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植物生物学(上)期末理论课试题(A)参考答案

2009植物生物学(上)期末理论课试题(A)参考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2009~2010 学年秋季学期植物生物学(上)(A卷)课程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胞间连丝是贯穿相邻两个植物细胞壁的跨细胞复杂管状结构(细胞器),其外衬质膜,中央是压缩内质网。

(1分)使植物体各细胞的原生质体连通,是植物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是跨越细胞的共质体桥梁)(1分)。

2、细胞编程性死亡(资环答),Cytoskeleton(生院、试验班答)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连续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分),是基因程序性活动的结果, 它是生物界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1分)。

Cytoskeleton细胞骨架遍布于真核细胞胞基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组成(1分);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壁的形成及细胞内组分的运动等(1分).3、凯氏带指内皮层的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有木质素和木栓质沉积,呈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

(1分)凯氏带阻断了皮层与维管柱之间的质外体运输途径,选择透性控制着营养物质和水分进入维管柱,并维持从土壤到维管组织的渗透梯度,使水和溶质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并可阻止维管柱内的溶质倒流。

(1分)4、原套和原体:原套由茎尖生长锥表面排列整齐的1至几层细胞组成,只进行垂周分裂增加生长锥表面积1分,原体是原套内方一团不规则排列细胞,进行各向分裂增大生长锥体积1分。

5、双受精(资环答),male germ unit(生院、试验班答)双受精:被子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2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相融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1分。

合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是被子植物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1分。

雄性生殖单位: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精子(一个生殖细胞)和营养核之间构成的功能复合体(结构联合体),1分;是作为一个整体传送精细胞的装置,使姐妹精细胞在花粉管的移动达到同步并有序地到达雌性靶细胞。

1分考生诚信承诺1.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2.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学院:班级:学号:姓名: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G0期细胞为不可逆的脱离细胞周期的细胞,已丧失分化能力。

(╳)2、纹孔是细胞壁上的穿孔,在纹孔区域没有任何壁的存在。

( ╳ )3、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括底物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4、木栓层细胞、纤维细胞、石细胞和管状分子都是植物体中功能性死细胞。

(✓)5、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中可有叶绿体。

(✓)6、绒毡层在花粉粒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解包被在四分体上的胼胝质的酶就是由它提供的(✓)7、子叶出土幼苗的下胚轴不伸长(╳)8、植物春花作用感受低温的部位主要是成熟的叶片(╳)9、木质部和韧皮部具有纵向和侧向运输以及协同运输的现象。

(✓)10、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减数分裂发生在大小孢子形成时。

(✓)三、填空(每空0.5分,共40 分)1、质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或脂双层,或脂类构成构架,蛋白质镶嵌其上(内)构成的。

流动镶嵌模型较好的解释了其分子结构。

其基本特征是不对称性、不均匀性和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2、植物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多糖等多糖物质和蛋白质,其中纤维素合成的部位是质膜,它在细胞壁中的排列方向受微管(细胞骨架)调控。

3、双子叶植物细胞初生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多糖和蛋白质三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网络构成4、生命活动是以物质代谢为基础;以能量代谢为动力,在新陈代谢的各种生化反应中 ATP 和酶是两个关键因素。

5、有氧呼吸包括糖酵解(EMP)、三羧酸循环、(TAC),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等几个过程,相对应的这几个过程分别在细胞的细胞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或脊部位进行6、植物细胞的水势主要由Ψw = ψs +ψp +ψm 组成;具液泡细胞的水势为ψw =ψs +ψp ,干种子的水势为ψw =ψm 。

7、根的伸长生长发生在根的根尖部位,这一部位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四个分区。

其中根冠有感受重力的作用。

侧根原基由中柱鞘细胞脱分化形成,属于内起源。

根的次生生长是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和木栓形成层两种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8、被子植物的叶由茎尖的叶原基发育形成,叶片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居间生长生长过程。

叶片解剖结构分为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9、光和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包括原初反应(光能的捕获和传递)、电子传同化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全过程经递和光合磷酸化和碳(暗)反应。

CO2固定)、(生成GAP)还原和再生(生成RUBP)过羧化(CO2三个阶段,实现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10、光敏素具有红光吸收性(Pr)和远红光吸收性(Pfr)两种吸收型。

如果在暗中以红光闪光,使(Pr)型变为(Pfr)型,致使短日植物不开花。

11、叶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气孔蒸腾实现,其水分的扩散不与气孔面积成比例,而是与气孔周长成比例。

