) 从工程上看:Cu≥5且cc=1~3的土,
称为级配良好的土;不能同时满足上 述两个要求的土,称为级配不良的土。
a通过2mm筛的试样中小于某粒径质量g
b通过2mm筛的土样中所取试样质量g
p粒径小于2mm的颗粒质量百分数%
(2)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小于某 粒径的颗粒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 以粒径(mm)为横坐标,绘制 颗粒大小级配曲线,求出各粒组 的颗粒质量的百分数。
4、本试验记录格式实验
筛分法试验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筛分法)
工程名称 土样编号 试验日期
试验者 —— 计算者 —— 校核者 ——
筛孔 尺寸
(m m)
累积筛余质 量 (g)
筛分法 累计筛余(%)
40
0
0.0
20
350
11.7 =350/3000
10 920=350+570
30.7
5
1600
53.3
2
2190
73.0
0.5
2740
不均匀系数Cu=d60/d10 曲率系数Cc=d230/d60d10 (半对数坐标是指以通过率为纵坐标<平面
直角坐标>,土的粒径的自然或常用对数 为横坐标.)
D60、D30、D10是指从该图上查得 的通过率分别为60%、30%、10% 对应的粒径。
1).工程上把Cu≤5的土看作是均粒土, 属级配不良;Cu>5时,称为不均粒土;
的百分数; 目的: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 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
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
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小于60mm 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4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 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1.按下式计算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百分 数:
X=A/B*100 式中:X-小于某粒径的质量百分数
(%),计算至0.01; A-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g) B-试样的总质量(g)
当小于2mm颗粒用四分法取样时,计算试样中 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占总土质量的百分数
X=a/b*p*100
式中:x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百分数%
不同粒组的划分界限及范围
60mm粗粒与巨粒分界限(60200巨粒)
2mm粗粒组中砾与砂的分界限 (2-60砾;2-0.075砂)
0.075mm细粒组与粗粒组的分界 (0.075-60粗粒组)
0.002mm是粘粒与粉粒的分界限
(一)、试验定义、目的
定义: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是测定 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
91.3
99.3
通过率(%)
100.0 88.3 69.3 46.7 27.0 8.7 2.7 0.7
土粒径分配图
通过率(%)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0
52
0. 25 0.075
筛孔尺寸(mm)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 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 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每分 钟筛下数量不大于该级筛余质量的1% 为止。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 内。并将留在各筛上的土样用毛刷刷 净,分别称量。
(4)各级筛上及筛底土质量总和 与筛前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 1%;
计算与制图
无粘性土的筛分法: (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
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 粒径小于2mm颗粒的土取100g—300g 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取300g—900g 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取1000g—2000g 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取2000g—4000g 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取4000g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时,准确
至1g。
(2)将试样过2mm细筛,分别称出筛上
和筛下土质量。
注:若2mm筛下的土,小于试样总 质量的10%,则可省略细筛筛析; 若2mm筛上的土,小于试样总质量 的10%,则可省略粗筛筛析。
(3)取2mm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 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筛分,
(4)取2mm筛下试样按从大到小的 次序通过小于2mm的各级细筛。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 时间一般为10-15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