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整体设计_殷丽君
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整体设计_殷丽君
候 、水文 、地质等自然地理条件及本地区筑路材料分布
情况 , 拟定沥青混凝土 路面 和水泥 混凝土 路面 两种路
面类型进行比选论证 。
本工程特点是原 有二级 路改 建 , 主要 以加宽 改建
为主 , 且地质条件 较复杂 。 沥青混 凝土路 面具 有路基
变形适应 性强的 特点 , 并具 有路面 平整 、行车 舒适 、噪
介休义棠镇田村 至终点 霍州 市什林 镇退沙 , 路基 宽度为 12m, 填方边坡高度最高 处 30m, 在靠 近汾河河 岸处都设有护岸 ;挖方边坡最大处 35m, 部 分段落设有 护面墙防护 ;边沟大部分为 40m×40m的梯 形 , 底部有 淤泥 , 边沟加固基本完好 。
通过调查 , 路面损 坏类型 可分 为裂 缝 、变形 、表面
rebuiltasgradeI.Designonroadbasement, pavement, bridgeandculvertandtunnel, andsomepracticemeasuresareput forwardonthisrebuiltproject.
Keywords:road;presentsituation;rebuilt;wholedesign
对于改造隧道 的路 段 , 由于 路面和 边仰 坡破坏 严 重 , 其他完好 , 所以对路面进行铣刨 , 重新找平 , 铺 筑新 路面 ;对边仰坡须加强防护来满足一级公路设计要求 。 3.6 平面交叉
旧路共两处大 桥 , 梁 墩台无 破损 、无裂缝 , 结构 稳 定 , T梁结构完整 , 但桥面铺装 局部破 损 , 钢筋外 露 ;防 护栏破损严重 , 已不能满足安全要求 。
中 、小桥桥墩 、台无裂缝 , 结构稳定 , 经结构验 算能 够满足改建项目的技术要求 。
石拱涵 、暗板涵基本完好 ;明板涵原设计荷载 不满 足现在的一级公路汽车荷载 公路 -Ⅰ级的 技术标 准 , 且 现有的明板涵普遍存在涵台 、盖板有裂缝现象 , 甚 至有 的明板涵盖板已断板 。 2.4 隧道
将原有路 土路 肩路 面结 构挖 将原有路作为下基层 , 在
除后 , 与加宽部分的路面结构 原有路行 车道 上直 接 加
一起铺筑
铺
3.4 桥涵构造物改造方案 对改造路段的桥 梁 , 其处 理方 案为铣 刨原沥 青混
凝土路面 , 重新找平 , 铺筑新路面 。经实地勘察 , 桥墩 、 桥台无裂缝 , 结构稳定 , 经结构验算能够满足改建项目 的技术要求 。在更换桥面铺装和防护栏后做为半幅桥 予以利用 , 在原桥一侧 新建 相同跨 径的半 幅桥 以满足
2009年 6月
施 工 技 术
第 38卷 增刊
CONSTRUCTIONTECHNOLOGY
2 67
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整体设计
殷丽君 , 王立志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 院 , 山西 太原 030012)
[ 摘要 ] 通过对大运二级公路介休至霍州段现状调查 , 对本段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的路线 、路基 、路面 、桥 涵 、隧 道等改建设计进行阐述 , 提出了一些改扩建项目的具体措施 。 [ 关键词 ] 公路 ;现状 ;改扩建 ;整体设计 [ 中图分类号 ] U418.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2-8498(2009)S0-0267-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较 , 全线路面结构层 分新 建路段 和利用 原有 路路段
进行设计 , 具体设计如表 1所示 。
表 1 新建路与原有路路面对比
位置
方案可比性
新建路段 、加宽及 原有路土路肩部分
原有路行车道范围
上面层 中粒 式 沥 青 混 凝土 , 厚 5cm 中 粒 式沥 青 混 凝 土 , 厚
(AC-16)
WholeDesignofGradeIIRoadRebuiltasGradeIRoad
YinLijun, WangLizhi
(ShanxiProvinceTrafficPlanningSurveyingDesignInstitute, Taiyuan, Shanxi 030012, China)
Abstract:ByinvestigationonpresentsituationofJiexiutoHuozhoupartinDatong-YunchengGradeIIRoad, thepartis
条路将会分流一部分车流 , 因此 , 为减轻本项目与其他
公路在功能上的重复 , 为尽可能少的挤占汾河河道 、减
少工程量和投 资 , 首 先考 虑在 左侧 (靠 近汾 河 )加宽 ;
对于河道狭窄 (宽不足 100m)处 , 考虑 在路线右 侧 (近
山一侧 )加宽 。
3.3 路面方案选择
