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利安娜》的语篇功能分析_0

《波利安娜》的语篇功能分析_0

《波利安娜》的语篇功能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个重要的功能。

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韩礼德明确提出,构建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对《波利安娜》文本中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手段进行语篇功能分析,,从而来揭示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及相互关系,进而挖掘小说主题及更深层次的东西。

同时,检验系统功能语法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操作性。

标签:语篇功能;主位;衔接;波利·安娜一、引言《波利安娜》是美国著名童话作家埃莉诺·霍奇曼·波特创作的儿童小说。

故事讲述一个乐观的小女孩---波利安娜,因为唯一的父亲去世,被寄养在她的姨妈家,姨妈对她排斥孤立,但是她却以快乐回报她,感染她。

《波利安娜》这本小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畅销全美的。

它不但影响了美国民众的生活,也让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它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波莉安娜小女孩的故事,更难得的是我们了解了一种特别积极的人生观,那就是乐观。

文本中人物之间的语篇对话体现了极强的语言效果,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根据韩礼德(2000:39),在语言意义中最基本部分就是功能部分。

语言都是围绕两种主要的功能---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来组织的,而这两种功能都是通过语篇功能连接的。

韩礼德(2000:F41)指出,在任何语篇分析中,有两种需要达到的目的。

一种是有助于理解文本,另一种更高水平的目的就是有助于对文本作出评价。

本论文就是从这两方面做出试探性研究。

它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功能语法角度来分析小说的主题以及人物特征。

语篇功能只有三种表现形式: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

本文主要是从主位结构和衔接两方面对《波利安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小说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小说的主题。

二、主位结构下的《波利安娜》语篇功能分析研究主位结构的主要意义是了解和掌握关于中心内容的信息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

从形式上看,主位结构是由小句中的语序决定的,句首部分的语言结构是主位(theme),其余部分是述位(rheme)。

韩礼德根据其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可分成单项主位(simple theme)、复项主位(multiple theme)和句项主位(clausal theme)。

根据小句主位的成分是否同时充当小句的主语,主位可分为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

下面是摘自《波利安娜》第四章中的一段。

She ran then to the other window .That,too,soon flew up under her eager hands. A big fly swept past her nose,and buzzed noisily about the room. Then another came ,and another;but Pollyanna paid no heed .Pollyanna had made a wonderful discovery-against this window a huge tree flung great branches .To Pollyanna they looked like arms outstretched,inviting her. Suddenly she laughed aloud.這段话的主位结构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细分。

(1)单项主位所谓单项主位,指的是那些只包含韩礼德所说的概念成分而不包括人际成分和语篇成分的主位。

这段话的单项主位有5个,如下:She (T)ran then to the other window(R).That(T),too,soon flew up under her eager hands(R)A big fly (T)swept past her nose,and buzzed noisily about the room (R)Pollyanna (T)had made a wonderful discovery-against this window a huge tree flung great branches(R).To Pollyanna(T)they looked like arms outstretched,inviting her(R)(2)复项主位复项主位是由多种语义成分构成的主位。

它总是含有一个表示概念意义的成分,另外还可能含有表示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的成分。

这段话中复项主位有3个,分析如下:Then (语篇主位)another(经验主位)came ,and anotherbut(语篇主位)Pollyanna(经验主位)paid no heedSuddenly(人际主位)she (经验主位)laughed aloud.(3)无标记主位和有标记主位在陈述句中,在充当小句主位的成分同时充当小句的主语时,这样的主位叫做无标记性主位,如果主位不是小句的主语,这样的主位就称为有标记主位。

在这段话中无标记主位7个,有标记主位1个。

只有“ To Pollyanna(T)they looked like arms outstretched,inviting her(R)”这一句是有标记主位,其余全是无标记主位。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所列出的8个句子中,以Pollyanna或指代Pollyanna的she作主位的句子有5个,这说明本段主要从Pollyanna的视角去叙述和观察.作者用“She”作为主位的原因在于----该小说是由小说故事以外的作者来给我们讲述的。

这些用法一起给我们表现了观察者周边环境下的一个形象生动的图画。

一般说来,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说话人往往用无标记主位作为话语的起点,但是当说话人为了强调某个成分时就会选择有标记主位。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8个句子中有1个是有标记主位。

那么这个有标记主位的句子是想突出这件事是对于波利安娜来说的,因为一棵树的树枝对于其他人来说没什么开心的地方,但是对于波利安娜,她可以看到希望,看到快乐,感觉是大树在邀请她,不知不觉就笑起来了。

所以说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有标记主位起到了它的作用,强调了波利安娜的乐观坚强。

三、衔接手段下的《波利安娜》语篇功能分析衔接和语篇一样,是一个语义概念。

它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或者说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韩礼德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

语法衔接有四种: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

词汇衔接有四种: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和搭配。

以下是对摘取段落衔接手段的分析1. She ran then to the other window.(照应连接)2. That,too,soon flew up under her eager hands.(照应)3. A big fly swept past her nose,and buzzed noisily about the room. (连接省略重复)4.Then another came ,and another;but Pollyanna paid no heed (照应连接重复)5. Pollyanna had made a wonderful discovery-against this window a huge tree flung great branches.(连接)6. To Pollyanna they looked like arms outstretched,inviting her. Suddenly she laughed aloud. (照应省略)这段文字使用最多的衔接手段是照应和连接。

就照应来说主要是Pollyanna 和“the huge tree”的照应。

对主要人物的照应说明语篇的主要叙述对象是Pollyanna,本段乃至全文就是就其展开的。

同时也多次提到了the huge tree,对大树的照应是突出本段的重点,因为波利安娜发現了这棵大树的树枝,而心情变的好起来。

这些人称代词的使用在达到构成语篇衔接的目的的同时,也使语篇的叙述脉络清晰,语义连贯。

本语篇使用的第二种衔接手段连接,本段有3处连接词的使用表明了所叙述事件的时间关系,从而使主人公波利安娜的活动过程非常清晰,因而达到语篇连贯的目的。

第1句出现的连接是用“then”来连接的,这是时间上的连接,表明波利安娜动作的顺序;第3句出现的连接是用“and”表示附加的关系,苍蝇飞过安娜的鼻子又继续在房子里乱飞;第4句的连接是“but”,这在语义上是转折,苍蝇飞了过来,但波利安娜没注意到,她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大树上了。

而在第5句中采用的是无连接词的逻辑连接,破折号后面的是对前面的“discovery”的具体解释。

四、结语在大多数语篇中,主位结构、词汇衔接及照应、替代、省略等语法手段和逻辑联系语都会交错出现;只靠一种联结手段的语篇是很少的。

语篇的各种联结手段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语篇中交错出现,共同起着衔接、连接句子的作用。

有时,一种联结手段失去衔接力,就会影响句组或语篇的连贯性。

以上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对《波利安娜》的语篇主位和衔接手段进行了简单的语篇功能分析。

通过本文对波利安娜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小主人公乐观向上的性格,同时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证实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实用性。

另外,这也是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对于我们在写作时从语篇角度考虑用词以及谋篇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Geoff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HodderArnold,2008.〔2〕Halliday,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Edward Arnold,1985.〔3〕Halliday. A Cohesion in English〔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6〕李悦娥,范宏雅. 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朱永生,严世清.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程晓棠.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连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9〕张德禄.论语篇连贯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2).〔10〕张德禄.语篇衔接的内部原则〔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6).〔11〕张德禄,刘汝山.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