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调查调研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建设小城镇调研报告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按照要求,通过收集资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小城镇建设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城镇建设概况㈠调研范围及小城镇概况
1.小城镇调研范围建成区外的五个小城镇,共辖150个行政村,500个自然村。

人口及资源基础资料镇域总面积211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4851亩,林地面积3679
7.95亩。

小城镇共有人口418940人,其中,从事农业95991人(其中从事林业6020人,牧业4263人,渔业874人),工业7610人,建筑业20754人,交通运输业6186人,商饮服务业8663人。

3.能源使用情况小城镇镇域共有沼气池14个,年使用煤炭41467
4.5吨,秸杆14119.5吨,煤气90吨。

4.主要工业企业情况小城镇镇域形成以面粉、奶粉、家具、空心砖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共24家,职工总人数901人,年工业产值26330万元,年利润2439万元。

企业占地面积3632
1.41Hm
2,建筑面积41228m
2,年用电量4000393KW.H,年用水量152420吨,每年排出废水550吨,废渣8
1.8吨。

5.主要交通道路情况小城镇镇域主要交通道路32条,总长20
7.63千米,总面积2267480平方米。

6.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教育机构:
共有托儿所3个,共托幼儿96人;幼儿园9个,共有幼儿570人;小学72个,在校学生16717人;初级中学6个,在校学生9465人;高级中学2个,在校学生6831人。

文体科技:
文化站2个,占地面积3667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

医疗设施:
医院7个,可容纳124位病人;防疫保健站72个,共有床位30个。

商业金融:
信用所6个;保险机构5个,参保人数12808人。

集贸设施:
集贸市场5个,占地面积23175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

7.生产产值情况小城镇镇域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108
1.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5832
2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为14678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为65971万元。

201X年财政收入391万元,财政支出1112万元㈡重点小城镇发展概况目前,××区形成了以农业镇、商贸镇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小城镇发展模式。

两镇发展概况如下:
1.××镇××镇镇区规划面积
5.1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
1.96平方公里,人口
1.12万人。

201X年12月被列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1X年被列为××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16年3月被市发改委评为小城镇发展改革“十强镇”。

××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是粮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在发展传统相枣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甜瓜产业,201X年已形成了4万多亩的种植规模。

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建成了
××路、××大道、××路、一环路等镇区主要道路;大力实施××镇防氟改水工程,使7个行政村
2万人用上了符合饮用标准的卫生水。

目前,镇区道路硬化率已达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排水管网覆盖率达60%以上。

××镇
附送:
小城镇建设经验材料
小城镇建设经验材料
心得体会小城镇建设经验材料材料经验建设小城镇
推行“四化”拓宽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近几年来,ⅹⅹ县委、县政府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外向化、政府化”之路,积极拓宽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城镇发展的投进“瓶颈”题目,三年时间里,共投进城镇建设资金近1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城镇化进程。

目前,全县城镇化水平已达2
6.7%,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
8.6平方千米,城区人口发展到18万人,成为全省文明卫生县城,全省小城镇建设五个试点县城之一。

一、有效经营城镇资产,推行投进市场化。

我们鉴戒外地的先进经验,积极将城镇建设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以市场经营的方式、手段来经营城镇和管理城镇,对城镇公益设施和公共资源进行市场营运,从中获得收益,促使城镇建设投进市场化。

XX年以来,我们通过经营城镇资产,共获得资金投进
1个亿。

一是盘活城镇土地聚资。

我们由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弄活
二、三级市场,采取拍卖、招标和协议的方式,出让土地积累资金,并用行政和经济手段控制城镇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增进城镇建设以地生财,转动发展。

几年来,我们共收取土地出让金
1.5个亿,全部用于城镇开发和建设,开发道路37条,新建市场8个,停车场7个。

二是拍卖市政设施经营权融资。

主要对县城内部份公益设施实行同一管理,公开拍卖,放开经营,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

我们前后选择了县城人民西路、人事街、浯溪路、民生路四条骨干道路的户外广告权,浯溪大桥的广告发布权,县城公交线路出租权和浯溪水厂经营权进行拍卖,每一年可从中获得建设资金1200万元。

三是实行市政资源有偿使用活资。

依照“公道计价、保本微利、统筹公平”的原则,对城镇给排水和排污设施,实行公道计价,按受益对象的使用率收取有偿使用费,每一年可投进60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二、广泛聚集民间资金,推行投进社会化。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城镇建设,依托社会的气力推动城镇发展,促使城镇建设投进走上了社会化之路,共吸引民间投资3个亿。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进。

大力推行“两改革”、“~限”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全社会广大农民、干部职工和个体私营业主到城区建房置业。

“两改革”,即改革审批程序,改革户籍制度;“~限”,即不限身份、不限户籍、不限资金来源、不限建房面积、不限企业性质,只要有经济实力,都可以到县城和各建制镇集资建房,创办企业,从而加大了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投进,县城建房面积每一年都在30万平方米以上。

三年来,共吸纳农民进城建设投资9800多万元;吸纳不同所有制法人投资XX万元;鼓励干部职工投资3700万元。

二是发动社会集资弄基础设施。

依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发动广大干部群众集资进行市政设施开发建设。

如县城陶铸路、黎家坪镇的东正街,我们就采取了单位和群众筹资70%,城建部分负责30%的“三七开”集资办法,共吸收社会资金2700万元。

三、积极引进外地资金,推行投进外向化。

我们牢固建立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思想,在充分利用本地资金的基础上,打破过往限制利用外资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以直接或间接的情势,多渠道引进县外资金,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建设投进外向化。

一是大力展开招商引资。

通过大力改善县内投资环境,积极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共吸引外商和外地老板投进资金
1.9个亿,目前已到位4800万元。

港商李文拟投资4900万元,开发建设占地460亩的浯洲乐园;港商李国祁拟投资4600万元,改造
总长2600米的沿江路;温洲林永平拟投资5000万元,将县城县前街改造成为温洲风格的贸易步行街。

县城西区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的中信宾馆项目也正在与外商洽商当中。

二是积极跑项目争资。

牢牢捉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个良好机遇,大力展开跑部进厅活动,将重点工程项目向盛国家申报,纳进国家
(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