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练习题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

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有何影响?(不得摘抄原文,答出四点,材料二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

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引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答案】(1)工厂制出现;女性经济独立或提高了妇女地位或解放了妇女;促进了科技教育的发展;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巩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每点,任意4点得,不得摘抄原文。

)(2)环境污染【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泰晤士河,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如抓住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联系所学分析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即可回答,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分析材料二时抓住“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些关键信息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2.(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创立进化论——<3>创立相对论——<4>创作《英雄交响曲》——<5>英国的护国主——<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珍妮纺纱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德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汽车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日本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答案】(1)<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2>创立进化论——达尔文<3>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5>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2>创立进化论——达尔文,<3>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5>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到19世纪,英国有钱人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成为一种时尚。

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喷发出呛人的浓烟。

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四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1采用了什么动力装置?这种动力装置推动了哪一能源工业的发展?(2)材料二揭示了英国在19世纪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感受。

【答案】(1)图1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2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图1的动力装置是内燃机,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2)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经验教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作为学生应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观念等。

【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飞机以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2)根据题中所给材料:蒸汽轮船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都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带来了负面影响,使自然环境不断的恶化。

从中我们应该树立起环保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技发展改变着人类社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应该和平利用科技成果,来推动社会进步,尽量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问题,让科技为人民服务。

4.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材料二: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1)举出两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取得哪些成就?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了哪些影响?(3)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两个新时代,对此你有何认识?【答案】①爱迪生法拉第本次莱特兄弟。

②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器产品深入到生活诸多领域,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和飞机的研制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更大发展。

③科学技术是巨大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等。

(任意两点)【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德国人卡尔本次发明了汽车;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等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标志: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产生了垄断,使资本主义国家步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所以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等等。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爱迪生是美国大发明家,他的众多发明都与电力的运用密切相关,因此,人们称赞他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19世纪60年代,电气开发热席卷美国。

爱迪生在得到法拉第的电学著作后,很快投入到这股开发热潮中。

1869年,他决意当一名职业发明家。

很快,他改进了电报机,发明了蜡纸和油印机。

1876年,他发明了留声机。

1878年,他将兴趣转到电灯研制。

据说,他为了寻找灯丝,验证了多种理论,使用了1600余种材料,但都没有成功。

后来,他受到“英国工程师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启发,终于在1879年10月试制成功第一盏完善而实用的电灯。

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灯泡,并且为此专门建设直流电站、架设电网。

在电灯的带动下,供电系统以及开关、灯座、灯具、电线、配电盘等电力用料陆续取得市场。

1894年,他用电灯光和电动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影放映机,他的公司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

爱迪生在研制灯泡的过程中,曾发现电灯通电时的灯丝与灯泡内的金属板之间有电流流过。

对此,他做了记载并中请了专利,后人称之为“爱迪生效应”。

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利用“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电子二极管,而电子管的出现导致了另一次技术革命。

——摘编自《科学的历程》等(1)根据材料,概括爱迪生能够成功发明电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爱迪生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爱迪生的事迹如何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

【答案】(1)爱迪生能够成功发明电灯的原因,在于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积极思考,永不气馁,持之以恒的品质等。

(言之有理即可)(2)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言之有理即可)(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