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必读》现代文阅读练习

《初中生必读》现代文阅读练习

《初中生必读》现代文阅读练习(一)母爱无言1、怎样理解文题“母爱无言”?2、这篇文章讲了几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几个故事的内容。

3、几位儿子是如何理解母爱的?4、假如你是作者的那位朋友,听完这两个故事后,你内心的想法是什么呢?(二)父亲的信⑦到部队后,1、“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想象,用一两句叙述性语言补写在上面的方格中。

(不得超过50字)2、本文第3节写父亲来信“认真得很”,而第4节却说父亲的信“很随意和马虎”,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答:3、第4节划线句子中的“像”字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请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

4、本文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很感人。

写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5、本文与朱自清写的《背影》从内容、语言到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填写下列表格。

(“相同点”中,每个空格填写不得超过4个字。

“不同点”中,“记叙线索”一栏,每空格填写不得超过5个字:“描写父亲的方法”一栏,每空格填写不得超过8个字。

)6、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么? 相同点 不同点 篇名 内容 《背影》 《父亲的信》 篇名 内容 《背影》 《父亲的信》 主题 记叙线索 语言 描写父亲的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8、第四段中作者说读父亲信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原文)。

第四段作者认为父亲的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六段中“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答:10、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11、作品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着进行记叙,写由对父亲写信的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

(三)听时光飞舞1、第一段结尾为什么要强调“演奏台与看台没有界限”,这说明了什么?2、第二段中描写音乐如“骤雨袭来”,如“长河流水一般汹涌而来”,试着概括你此时感受到的音乐特点。

3、文段句子①是联想还是想象?这句话与前文哪些词语相对应?4、文段句子②中提到“无法言传”可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解释,即:,不可言传。

(请填出上半句。

)5、请你谈谈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1)一种慑人心魄的寂静(2)仿佛要将他燃烧(3)他在咀嚼音乐还是已逝的青春(四)年轻的思索1、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踌躇满志②淋漓尽致2、“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套用了李商隐《乐游原》中的名句,原句为“,”。

3、结合全文,深入理解“并尽力发掘属于生命本质内涵的‘年轻’”这句话。

①本质内涵的“年轻”指的是什么?②本文认为怎样才能发掘本质内涵的“年轻”?4、文章第四段从两个方面说出了“必须坦然”的含义,试简要概括。

5、第五段画线的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心中的憧憬全在那‘一览众山小’的峰顶”表明了作者的看法: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

B、“检点盘缠”比喻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包括体力、智力、激情、信心等,并要注意适时补充。

C、“是旭日东升的时候”至“进取精神”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方法,意在说明要珍惜一年四季,抓紧一日之时,执著努力,毫不消沉懈怠。

D、本文末句“诚如是,你将会不老——永远年轻,你就是老了——依然年轻!”是说,只要把握生命的本质,执著现实的人生,即使生理上老了,精神上也会依旧朝气蓬勃,青春永在。

E、全文先用比喻说明了年轻的特点,接着从精神上揭示了年轻的本质内涵,然后进一步阐发了如何把握生命的本质。

全文有总有分;末句点明题义,照应题目,深化主旨。

(五)明月清泉自在怀1、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①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②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通过对王维诗的理解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B.文中"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指的是王维诗的魅力和他的品德。

C.作者主张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二者并重。

D.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拟化和由此引发的议论,深化了文章内容和主题。

(六)三十年的重量1、第(1)段中“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作者意欲说明什么?2、第(4)至第(6)段在记叙的顺序上属于(填序号)记叙方法?A.顺序B.倒叙C.插叙D.补叙3、第(4)段中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穆尼老师怎样的品质?4、第(8)段中的“感悟到某种超越时空的人间至情”,作者指的是一种什么样感情?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不定项选择)()A.第二段中“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表现了穆民老师索要贺年卡片的热切心情。

B.为老师补一张贺年卡,是作者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事,因此,“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C.第四段中作者列举几位中学时代老师学识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自豪和自得之情。

D.第五段开头一句在文中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E.“30年的重量”这一标题拟得好,它具体地掂量出了师生间情意的分量。

