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

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

潮南实验学校高中部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十月月考高二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第一卷 选择题(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2.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H 2(g)+O 2(g) == 2H 2O(1) △H = ―285.8kJ /molB .2H 2(g)+ O 2(g) == 2H 2O(1) △H = +571.6 kJ /molC .2H 2(g)+O 2(g) == 2H 2O(g) △H = ―571.6 kJ /molD .H 2(g)+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3.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25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 H 2(g) B . CO(g) C . C 8H 18(l) D . CH 4(g) 4.在2A +B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υ(A )= 0.5 mol/(L·s)B .υ(B )= 0.3 mol/(L·s)C .υ(C )= 0.8 mol/(L·s)D .υ(D )= 1 mol/(L·s) 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 2(g)+B 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 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7.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适宜的催化剂A.②⑤ B.①② C.③⑤ D.④⑥8.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高压有利于氨的合成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D.向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利于氧气的生成9.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 2 min时测得剩余的N2为1mol,则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不正确的是A.v(N2)=0.25 mol·L-1·min-1 B.v(H2)=0.0125 mol·L-1·s-1C.v(NH3)=1.0mol·L-1·min-1 D.v(H2)=0.75 mol·L-1·min-110.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相同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C.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D.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11.反应:2SO2(g)+O2(g)= 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0.1 s B.2.5 s C.10 s D.5 s12.升高温度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C.体系中活化分子总数不变 D.对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大1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总质量⑧混合气体总体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14.化学反应A2(g) + B2(g)=2AB(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mol AB(g) 共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 = +(a-b) kJ·mol-1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键,放出a kJ能量15.在25℃、101kPa条件下,反应2N2O5 (g)=4NO2 (g)+ O2(g) △H=+56.76kJ/mol,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16.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 D.17.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10 min时达到平衡:PCl3(g)+Cl2(g) PCl5(g) ΔH<0。

有关数据如下:PCl3(g)Cl2(g)PCl5(g)初始浓度/(mol/L) 2.0 1.00平衡浓度/(mol/L)c1c20.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0 min内,v(Cl2)=0.04 mol/(L·min)B.当容器中Cl2为1.2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变大D.平衡后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18.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B(g) 2C(g)+2D,此反应符合右图(其中C%是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t为反应时间)对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是固体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是气体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是固体或液体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是气体19.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0.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在(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2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也达到最大且相等B.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C.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比用98%的浓硫酸产生H2的速率快22.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和1 mol B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B(g) xC(g)+D(s),t 1时达到平衡。

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是A.反应方程式中的x=1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D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第二卷非选择题(共34分)23.(6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4. (2分)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液体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4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H<0 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选项)。

A.t0~t1B.t1~t2C.t2~t3 D.t3~t4 E.t4~t5 F.t5~t6(2)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t1时刻________;t3时刻________;t4时刻________。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

A.t0~t1B.t2~t3C.t3~t4D.t5~t6(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