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况食品公司是一家肉类加工屠宰企业,公司领导在发展自身企业经济的同时,对环保工作非常重视,为了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公司领导决定对工厂污水进行治理,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第二节设计依据、原则一、设计依据1)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3)国家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条例;4)参考国内同行业、同原料生产废水的有关数据;5)厂方提供的有关资料;6)借鉴我公司以往工程的成功经验。
二、设计原则:2)符合国家现行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3)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的原则,采用合理、成熟、先进的技术和优化工艺,减少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4)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客观条件,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技术和优化、简洁的工艺,使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都能达到预期目标;5)操作、维护、管理方便,保证达标并稳定运行。
第二章水质、水量及处理后标准第一节水质、水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确定屠宰产生废水为200m3/d,本方案设计水质和水量如下:1、设计水量: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Q=200m3/d平均小时排放量为10m3/h2、设计水质:参考其他同行业厂家污水水质情况:CODcr:1000~1500mg/l BOD5: 700~900mg/lSS: 600mg/l pH:6.5~8第二节处理后标准根据当地环保部门及厂方要求,该厂废水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即:CODcr:≤100mg/l BOD5:≤30 mg/lSS:≤50mg/l pH:6~9第三章工艺流程第一节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该厂废水主要来生产车间的屠宰废水及地面、设备冲洗水。
其中收猪站及清洗肠胃排出的粪便等回收外运,不进入污水处理站。
肉类加工车间废水主要来自褪毛、解体、开腔等过程,废水中含有血、毛、油脂、碎肉,水量大,并且含有大量以固态或溶解状态存在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其它杂物,这些物质的存在,使肉类加工废水表现出较高的BOD5、COD cr、SS、油脂等。
肉联厂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可生化性较好,水质混浊,易腐易臭,形成浮渣。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如下工艺:1)由于生产废水中含有一定量泥砂,首先经沉砂池沉淀,去除无机颗粒。
2)沉砂沟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均衡水量。
3)生化处理采用兼氧-好氧相结合的工艺,投资费用低,能耗少。
4)兼氧处理部分采用水解酸化工艺,既可充分降解有机物质,又可避免产生沼气,防止二次污染。
5)好氧部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进一步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
工艺稳妥可靠,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处理性能高等特点,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6)污泥部分利用污泥干化场,投资低,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
本方案综上所述,具体工艺流程见附图。
第二节工艺说明1、沉砂池:屠宰生产废水混合液中含有砂子、未消化的食料等杂质,为此设池体较浅的沉砂池,内分两格,交替清理,沉砂池在处理生猪屠宰废水中非常重要。
2、格网、格栅:废水中含有大量肉屑等细小杂质,尽管已在生产中回收了一部分,但仍含有许多细毛等悬浮物,本方案选用两道格网、格栅,以进一步去除SS,降低负荷,防止后续水泵、管道堵塞,保证设施正常稳定运行。
3、调节池:由于肉联厂废水来自各个生产工段,水质、水量受加工对象、生产工艺、用水量、废物清除方法等的影响,变动范围较大。
且肉类加工一般集中在一定时间屠宰,水质、水量排放不规律,为使后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设调节池均衡水量、均匀水质。
另外生猪加工过程油脂类含量较高,在进入主体生化前予以去除,否则会造成管道、水泵和一些设备的堵塞,还会对生物处理工艺造成一定的抑制,而且冬季易结块,所以调节池前段设计为隔油池。
4、水解酸化池:调节池出水提升至水解酸化反应池进行水解酸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使COD、BOD进一步降低。
水解酸化是一种兼氧处理方法,它是介于厌氧-好氧之间的工艺。
厌氧发酵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水解阶段。
这一阶段分解菌分泌的胞外酶将多糖水解成单糖;蛋白质转化为肽和氨基酸;脂肪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第二阶段称为酸化阶段,这一阶段产酸菌能将较高级的脂肪及长链脂肪酸、芳香族酸等分解成醋酸和氢。
第三阶段称为甲烷化阶段,产甲烷细菌将醋酸转化为CH4和CO2,利用H2还原CO2产生CH4或利用产生甲酸等形成甲烷。
而以上三个过程是通过时间的推移来逐步完成的。
水解酸化池是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利用厌氧发酵的前两个阶段,即水解和酸化反应使高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后面的好氧处理。
水解酸化过程不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故运行条件较易控制,且停留时间短(一般为4~10小时,而厌氧发酵在数天左右),投资低,占地省,能适应较高的COD、BOD负荷。
这一过程由于将高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有机酸,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得后续的生物处理所需的停留时间缩短,能耗降低,对好氧处理提高其去除率,减少泡沫极为有利。
