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法规知识教案
三、多方的旅游法律行为
是指旅游法律关系的确立、变更和终止,是三方或多方当
事人旅游活动的结果
当事人多,旅游关系繁杂,其旅游权利和义务,要经过充
分的协商,权衡利弊,取得相互一致的意见。
诺成和实践的旅游法律行为
一、诺成的旅游法律行为
是指双方当事人以意思表示达成协议即告成立旅游法律关
系。达成协议之后,约定的旅游权利和义务随之产生。 旅游买卖合同;旅游承揽合同;旅游租赁合同
1.行为人要合格
要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自愿、真实
意思表示自愿:任何人不得对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施以诱骗或胁迫。 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人的内在意志和外部表现应该一致,不允许表 里不一, 以假掩真
3.行为人的行为内容要合法
行为人的旅游经营管理业务活动,要符合旅游法律法规的规定,符
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
旅游代理行为有效的要件:
旅游代理行为有效,是指代理行为能直接导致被 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旅游权利与旅游义务的产生, 变更或终止。
这种行为,除了必须其备旅游法律行为的有效要
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旅游代理人必须事先取得代理权,代理权可以是根据
被代理人的委托而取得,也可以是根据法律的舰定成有关 机关的指定而取得。比如,在旅行社的委托代办业务中在 14天内办理。 2.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地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以自己的意思表示进行代理活动
办理一定的审核和登记手续,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鉴证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和行为人双方的请求, 对订立的旅游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真实性的审查证明,
是旅游经济管理的一种行政措施
公证
是由国家公证机关根据行为人的申请,对其具有法律意义
的旅游文件和旅游事实作出的证明,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合
法性,使之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 出国旅游的声明书公证:亲自到公证处,在公证员的面前 签署声明书。一般情况下,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声明人与 孩子的关系证明、草拟好的声明书等。
法律的本质:
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b. 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c. 法律的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基本特征:
1.法律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普遍适用性 4.法律,是建立和维护有利于国家政权的阶级的社会关系 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旅游代理关系的产生:
1.委托代理:由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而产生的代理。
2.职务代理:指旅游企业单位的业务人员很据其所
担任的职务而产生的代理。但并非旅游企业的工作 人员均可以根据其职务而担任法人的代理人,而是 只有他在进行旅游业务活动时才被视为法人的代理 人。
3.法定代理:指以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为根据发生的代理。 比如: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旅游企业在国内申请专利 或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二、平等关系的旅游法律行为
是指相互独立的旅游法律主体之间的旅游业务活动。 特点:是当事人之间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社会旅游关系
招徕社与接待社之间的业务往来;
旅游饭店与车船队之间的业务往来; 商业物资供应部门与各种旅游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
有偿和无偿的旅游法律行为
一、有偿的旅游法律行为
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相互之间的旅游交往中,一方为对方做
作用:书面方式把当事人确立、变更或终止旅游法律关系
的意思表示固定下来,对于检查和执行旅游法律行为的内
容有着重要的作用。
推定的意思表示方式
指当事人不是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而是以有目的的积极
行为进行意思表示。
推定行为虽然没有口头的或书面的意思表示方式,但行为 本身表示着当事人确立、变更或终止了一定的旅游法律关 系。
3.旅游代理人的代理活动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 。 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归被代理人享有和承认。比 如.代办鉴证、代办旅行证都是以旅游者的名义进行, 归旅游者使用。未经授权的旅游代理行为、超越代理 权的旅游“代理“行为、旅游代理终止后的代理行为, 给第三人或被代理人造成损失的,所需费用由旅游者 承担。
出了某种经济利益的给付或劳务行为,另一方应当履行相应 的义务,作为对等的报酬行为。 旅游业务中客房租用、交通提供、风味餐饮品尝、旅游购物
二、无偿的旅游法律行为
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旅游业务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的一
方,不需要向对方做出对等报酬行为。 旅游企业依法向国家纳税
单方、双方和多方的旅游法律行为
隶属关系和平等关系的旅游法律行为
一、隶属关系的旅游法律行为
是指有着上下级关系的旅游法律主体之间的旅游业务行为。 特点:
上级对下级领导,下级对上级服从的社会旅游关系
上级为下级服务,下级对上级负责的社会旅游关系 上级对下级领导——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改变旅游外汇结算 办法的通知 上级为下级服务——国家旅游局通过开会,发简报的形式向 下级单位提供旅游信息
学习内容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内容呢?
