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抗体
四月中,流感访问了中国和日本。
五月,流感遍布非洲和南美。
流感病毒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 抗原结合点由L链和H链超变区组成 与相应抗原上的表位互补,借助静 电力,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等次级键 相结合。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基酸组成和二硫键数目的差异。
一、同种型
2、型和亚型(types and subtypes) (1)型:位于CL (2)亚型:按λ轻链恒定区(C2)个别氨 基酸的差异又可分为λ1,2,3,4,四个亚型。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
一、同种型 二、同种异型 三、独特型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
胃蛋白酶
(1)F(ab’)2 段 1个 结合颗粒性抗原出现凝集反应 (2)Fc’段 1个
无生物学活性
Edelman
研究简史
3、Edelman: 兔Fab 羊 巯基乙醇-尿素变性电泳
与重链反应
羊抗兔Fab段的抗体
与轻链反应 与重链反应
兔Fc
羊
羊抗兔Fc段的抗体
不与轻链反应
4、X-线晶体衍射技术进一步证明
第三章 抗
体
与免疫球蛋白
浆 细 胞
第一节 概
抗体(antibody,Ab):
述
是指由浆细胞(PC)合成和分泌的, 能与Ag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具有抗体活性,或者在结构上与Ab 相似的球蛋白。
概
述
Behring
(德 国)
概 述
一、抗体的发现
HVR1,HVR2,HVR3又分别称为CDR1,CDR2,CDR3
三、可变区和恒定区
2、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
L链C端1/2处,105个aa;
H链C端3/4-4/5处,331-431个aa。
在同一种属动物中是比较恒定的, 是制备第二抗体进行标记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抗体的分子结构 及其酶解片段
1890
概 述
二、抗体的理化性质
第二节 抗体的分子结构 及其酶解片段
Porter
研究简史
1、Porter
(1)Fab段
木瓜蛋白酶
2个 抗原结合片段
fragment with antigen binding
(2)Fc段 1个 可结晶片段
fragment crystallized
研究简史
2、Nisonoff
第二节 抗体的分子结构 及其酶解片段
一、酶解片段
二、轻链和重链
三、可变区和恒定区 四、功能区
一、酶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
(1)Fab段 2个
胃蛋白酶
(1)F(ab’)2 段 1个
(2)Fc段
1个
(2)Fc’段
1个
第二节 抗体的分子结构 及其酶解片段
一、酶解片段
二、轻链和重链
三、可变区和恒定区 四、功能区
3、抗原进入体内选择相应的免 疫细胞克隆与之结合并激活它。该 克隆的细胞增殖分化为抗体生成细 胞,分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或形成 免疫记忆细胞。
4、胚胎期免疫细胞克隆受到抗原刺激
(自身的或体外的),该克隆将被排除或受
抑制,从而形成免疫耐受性。该克隆称为
“禁忌克隆系”。“禁忌克隆系”可以突变
或复活成为能与自身抗原起反应的克隆,从
一、酶解片段
二、轻链和重链
三、可变区和恒定区 四、功能区
四、功能区
链内二硫键折叠成球形区称为功能
区,约由110个aa组成。 1、L链:2个,VL,CL各1 2、H链: IgG,IgA,IgD:4个(V区1个,C 区3个) IgM,IgE:5个(V区1个,C区4个)
四、功能区
3、功能区的作用:
(1)VL和VH:结合抗原决定簇(FV区) (2)CL和CH: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 (3)CH2:结合补体 (4)CH3:结合Fc受体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B细胞,
二、轻链和重链
1、轻链(light chain,L链)
214个氨基酸残基,24KD。 分为:κ与λ 2个亚型。 2、重链(heavy chain,H链) 450-550个氨基酸残基,55-75KD。 分为5类,μ、γ、α、δ、ε链。 IgM,IgG,IgA,IgD,IgE。
第二节 抗体的分子结构 及其酶解片段
4、可经初乳传给新生儿 5、免疫排除作用: sIgA结合、阻止饮食中的可溶性Ag或 肠菌群产生的热原性物质进入血流的作用
粘 膜 淋 巴 集 合 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患儿脊髓切片
脊髓灰质炎疫苗
国家免疫日
国家免疫日
1957年美国进行大规模抗小儿麻痹疫苗免疫注射
国家免疫日
我们赢了!
