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篇一: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2013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教案特色:(遗传——生态)2012年11月——2013年1月垫江第三中学校温德志、明确复习考点、复习目标和重难点、体现章节知识框架、课后有少量例题和【课堂复习巩固】、实验复习6、增加每章总复习和阶段复习反馈后记12345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考试要求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说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解释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理解孟德尔用测交验证分离现象的原因。
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阐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6.基因型和表现型。
举例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
7.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能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设计育种过程或分析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目的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理解)2、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
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应用)。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过程【知识框架】科学的实验程序:实验→假设→验证→结论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强调相对性状的概念。
(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l。
具有规律性。
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
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验---测交试验。
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成。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了不同的配子中。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七)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某些遗传现象,而且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这对于动植物育种实践和医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棋盘法教师讲解:计算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时,通常用棋盘法,即将每一个亲本的配子放在一侧,注上各自的概率,然后,在棋盘的每一格中写出合子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格中合子的概率是两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题目:番茄茎的有毛(h)对无毛(h)是显性。
现有基因型为hh和hh的两个亲本杂交,问它们的后代可以产生哪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这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率各是多少?学生活动:根据棋盘式解题法积极推算,最后得出结果。
(注:也可用雌雄配子交叉线图解进行) 。
【例析】例1:小麦抗锈病的抗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在f2中,表现为抗锈病植株的基因型是什么?能否在生产中应用?若不能,怎么办?例2:如果双亲表现正常(均为杂合子),那么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 【课堂复习巩固】1.性状分离是指()。
a.同源染色体同一位臵上基因的分离 c.等位基因的分离 d.杂种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2.研究基因传递规律主要是通过下列哪项的遗传来推知的?( d ) a.染色体;b.dna;c.基因;d.性状3.许多纯种高茎豌豆自花传粉而生成的后代很可能有a a.100%高茎;b.25%高茎;c.50%高茎;d.25%矮茎4.在正常情况下,t和t这一对基因会成对存在于(d ) a.合子;b.配子;c.次级精母细胞;d.卵细胞 5.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ca.dna复制时;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离6、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
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多少?7、一头黑毛母牛a和一头黑毛公牛b交配,生出一只棕毛的雄牛c (黑毛和棕毛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遗传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什么?棕毛牛c的基因型是什么?;(2)要确定某头黑牛的基因型,在遗传学上常采用什么方法?(3)若a与b再交配繁殖,生出一只黑毛雄牛的概率是多少?8.杂合体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已有16株为高茎,第17株还是高茎的可能性是(c ) a.0; b.25%; c.75%; d.100%9.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问:(1)这对夫妇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2)这对夫妇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3)这对夫妇所生男孩是白化病的概率为:实验十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实验复习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实验原理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机结合成合子。
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种后代性状的分离比。
通过模拟小实验,可说明孟德尔假设推论出的杂种后代几种基因组合及数量比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小塑料桶2个,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方法步骤观察: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塑料桶放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D,从乙桶中取出d,给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
第二次抓取组合为dd,第三次组合为Dd,第四次……第10次为Dd。
提问:随机抓取10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山现三种基因组合,且性状分离比是否为1:2:1?(答:不是。
)实验关键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所以孟德尔在统计豌豆杂交分离比时是统计了上千株的豌豆。
如果只统计10株足得不出这一结论的。
同时,通过这一试验,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成立的。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试要求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解释子二代出现的9∶3∶3∶1的表现型比。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理解孟德尔用测交法验证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原因。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阐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能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的知识处理生产实践中相关的问题。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列举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教学目的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c:理解)。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知识框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基因的自由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组合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育种方面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医学实践方面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注解】(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过程2.注意点(1)由f1的表现型可得,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2)由f2的表现型可得,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占(9+1)/16;与亲本表现型不同(新性状、重组型)的占(3+3)/16。
(二)理论解释(假设)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y、y、r、r)控制 2.注意点:(1)单独分析每对性状,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②中间的4个2表示4种单杂合子,位于大三角形的两条腰上,对称排列,以及两个小三角的对称顶点上,各占总数的2/16③最后一个4表示另一条对角线上的一种4个双杂合子 3.解释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配子♀(♂)1yr∶1yr∶1yr∶1yr↓随机结合f2 16种结合方式、9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n2【例析】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出现的性状中:(1)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4/16;(2)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7/16;(3)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个体占总数的3/8或5/8。
2.基因型为ccee的果树,用它的枝条繁殖的后代的基因型可能是(b) a.ccee b.ccee c.ccee d.三者都可能(三)测交实验(验证)【篇二: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总结】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总结浠水实验高中邓胜在本学期,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收集和了解正确的高考信息,从而明确冲刺的方向。
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高考信息来源就是由考试部颁发的考试说明,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复习指导材料。
只有在正确理解了当年的考试说明才能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并通过比较以往的高考考试说明从中发现新说明与以往的说明的不同之处,往往在新考试说明中体现出来的和以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今年高考内容的重要变革所在。
因此,我们集体学习研讨了当年的考试说明。
认真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具体工作(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1、研究高考生物试题。
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期望能从新教材的变化中找到一些命题者的思路。
(二)、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开学前,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召开了科组会议,学习学校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的工作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总结上学期的成绩与不足,制订了生物科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