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 获得进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 万人。过去,她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 附丈夫;现在,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 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 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理念和道路模式的重大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 《周礼》规定:凡窃木者三大定律和万 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系,把天上和 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起,人们视牛顿力学体系的 建立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意义: ①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②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重要支柱, 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 ③近代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代, 各门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纷纷建立起来。 ④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也是现代工程 力学以及相关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⑤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编者为何突然中断叙述技术革新内容,转而讲 “工厂制”? 技术革新是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技 术革新,工业革命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工业革命还 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 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在工业革命中, “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 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英国通史》
系的建立。 天文学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解释了 潮汐现象、地球的圆扁形状等问题。
牛顿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材料一: 我之所以能比别人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 们的肩上。 ——牛顿 前人的基础 材料二:曾经有人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牛顿回答:“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惟 勤奋的探索精神 有勤奋而已。”
反映了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1.表格中的内容集中反映了什么?(6分) 政府制定法令政策来保护生态环境; 清朝后期对自然的过渡开发,引发自然灾害。
材料 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 死亡人数超过7.2万,新工业带来新的污水,而城市却为工业 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在工厂中 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形成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到河里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方式。…… 1848年和1878年英国分别 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和《公共卫生条例》;工人阶级也提出改 善公共卫生,消除环境污染等要求;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 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他们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根据材料概括造成当时英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整治措施。(9分)
事例
问题: 怎么解释“在交通运输方面,蒸 汽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铁路改变了时间和空间概念,过去时 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 过去一两百英里是一个遥远的地方,现在 则只是近在咫尺。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 间都缩小了,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 悠闲的时代已经过去,时间就是金钱。火 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 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 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火车还进一 步教会人们遵守纪律,因为铁路本身就体 现着强制,纪律是火车运行的基本前提。 ——《英国通史》
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 工业利益集团追求利润,工业污水随意排放; 环保意识薄弱、技术落后。 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
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科学突破,技术创新 大量资本积累、
1.
提 科 技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请举例说 明19世 纪中期科 技突破
3、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1)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进入“蒸汽时代”。 2)经济地位:成为欧洲的头等强国,成为“世界工厂”。 3)产业结构:率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4)社会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5)生活方式:开始城市化进程; 6)思想观念:自由主义盛行、马克思主义诞生。 7)导致环境恶化,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8)文学艺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9)其他方面:教育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财富的增长;女性地位的提高等。
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领域 成就 数学 提出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1)制作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 物 光 由七色光组成,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理 学 2)提出了光的 “微粒说”。
学
力 1)创立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学 2)《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理论体
近代:依靠科学试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
③古代:科学和技术两相分离,
近代:科学与技术互相联系,并逐步走向结合, 技术在科学的指导和推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 大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牛顿与经典力学: 近代科学之父、启蒙运动之父、工业革命之父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①经济: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 ②政治: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并最终建立君主立宪 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资产阶级革命需要从自然界中 寻找推动力。 ③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欧洲思想解放。 ④科学: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培根的经验主义重视实验与归纳, 笛卡尔对碰撞运动也有研究, 开普勒对天体力学有研究。
期是 A.北美洲独立战争期间 B.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2014· 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 下表为欧美18~19世纪大事表(部分)。对这一时期 欧美社会的分析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 间 1 785年 1840年前后 1848年 1850年前后 1866年 1871年 事 件 瓦特改良蒸汽机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发表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巴黎公社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 以电力、内燃机为标志 • 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 • 代表性的产业:科技为本的新兴产业部门 • 迎来电气时代、钢铁时代 • 在近代科学理论指导下兴起、发展,掌握了专门知识的科 学家、工程师来充当抓哟角色 • 欧美同时展开 • 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将自有资本主义推进到 一个新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交通运输方面,蒸汽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和汽船成为 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 ——人民版《必修2》
问题7: 怎么解释“在交通运输方面,蒸汽机极大地改 变了人类的生活”?
问题7: 怎么解释“在交通运输方面,蒸 汽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铁路改变了英国社会,这不仅 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 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也不仅体现 在把全国交织成一张铁路网、从而 把各地区不分远近连成一体上;它 还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 对生活的看法。 ——《英国通史》
教学事例 最典型的行业是陶瓷业,1769年,乔赛亚〃韦奇 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场,在场内实行精细的劳 动分工,他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 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 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 挖泥工、运泥工、拌土工、制坯工、上釉工、装窑工、 烧窑工、上彩工等等,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 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 动管理……“工厂化”把英国制陶业改造成欧洲最优 秀的陶瓷工业……工厂化数倍地加快了生产速度,因 为分工本身就可以是生产力。 ——《英国通史》
A.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历史条件已成熟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 C.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阶级矛盾
“工业化”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生 产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机器生产 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 ——《新全球史》
【2014· 山东临沂】《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 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 “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1)运动三定律: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 B、笛卡尔等人对碰撞运动的研究基础上 ——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意义:牛顿运动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 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2)天体力学:牛顿综合开普勒等人关于天体力学 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运用他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 成功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标志】:牛顿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资 金 市 场
前 提 条 件
中心: 美国和德国 标志: 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时间: 1870年前后 电的发明与应用: 电气时代
2. 过 程
成就
新兴的产业:
汽车、石油和化学工业
推动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传统产业的发展:
(2014· 山东日照)最早的自行车产生于1790年, 是木制的。此后,自行车先后出现铁制车轮、钢 辐条、链条、无缝钢管用于自行车生产、橡胶充 气轮胎的不断改进,至1898年奠定了现代自行车 的雏形。由此可见,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A.只利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只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利用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终结于工业革命的蓬勃进行时期 )
【2014· 北京东城】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同学们分别撰写了“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产业工人 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国” 等论文。该小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 A.近代清朝的兴衰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变革 D.工业浪潮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