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南北建筑差异

论中国南北建筑差异

论中国南北建筑差异
B13环艺3班-1320672-严冰然我想来讨论一下关于中国南北建筑差异性,因为本人父母一个是苏州人,一个来自哈尔滨,自小我就南北两地跑,所以对南方北方各种差异性深有体会。

在此我就以苏州和哈尔滨这两个城市作为典例来讲述下我心中的南北建筑。

苏州,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城市,在江南这一带,小桥流水人家的建筑风格特别典型。

这一带的气候温润,没有严寒酷暑,房屋朝向大多都为朝南或是东南。

民居建筑大都为木架承重,屋脊高,进深较长,放热通风效果都比较好。

墙身薄,大木结构又显得格外高瘦,装饰上木刻砖雕都是为精细,屋面轻巧,明秀轻松的外观下建筑都给人一种玲珑的感觉。

总体来说南方这边建筑给我一种小巧精细的感觉。

建筑色彩上,多为非墙黛瓦,颜色淡烟,处处有种黑白山水画的感觉。

且南方这边水资源较为丰富,到处小桥流水,水或从门前或从屋后缓缓流过,也是一种精致。

古时,家境富裕的人家住房都会连带着花园,就是现在的园林,南方园林不需要占据很大的面积,却能营造出仙境。

北方民居建设又是另一种风格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简单粗暴,比较粗犷。

在北方民居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北京的四合院了,朴实厚拙的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住宅形式,冬日日照可照进室内,正房冬暖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场所。

而西北地区的窑洞形式,又是另一种建造形式了,在黄土高坡向阳面挖窑筑洞,前部用砖砌成拱形门洞,并稍作装饰,既能起到保证窑脸黄土稳定的作用又能美化环境。

屋顶是弧形的工装,灶台连着暖炕,阳光容易进来,风沙难以入内。

南北建筑除了在建筑风格的精巧与粗狂的对比之外,色彩上也有很大差异性。

特别古时因为通讯上还没有那么通达,不同地域性人的审美等方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所以古时的建筑在色彩装饰上也有不同的审美性。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
点。

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

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

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

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

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

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

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

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犹如重彩油画和水墨山水画的对比,各有各的美感。

撇开人文因素,因为地理、气候等因素的环境差异,南北建筑的差异是较为明显的。

从我的主观感觉上来讲,感觉南方气候等都比较舒适,没有什么严苛环境需要建筑来抵御,所以在建筑上更多的是讲究舒适度美观程度等,而北方,因为气候等原因,建筑更多的是讲究注重功能性的。

详细来说说吧,北方强调的是阳光,而南方更多的是注重通风,这两个字眼看似宽泛,但是它们影响了建筑的体型、门窗、院落、朝向等设计。

对阳光的利用和对通风条件的改善,在建筑设计时都会影响到很多。

其次是屋面用料的差异,刚才所提到的,南方大多是木梁承重,屋面的坡度较大,用小青瓦相扣铺就。

而北方,则大多采用平屋面或是烧瓶的坡屋顶,材料多用三合土,瓦片厚而大。

南方的气候潮湿降雨丰富这些特点,就注定了它在建造屋顶时选用的
材料要求很高,必须防漏。

北方气候干燥,屋顶要求就不高。

还有一个在北方民居建筑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地下室。

北方民居中,强调阁楼的同时也强调地下室。

阁楼可以根据造型利用更多的空间,同时因为北方气候干燥,所以地下室除了一般的储蓄空间功能可以用于储藏各种粮食等。

而南方,因为气候的缘故,夏天日晒严重,阁楼使用率不大,唯一可以提到的功能可能就是为阁楼下那层空间提供隔热,但实际上性价比并不高。

同时,南方地下室的使用功能也不大,因为气候潮湿,地下室的防潮成本较高。

也是性价比不高的情况。

说完这些“硬件”方面,让我们来说说软装。

装修风格上到如今的时代,差异已经不大了,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在绿植的使用上是远远逊色于南方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当地的气候因素,植物较少,四季常青的植物几乎没有。

而南方这方面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软装”差异,当属“床”与“炕”了。

南方没有酷暑严冬,也就夏天会稍微有些炎热和日晒,床多为木床,还有雕花等装饰。

而北方,介于保暖方面的考虑。

单面窗向阳开之外,还会建设暖炕,火墙地炉等。

单提暖炕出来讲讲吧。

暖炕一般般连着灶台,做饭时,灶台烧着柴火,同时就把炕暖热了,既可以节约能源又给人温暖。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建筑,无论是与大自然的抗争还是在装饰色彩上,都体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建筑文化,都透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