作业
1、简述旅游法律行为的概念。 2、构成旅游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方式有哪些。
3、旅游法律行为的要件有哪些。
旅游代理行为
旅游代理行为有效的要件 旅游代理关系的产生、转移和终止
概念:
旅游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在授权的范围内,以代理人的
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旅游法律意思的表示,其权利义务直
适用范围:由于口头方式比较简单易行,在旅游者与旅游
企业、旅行社与旅游饭店或车船队之间的旅游业务活动中
应用的比较广泛。
旅游者向旅游经营单位购买旅游票证;旅行社或旅游饭店 代旅游者包租旅游车辆
书面的意思表示方式
指当事人用写成书面文字的方式,包括签订合同、申请登 记、办理公证等,去确立、变更或终止旅游法律关系。
一、单方的旅游法律行为
是指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旅游法律行为的确立、变更或终止,
只要一方的意思表示便能成立。 按照以旅游养旅游的政策原则,新开办的旅游企业或旅游 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不缴税,只要国家作出决定,就可以 确立免税的旅游法律行为。
二、双方的旅游法律行为
是指旅游法律关系的确立、变更和终止,必须由当事人双 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就旅游法律关系中包括的旅游权利和 旅游义务,取得协商一致的意见 ,达成了协议。
旅游代理行为
概念:
国家旅游管理机关、法人或自然人为了确立、变更、或
终止旅游法律关系所进行的活动。
企业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开办旅行社,经过批准,在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的活动,是确立旅游法律关系的 行为; 旅行社支付地接费用、交通费用的活动,是终止旅游交通法律关系 的行为。
c. 实体法和程序法 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实体法 实现实体法的诉讼程序或手续的法律是程序法
d. 一般法和特别法
是按其法律效力范围来划分的 e.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第二节 法律与政策、道德
法律与政策 法律与道德
法律与政策
1. 政策是指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 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 2.法与政策的区别 a.法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而党的政策是由党的领导机关制定的 b.法律就有严格的规范性
默认的意思表示方式
指当事人以沉默的不作为来表示意思的方式。一般说来, 以沉默的不作为来认定当事人确立、变更或终止一定的旅 游法律关系,必须有法律上相应的特别规定。
旅游法律行为分类
隶属关系和平等关系的旅游法律行为 有偿和无偿的旅游法律行为 单方,双方和多方的旅游法律行为 诺成和实践的旅游法律行为
法律的职能和作用 a.法律的规范职能和作用: 本身的职能可以分为调整性职能和保护性职能 b.法律的社会职能和作用: 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还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法律的分类:
a.国内法和国际法 b.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普通法
立法的基础 普通法是对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如何调整做出规定
4.指定代理:指依照国家主管机关的命令或法院的指定而 发生的代理。旅游代理关系,有严格的人身性质,在一般 情况下,代理人应亲自完成代理行为,在被代理人授权, 或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人可以转委托第三人进行。 这种代理通称之为再代理。
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两个特征:
具有确立、变更或终止旅游法律关系的意思
表示特点
符合旅游法规规定
构成旅游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的方式:
一:口头的意思表示方式 二:书面的意思表示方式 三:推定的意思表示方式 四:默认的意思表示方式
口头的意思表示形式
指当事人用口头表示的方式,去确立、变更或终止旅游法 律关系。
3.调整的范围不同 4.规范的内容不同 5.调整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此外:法律规范的结构严谨,包括制裁措施,而道 德规范则只提要求,无制裁手段
作业:
1、简述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2、论述法律的职能和作用。
3、概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节
旅游法律行为
旅游法律行为的概念 旅游法律行为分类
旅游法律行为的要件
导游法规知识
第一章 法规常识
第一节:法律基础知识 第二节:法律与政策和道德 第三节:旅游法律行为
第四节:旅游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基础知识
一: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二:法律的职能和作用
三:法律的分类
法律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而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规 范是风俗和习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于是 作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作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手段和工具的 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 在阶级社会中,国家制定的法律与原始社会中的作为行为规范的习俗, 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原始社会的习俗是长时 间逐渐自发形成的,法律是国家自觉制定的;第二,原始社会习俗是本氏 族内部全体成员意志的体现,维护本氏族所有成员的利益;法律是国家意 志的体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第三,原始社会习俗的目的是维护人们 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是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 和社会秩序;第四,原始社会的习俗适用于本氏族、本部落的成员,法律 适用于国家主权所管辖的领域;第五,原始社会习俗主要靠社会成员内心 的信念、氏族首长的威信,由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 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