4、自然选择学说
1955 Jerne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有少量抗体,
抗原与抗体相结合进入细胞内,刺激机
体产生更多的抗体。
5、克隆选择学说
1957 Burnet
细胞表面天然存在着识别抗原的 受体,一个细胞只能合成一种特异性 的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这些细胞增 殖、分裂并合成更多的抗体,胚胎期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该细胞会 被排除或受抑制,从而形成自身耐受。
二、同种异型(allotype)
是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 Ig分子抗原性的不同。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
一、同种型
二、同种异型 三、独特型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 三、独特型(idiotype,Id)
为每一种特异性IgV区上的抗原特异性 独特型的抗原决定簇称为 独特位(idiotope) 独特型和抗独特型抗体 可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
而导致自身免疫或自身免疫病。
解 释:
抗体形成; 抗原识别; 免疫耐受; 自身免疫: 免疫记忆; 排斥反应: 血型抗体。
Burnet原则
结果表明:能与某种抗原进行特异性
结合的免疫细胞受到了放射性元素的破 环,不能形成分泌抗体的细胞,致使相 应的特异性抗体明显减少,而识别其他 抗原的细胞则不受影响。
一、酶解片段
二、轻链和重链
三、可变区和恒定区 四、功能区
三、可变区和恒定区
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F
L链N端 1/2处(VL)110个aa; H链N端1/5-1/4处(VH)118个aa。 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 FR)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 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 CDR),F
3、介导I型超敏反应
可抗寄生虫
祝 福
免疫学多媒体教学
--免疫学第一定律
他是发现嗜酸性、嗜碱性粒 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学者,是世界 上第一个治疗梅毒病人的医生, 是把定量技术引入免疫学研究的 第一人,是生命科学届受体概念 的创始人,免疫学界的鼻祖, 19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 德国免疫学家--
J chain
CH4
二、IgM :五聚体
1、产生部位:同IgG
2、含量与分布:10%
900KD
分布血液和组织液中
3、初次应答中的主要抗体
4、进化上和个体发育最早出现的抗体
5、主要的血型Ab 6、处女型B cell的主要mIg
Ig-
Ig-
Ig-
Ig -
C1q与IgG、IgM结合的特点
同一克隆的浆细胞
产生的不同类别的Ig
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二、活化补体
1、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 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2、凝聚的IgA1,IgG4,IgE等可以
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三、结合Fc受体
1、介导I型变态反应
IgE诱导的细胞脱颗粒,引起I型变态反应。
患脊髓灰质炎的儿童 (Child with polio sequelae WHO)
WHO 宣称将在2003年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Victims of polio WHO
三、IgA (局部Ab)
血清型:单体 170KD 分泌型:双体 IgA1
390KD IgA2
三、IgA (局部Ab)
1、产生部位:粘膜淋巴组织 2、含量与分布:10% 粘膜表面 3、粘膜免疫中的主要Ab
这场流感的病原,到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大家相 信,它是一种突变后的猪病毒。
它开始于1918年3月11日上午,地点是肯萨斯州的方斯顿军营。 某连炊事员艾尔伯特· 米丘到部队卫生所看病,症状似为典型的感冒:低热、中等喉 痛、轻微头痛及肌肉痛。卫生员建议卧床休息。 到中午,107名士兵发病。 不到两天,522名士兵发病。许多因为严重肺炎而病危。 没多久,全国各地的军事基地都有发病的消息传来。 几千名在东海岸的海员发病。 一周内,流感传染到封闭的地域,如旧金山附近的阿尔克揣兹岛。 不管病原如何,它肯定是靠空气传染。 七天之内,全美所有州都被传染。 然后,流感漂过了大西洋。 到四月,法国军民均被传染。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2、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是指抗体,补体等调理素(opsonin),
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
的作用。
抗体:热稳定调理素 补体:热不稳定调理素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3、ADCC作用 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
NK细胞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
一、同种型 二、同种异型 三、独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