12、C4途径中CO2受体是 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催化这一反应的酶是 PEP羧化酶,产物是四碳化合物(草酰乙酸)。

13、判断木材三切面主要是看射线结构。

14、植物体中同化物的运输方向是从源到库,长距离运输主要由韧皮部(筛管、筛胞)承担。

15、维管形成层由射线原始细胞和纺锤状原始细胞组成。

16、三细胞花粉粒中包含一个营养细胞和沉浸在它里面的2个精细胞,这2个细胞即雄配子,整个花粉粒即雄配子体。

17、不同发育类型胚囊的结构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胚囊中细胞的数目(中央细胞等酌情考虑)和倍性(中央细胞等酌情考虑)不同,但胚囊中的卵细胞在不同类型胚囊中的特征是一致的。

18、被子植物双受精时花粉管从解体助细胞的丝状器进入胚囊,受精后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

考生诚信承诺3.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4.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四、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10分)1. 有关CAM代谢途径与C4途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二者CO2的固定和同化过程都发生了分离B. CAM代谢途径中CO2的固定和同化过程发生了时间上的分离C.C4代谢途径中CO2的固定和同化过程发生了时间上的分离D.二者光合效率不一样。

2. 小麦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主要是 D. 活动的结果A. 原分生组织B. 顶端分生组织C. 侧生分生组织D. 居间分生组织3. 叶脱落时,叶片从 B 处断裂。

A:离区 B:离层 C:保护层 D :周皮4. 花粉粒与柱头识别时 A. 起着重要作用A.外壁蛋白B.纤维素C.胼胝质D. 孢粉素5. 光合作用中的最初电子供体是 BA、CO2 B、H2O C、O2D、NADP+6. 下面细胞中,有脱分化能力的细胞为 B. 。

A. 纤维细胞B. 厚角组织细胞C. 导管分子D. 石细胞7. 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DA. 内质网B.核糖体C.液泡D.质体8. 被动运输的促进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点是 BA. 需要消耗ATPB. 需要膜上蛋白质协助C. 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运输物质D. 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运输物质9、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 A. 。

A.ATPB. 葡萄糖C. 酶D. 脂类10.与细胞壁松弛有关的蛋白是 C. 。

A. extensinB.酯酶C. expansinD. 凝集素五、问答题(共四题,30分)1、什么是植物组织,举3例说明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它所执行的生理功能的适应关系(5分)植物组织是由一种或数种具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

2分例举六种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中的任何3例对即可,一处1分2、列表比较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结构的特点,分析这种结构的差异与环境因2、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分别举例说明(生院和试验班答)(6分)协同,促进,拮抗各举出例子即可,每个作用两分A.协同作用: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协同促进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等(2分)B.增效作用:GA与IAA有增效作用。

GA可促使IAA的前体生成,可抑制IAA 氧化酶产生,可使束缚态IAA变为自由态IAA。

(2分)C.拮抗作用:糊粉层细胞的退化:受GA促进,受ABA抑制。

种子萌发:IAA、GA、CTK促进萌发,ABA抑制萌发。

IAA、GA、CTK促进生长的效应,ABA抑制生长。

IAA维持顶端优势与CTK促进侧芽萌发。

(2分)(例子答出一个且对即可)考生诚信承诺5.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6.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学院:班级:学号:姓名:3.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其细胞、组织有何特点,执行那些4.一棵树的树干经历了怎样的初生和次生生长过程?形成了什么样的结构?“空心”树为何仍能正常生长?(9分)答题要点:1. 通过茎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进行初生生长使茎伸长,形成的结构是初生结构1分,在茎的横切面上有外至内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包括髓、髓射线和维管束1分2.在初生结构的基础上茎通过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活动进行次生生长增粗1分;维管形成层由位于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的束中形成层和位于髓射线中连接束中形成层的束间形成层组成1分,其活动的结果是在维管形成层内侧积累次生木质部,在外侧积累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每年周期性活动积累大量次生结构造成茎增粗,其中次生木质部是积累的主要部分1分。

伴随着维管形成层的活动茎外围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周皮对增粗的茎进行保护1分3.横切面看经历了初生和次生生长后的树干结构由内至外为:髓及初生木质部(存在或否)历年次生木质部(呈现年轮结构),维管形成层,次生韧皮部,皮层(可能有)周皮等。

1分4.随着茎的增粗生长,内部早期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包括出生木质部和髓)转化为心材,不再执行运输的生理功能,外部新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为边材执行运输的生理功能。

因此空心树失去心材仍能正常生长2分答出边材、心材,早材、晚材等正确内容酌情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