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艺术学校大事记
(1955年——1995年)
一九五五年
【5月】浙江省文化局投资26万元在黄龙洞附近护国寺建造一幢艺术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
【6月】省文化局对所属开办在洪春桥的浙江群众艺术学校和在孩儿巷大和弄的浙江电影放映干部训练班迁入艺教楼,建成浙江文化干部训练班,担负全省在职文化艺术人员的培训任务。
由省文化局副局长顾根初兼任班主任,李易任副主任,班部下设组教组合行政组;教学单位为训练队,始设电影、艺术两个队,费静波任电影队队长;伍岳(省文化局编制)任艺术队负责人。
【7月】电影艺术对相继开学。
其中艺术队分戏曲导演、表演、乐队三个班,学员来自全省各地民间职业剧团,其中导演和音乐学员亦有接收少量军队文工团转业人员,表演班均为各剧团的主要演员或团长。
参加办班教学的有钱章平、谭德慧、金孝电、李益中等。
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来班讲课,阐发他潜心探索的“精、气、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及“文化艺术,结合劳动生产,变为道德品质等朴素哲理和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上海戏剧界名流黄沙、吕君樵、陈绍周等来班讲学。
【9月】电影、艺术队学院修业期满,先后结业。
一九五六年
【3月】电影队开办三个班组,学员达400余人。
【5月25日】浙江省文化干部训练班更名为浙江省文艺干部学校,由省文化局局长黄源兼任校长。
校部负责为李易。
教学单位分为电影、艺术、社会文化三个队。
【5月】因校舍不敷,艺术队借用灵隐寺内浙江行政学院部分房屋设立分部。
分部艺术队教学工作由陈玉祥、吴桐、陆声主持,陈玉祥任艺术队队长,许绿倚为政治干事,葛更生任行政负责人,学员来自全省各戏曲剧团,分导演、演员、乐队三个班。
其间,刚从上海迁移来本省的八个越剧团亦留下部分演职员插班学习。
姚传芳、沈传锟、陈静、张茵、屠笑飞、卢炳荣、沈世华等来班讲课和作辅导。
学员中的舟山集艺越剧团著名旦角魏银凤、绍兴市越剧团著名小生筱湘卿亦边学习,边参加辅导。
【8月】艺术队修业期满,向省、市文艺界汇报演出《断桥》、《槐荫别》等一台折子戏,获好评。
【10月】分部开办文化馆干部训练班,由翁祖亮、徐荣主持教学工作。
浙江美术学院教师潘天寿来班讲课辅导。
一九五七年
【2月】张长忠调来任副校长。
是年春,培训任务激增,电影放映开办三个班。
文化馆文艺干部训练班、图书发行训练班、图书馆员训练班均相继开办。
其中除电影班有固定师资外,其余四个培训班分别由省群众艺术馆、省新华书店、浙江图书馆配备管理人员和选派业务人员或聘任教师授课。
【5月】艺术班开办建国后全省首届戏曲编剧训练班。
上海戏剧界名家杨村彬来班传授为期三周的编剧理论课,省文化局副局长王子辉作《剧目开放问题》、《戏剧主题》、《戏剧中的鬼魂形象》、杂谈古典喜剧》等五个专题讲座。
上海京剧院编剧苏雪安介绍了改编《西厢记》的经验,并就戏曲语言、音韵等与学院座谈交流,杭州大学中文系教师陈继生应聘开讲中国古典戏剧文学课,越剧小歌班时期的著名男演员张云标来班讲述路头戏、幕表戏及越剧传统编剧方法,病悉心校订《越剧唱词音韵表》印发学员。
局领导黄源、王顾明、许钦文等也来
校作过报告或讲课。
一九五八年
【3月20日】省人民文员会第34次会议通过任命,任命浙江省文化局副局长叶克兼任浙江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张西华为浙江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主持全校工作。
【4月】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示,浙江文艺干部学校更名为浙江文化艺术学校。
建制、任务不变。
印章继续沿用。
【4月】青年演员训练班开学,学院120余名,均来自全省各戏曲剧团,学习期为四个月,主要课程有:时事形势课(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文件为主要教材),戏曲理论课(强调演员要深入生活,必须演好现代戏及现代戏表演讲座等),由贾慕超进行形体基本功训练和传授剑舞、扇子功等。
时逢”大跃进“年代。
由于安排过多的除”四害“劳动、街头宣传、演员动手写作现代戏剧本等活动,削弱了专业课程。
【7月】省文化局根据省委指示,从7月1日起,一、省文化艺术学校的社会文化、电议图书、发型、文化行政干部训练班与省教育厅的教师进修学校合并,建立浙江文教学院,成为学院下设的文化部。
二、在省文化艺术学校艺术班的基础上筹建浙江省戏曲学校。
【8月】艺术班青年演员训练班学习期满结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盛华召开会议,决定由原浙江省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张长忠带领,把该校的电影班、文化班和部分教师与浙江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组成浙江省文教学院。
原浙江省文化艺术学校所在黄龙洞校舍、教学设备(电影班的教学设备除外)不动,以张西华为首的艺术班部分教职工和行政人员为基础,建立浙江省戏曲学校。
当时留下的教职工有:杨淑仪、徐雪儿、陈玉祥、杜钦、葛顺中、葛更生、郑小维、李景南、王志良、杨宗铭、于修忠、张清海等。
【9月11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批示,同意省文化局党组报告,在原浙江文化艺术学校艺术班基础上,成立浙江省戏曲学校。
昆剧”传“字辈老艺人沈传锟、姚传芗从浙江越剧团一、二团调来学校任教。
【10月】浙江省戏曲学校按专业设置,开展越剧、婺剧、昆剧三个班的招生工作。
一组:张西华、葛顺中、郑小维、姚传芗等赴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武义、衢县、江山等地招婺剧班学生;
二组:徐雪儿、刘鹏奎等去宁波、嵊县招越剧班学生。
(培养男女合演演员),男女生同时招考;
三组:顾援时、沈传锟、姚传芗去嘉兴等地招昆剧班学生。
四组:陈玉祥、杨宗铭、葛更生、贾慕超等在杭州市、区、临安、昌化、余杭等地招生(杭州市区的招生工作系与该市艺训队联合招收。
【10月底】文教学院文化部经上级批准,撤离学院仍归属省文化局。
省文化局拟恢复浙江文化艺术学校。
从全省各地抽调一批群众文艺辅导骨干和专业文化人员,约200人,组成培训班,由文教学院撤回的人员带领。
赴苏北扬州、兴化、六合、宝应等县,参加由中央文化部的下放文艺专家举办的文艺训练班(各县均称文艺学校)。
训练门类繁多,有戏剧、导演、音乐、舞蹈、电影摄影、放映、图书馆业务、图书发行业务、新闻、出版、文物、考古等等。
叶仲青、王汉荣同志带队,陈克洲、顾焕祖、王昭蓉、钱梅岭、翁汉荣等赴苏北参加教学工作。
【11月】越剧、婺剧、昆剧三个班(含各剧种的音乐伴奏班)共招新生200余名,于同月入学试读。
【12月】越剧小歌班时期的著名小生支维永调来学校任教。
一九五九年
【1月1日】浙江省戏曲学校正式开学。
分五个专业班:月举办学生76名;婺剧班学生40名;昆剧班学生42名;戏曲音乐班学生60名;导演班学员32名(其中27名为部分县(市)专业剧团保送的在职青年表、导人员。
向社会招收高中毕业生5名)。
△学校领导人及组织机构:
副校长:张西华张长忠
艺术顾问:盖叫天
【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