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当务之急的课题,也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本文从单词记忆、阅读习惯、阅读技巧等方面谈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方法;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积极思维活动。

它要求读者积极主动地从作者提供的书面材料中去寻求理解的线索。

书面语从表面看来是单向的,实际上阅读也是一种交际活动,是由作者和读者双方参与的一种潜在的信息交流。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

能直接阅读英语书籍、报刊、杂志是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而且,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不仅加大了阅读量,设题方式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深层次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因此大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重视单词的记忆和存储
目前学生阅读能力较弱的原因之一是词汇量不足。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和运用词汇的能力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尺度。

教师应要求学生重视词汇的学习,引导他们掌握学习词汇的方法和技巧,制定合理的阶段性计划来帮助记忆和巩固所学单词。

高中课文中每单元都有生词表,再加上课后练习册以及日常阅读文章中的生词,这些都要要求学生专门准备一个小笔记本把它们记录下
来,然后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每天记10个单词,并加以巩固。

而且每学一个单词,教师都应要求学生从音(音标)形(字母书写),类(词性)、义(中心思想)四方面加以记忆,并运用归纳、对比、联想等方式记忆单词,也可将同音词、近义词、反义词、构词法及习惯搭配等联系起来记忆,以达到准确、全面记忆单词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适当挑选英语歌曲、报刊文章等来扩大和巩
固学生词汇。

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高低与阅读习惯有很大联系。

习惯是指经过重复练习或不断实践而变得需要的行为方式,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则需经过旁观者的直接点拨,教师就是这一使命的执行者,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例如:有的学生一面阅读,嘴唇一面动,有甚者还要发出轻微的读声。

嘴唇和声音影响眼睛的扫视频率,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速度,妨碍着对材料内容的全面透彻的阅读理解。

有的学生用手指着要阅读的词,一个词一个词逐词移动,孰不知,眼睛移动的速度要比手指移动快得多,有的学生阅读时头随着眼睛来回移动,或边看文章手里边玩弄钢、铅笔之类的东西或用手敲打着桌面。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及时地加以纠正。

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相应的阅读理解题,既可以作为理解检查题,又可作为阅读的提纲。

一般学生都是先阅读短文,再看问题,回头看短文,然后做选择答案。

我指导学生的另一种做法是先看问题,后读短文,再做选择答案,这样就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大大提高了。

三、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一)抓住文章的主题段与主体句
要很好地进行语篇理解,在第一遍快速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找出文章的主题词句和段落的主题句。

英语文章一般来说主题段大多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者末段,出现在中间段落的比较少见。

主题段一般表达文章的主题,其它段落起补充说明、解释或引申作用。

而文章中每一段的首句或者末句则主要表达本段落的中心思想。

因此,学生首先要搜索目标,找出文章及段落中的主题句,然后顺着提供的主要线索去捕捉文章的相关信息,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了解了文章的主题句,就可以判断一篇文章的主体,并对这篇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判断该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从而增加做题的自信心。

(二)进行合理的推断
根据上下文意思进行推理、判断。

文章绝不是互不相干的句子,阅读理解涉及词汇、语法、句型、段落结构、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知识。

答题时,要领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相邻句子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理解全文。

表示逻辑关系的标志词有连接词、副词、代词、介词短语、关系词、插入语等,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词汇,对阅读理解大有好处。

(三)猜测推敲生词
阅读题中常常会有一些生词,这时首先要把整段、整篇文章看完。

通过对全篇短文的理解,就很有可能猜测出生词的大意,另外还可
以从含有生词句子的上下文以及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理解生词,以求获得其真正含义,也可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当遇到某些动词短语时,要根据其前后的语境,进行逻辑上的分析和推测,确定其真正含义。

有时候,代词的含义也不能忽略,要弄清它到底指代哪一个或几个词,最好也用符号标出,以避免误解。

总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找到了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传授正确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动力,真正做到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那么阅读理解的教与学水平必将得到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2.杨春梅.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方法技巧及素质的研究,2001(4).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