因未到产气阶段,故没有厌氧发酵所特有的不良气味。
水解酸化还能将悬浮固体物质(包括进水悬浮物和后续好氧处理中的剩余污泥)水解为可溶性物质,使污泥得到处理,减少污泥产量,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实现了污水、污泥的一次性处理。
5、混凝气浮装置:水解酸化池的废水由泵提升至混凝气浮系统。
混凝气浮系统集混凝反应与气浮分离技术于一体,混凝反应的处理对象是水中微小的悬浮物和胶体性杂质。
这些物质在水中能长时间地保持分散悬浮状态,有很强的稳定性,去除它们的方法就是使其脱稳、絮凝,结合形成大的絮凝颗粒而利于分离。
在水中投加适当的混凝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混凝剂的作用在于能够压缩水中胶体的双电层结构,降低其ξ电位,胶体间的斥力消失,相互碰撞发生聚结,失去稳定性。
另外高分子混凝剂溶于水后产生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具有长链性结构的聚合物。
可被胶体微粒强烈吸附并相互吸附形成粗大的絮凝体。
这是高分子混凝剂吸附架桥作用。
完成混凝反应形成的絮凝体比重接近1,沉淀需要较长时间,用气浮法使之强制上浮,用机械刮除。
BQF气浮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下,使适量空气与部分回流水在溶气罐内形成饱和溶气载体,经释放器骤然减压释放获得大量微细气泡(其量度、粒度、稳定性都在最佳值),这些气泡吸附在水中絮凝体、悬浮物、胶体等周围,使其比重小于1而上浮到水面,呈泡沫状,用刮板很容易刮除,从而污水得到净化。
6、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凝气浮出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物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利用好氧微生物来氧化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由鼓风曝气装置供给。
好氧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命及生长繁殖,而以废水中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进行合成和分解代谢的活动。
生物接触氧化是在池内设置生物填料,并向池内鼓风曝气,填料的作用是给微生物提供生长附着床,同时扩大微生物的比表面积,使微生物迅速繁殖并进一步吸附水中呈悬浮、胶体和溶解状态的物质,逐渐形成生物膜,膜上的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而曝气系统的曝气一方面提高了传氧速率,另一方面对生物膜起到了搅动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生物膜活性提高,同时,脱落的生物膜漂浮在水中也起降解有机物作用,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之间的处理方法,兼有两种处理法的优点,且生物膜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同时存在的,使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它克服了污泥膨胀,可以间歇运行,不需污泥回流。
7、沉淀过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中仍然含有一定量脱落的生物膜,为使出水水质稳定达到COD≤100 mg/l,SS≤50mg/l 以下,在工艺未端设沉淀-过滤一体设施,通过沉淀及过滤将废水中杂质去除。
8、污泥干化场:混凝气浮装置及沉淀过滤池的污泥排至污泥干化场自然干化,外运。
第三节各工艺段处理效果分析(单位mg/l)第四章主要构筑物的确定及设备选型第一节主要构筑物的确定1)沉砂池:•设计流量:Q0=200m3/d•水力停留时间:1 h•有效容积10m3•地下式砖混结构 1座2)调节池:•设计流量:Q=200m3/d•总停留时间:10h•有效容积:100m3•池总容积:103m3•地下式砖混结构 1座3)水解酸化反应池:•设计流量:Q=200m3/d•水力停留时间:8h•有效容积:80m3(内设组合填料50m3)•池总容积:83m3•地下式砖混结构 1座4)混凝气浮池•设计流量:Q=200m3/d•池总容积:18m3•地上式钢砼结构 1座7)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流量:Q=200m3/d•池总容积:160m3•内设组合填料120m3•内设波夫尔嚗气器58只•地下式钢砼结构 1座污泥干化场:•占地面积:S=50m2内分两格•地上式砖砌结构8)风机房:•建筑面积:S=20m2•内设鼓风机一台第二节主要设备选型1)污水提升泵:(沉淀池污泥提升)选用WQ10-10-1.1型 2台Q=10m3/h H=10m N=1kW 2)混凝气浮装置:选用HK-BQF—1型 1套Q=10m3/h N=5.36Kw3)罗茨鼓风机: SLW65型共1台风量:Q=2.83m3/min 升压:H=4000mmH2O电机功率:N=4KW4)格网、格栅:选用Hk-GW(S)-1型共2台第五章工程投资框算第六章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第一节运行费用分析1)电费:装机容量:11.56kW连续运行:9.30 kW电费:0.60元/(kW·h)(平均价格)运行费用E:0.535元/吨水12)人工费:定员:2人月工资:500元/人人工费E:0.16元/吨水23)直接运行费用:0.695元/吨水第二节工程效益分析•经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田灌溉,为当地农民带来利益。
•本工程上马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大大减少,COD消减量达280kg/d,从而避免了对附近生态环境、地下水的污染;•提高了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及健康水平;•本工程运行后,可免交大量排污收费。
第七章平面布置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及工艺原则,本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规划设计,整体布局合理、紧凑,占地面积少、建筑物及构筑物平面布置排列有序,道路通畅方便,机动车辆便于厂区内运行。
厂区内空余土地植树种草,进行绿化,建成一个污水变清、空气清新的花园式工程。
第八章高程布置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地形及各构筑物的高程布置,使污水靠重力流入各处理单元,尽量减少提升,降低动力消耗。
充分考虑地质情况,合理确定池体深度第九章防腐涂漆措施1关于管道支撑、楼梯扶手、管道等外壁涂漆参照Q/ZB77-73《涂漆通用技术要求》中有关要求制作;2污水处理站设备安装完成后,根据有关的规定,对各种管道外壁涂上不同颜色的油漆,以示区别和表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