项目区位于公路 自然区 划 Ⅲ 区 , 属黄 土高原 干湿
2009 增刊
殷丽君等 :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整体设计
2 69
本项目的路基宽度 。部分路段由于纵断线型标准 的要 求 , 采用加厚桥面铺装的方法提高桥面的设计标高 。
石拱涵 、暗板涵 都满 足现行 荷载 要求 , 保 留利 用 , 只在拓宽部分接长即可 ;在外业勘察中发现 :现有 的明 板涵普遍存在涵台 、盖板有裂缝现象 , 甚至有的明 板涵 盖板已断板 , 因 此对 现有的 明板涵 拆除 重新修 建 。同 时对原来的综合排水系统进行完善 , 通过采用 拦水带 、 边沟 、截水沟 、急流槽等 方式将 路面水排 出路基 以外 , 保证路基稳定性 。 3.5 隧道改造方案
原有隧道路面破损较严重 , 衬砌基本完好 , 无 渗漏 水现 象 , 洞口基 本稳定 , 边仰坡 需加强防 护 , 洞门 采用 贴壁式 , 镶块石饰面 。 3 总体设计思路 3.1 技术指标
一级 公 路 在 设 计 车速 为 80km/h和 60km/h时 , 《公路 工 程技 术 标 准 》 JTGB01-2003 中 规定 一 般 值 是 24.5m和 23m, 最小 值是 21.5m和 20m。 全线 路基 宽 度采用最小值 21.5m和 20m。 3.2 路基高度及加宽
5cm(AC-16)
下面层
基 层
粗粒式 沥 青混 凝 土 , 厚 7cm 粗粒式 沥 青 混凝 土 , 厚
(AC-25)
7cm(AC-25)
水泥碎石 , 厚 32cm
水泥碎石 , 厚 16cm
底基层
垫 层
备 注
二灰砂砾 , 厚 20cm(岩石路段 采用水泥碎石 厚 15cm)
砂砾垫层, 厚 15cm(潮湿路段 )
路线位于汾河 峡谷 西侧 , 路 基高度 主要 受地形 条 件 、汾河水位及 路基 稳定性 等因素 控制 。全 线除局 部 段偏离现有公路外 , 其余 大部分 路段 均为对 现有公 路 的加宽改造 , 因此路基高度在基本上维持原路标高 。
加宽方式主要 有两 种 :两侧 加宽方 式可 以更有 效 地利用原 路基 的横 坡和 已 规定 的红 线范 围 等 有利 因 素 , 还 能减少拆 迁和占 地 , 降低 施工难度 ;单侧加 宽方 式优点在 于可 以解 决新 旧 路基 之间 的不 均 匀 沉降 问 题 , 将新老路基接缝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处 , 以避免 不均 匀地基沉降对行车道路面的直接破坏 。除在灵石 县城 和富家滩镇路线偏 离原 大运二 级路 , 其余均 在原路 基 础上进行加宽 。本项目路基加宽方式的选择考虑 以下 原则 :①考 虑构 造物 施工 便 利 , 原 则 上对 路 基 一侧 加 宽 ;②沿线两侧 建筑物 较密集时 , 可向两 侧加宽 ;③由 于原有二级公路全线依山傍河 , 地形条件极为 受限 , 若 在汾河一侧加宽 , 必然会压占河道 , 不利于对汾河 的保 护 ;若 靠山一侧 加宽 , 路 段内山 高且陡 , 势 必会增 加大 量的土石方数量 , 而全线的地质条件又极为复 杂 , 有多 处滑坡和崩塌 , 处治难度很大 ;其次从项目区内路 网的 分布情况看 , 有已 建成的 大运高 速公 路祁县 至临汾 段 和东观至夏门二级公路 (即将改 造为一级 公路 ), 这两
例来探讨旧路改扩建的整体设计问题 。 1 工程背景
大同至运城二级公路修建于 1990 年 , 因该段 前后 相连的公 路都 为适 应公 路 网的 发展 已改 造 为 一级 公 路 , 导致该段成为整个路段交通瓶颈 , 为此 , 晋 中市委 、 市政府要求尽快改善交通状况 。根据晋中市交通 发展 总体规划及实施计 划 , 将 大运公 路介 休至霍 州段二 级 公路改造为一 级公 路 。该段北 起介 休市义 棠镇 , 与 祁 介一级公路相接 , 南至霍州 , 与霍侯一级公路相接 。 2 原有二级公路现状调查 2.1 技术标准
[收稿日期 ] 2008-12-10 [作者简介 ] 殷丽君 , 山西省交通 规划勘察 设计院助 理工程师 , 太原市并州南路 69号 030012, 电 话 :(0351)5669945, E-mail: 384167275@
26 8
施工技术
2009 增刊
损坏和修补等 四大 类 。其中通 过进 一步的 细分 , 主 要 损坏 类型又可 划分为 横向裂缝 、纵向裂 缝 、龟裂 、块状 裂缝 、搓板 、沉陷 、隆起 、泛油 、磨光和修补等 。 2.3 桥梁涵洞
起点至灵石县刘 家庄 (约 20.5km)为原 二级平 微 区标准 , 在义棠镇田村以北路基宽度 为 15m, 其余 均为 12m, 圆曲 线最小 半径 300m 1处 , 最大 纵坡 3%, 最 短 坡长 280m。最 小 竖曲 线 半径 凸 形 3 000 m, 凹形 4 000 m。
灵石县刘 家 庄至 霍州 市许 村 (长 36km))为原 二 级山 岭区 标准 , 路 基宽 度为 12m, 路面 宽 9m。圆曲 线
过渡区 , 运煤车辆较多 。根据观测资料 , 充 分考虑超载
情况 , 经分析计算 , 本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