(七)小狗包弟1、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个层次,较合理的分法应是:2、通过这段文字描写,概括“小狗包弟”的特点。

答:3、分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最主要的特点及作用。

答:4、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找出文中作者解剖自我的句子,并说说其所包含的内容。

答:5、从小狗包弟的命运上,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答:6、文章结尾说:“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试分析这句话。

答:7、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8、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9、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10、细读全文,你认为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八)旧居赋1.填入文中 A 处的最恰当的一个短语是()A.去粗取精B.删繁就简C.推陈出新D.改天换地2.应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的标点是()A.:无;。

B.——无,!C.:,;。

D.,,,。

3.将文中蓝色词和括号里的词作比较,指出加点词好的原因分别是()①自有一窗绿荫泻(垂)于书案。

②好像是一位美人,静卧(立)绿野蓝天之际。

③她裹(罩)着烟蓝色的轻纱。

④她身披(穿)紫绿万状的锦绣。

A.更符合情境 B.更准确生动 C.更形象传神 D.语义更丰富4.下面①~⑥是从文中 B 处抽出来的短语,它们在文中最恰当的顺序是()①车铃声②缝纫声③脚步声④斧锯声⑤流水声⑥广播声A.①③⑤②⑥④ B.④⑥①③⑤②C.②①③④⑤⑥ D.③①⑤②⑥④5.应填入文中 C、D 处最恰当的词是()A.静、动B.动、静C.雅、俗D.淡、浓6.作者看到“五行八作”们汗渍斑斑,行色匆匆,为开辟新生活而坚实苦干的情景时,“如蒙煦日之临照,清泉之荡涤”。

这是因为。

7.通观《我的空中楼阁》和《旧居赋》的节选文字,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二文的作者都是借对自己家居小屋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B.二文所表达的主题完全不同,《我》表达了作者对“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旧》文节选表达了作者对轰轰烈烈的新生活的热爱。

C.二文的写作手法不同,《我》采用了由实到虚的写法,《旧》的节选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D.二文的语言风格各有特色,《我》语言优美含蓄,富于哲理;《旧》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用词准确生动。

(九)霍山探泉1、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当我从大西北归来途中,造访了黄土高原余脉上的霍泉之后,它竟成了我心常所系、情常所牵的地方”?答:2、本文的重点是写“探泉”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具体进行探泉的呢?请予概括说明。

答:3、作者探泉的结果怎样?请简要分析一下“霍泉亘古常涌的缘由”。

答:4、下列对这篇用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段作者提出了“济南七十二名泉”,第二段则提出了“‘三西’水贵如油的说词”,二者都和霍泉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反衬了霍泉的壮伟和瑰丽。

B、全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且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探泉”为主要内容,运用对比手法,有力地表达了赞叹霍泉这一生态奇观的主题。

C、“如果说广胜寺冈峦上的古柏和胡藜刺……更是站在这霍泉最前哨的忠贞不渝的‘守护神’”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霍泉亘古常涌的缘由。

D、“2001年盛夏,山西永济举办拙作《飘逝的绝唱》研讨会,我取道洪洞再探霍泉”一句,用叙述的语言,既准确地点明了标题,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段的具体内容,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E、最后一段写近两年来的危害霍泉的不良现象,文章以“我真不知道霍泉还能涌流到何”收尾,深刻表达了作者烦闷和忧虑的思想感情。

(十)神秘的海啸1、从内容上看,本文对说明对象海啸,是从其、、及减灾研究等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的。

2、引发海啸的原因是:。

3、假如你是海岸边的一名游客,读了本文后你可以根据什么样的现象判断海啸可能即将发生,作出迅速逃离海岸的决定。

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十一)这一刻,人类命运相连1、本文题目“这一刻,人类命运相连”中的“这一刻”具体指什么时刻?2、第七段中说:“一位母亲,一次失去了五个孩子,那向上苍伸出的祈求的双手和痛不欲生的表情,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懂。

”那么,你懂了什么?3、第八段写道:“灾难可能是一种来自上苍的警示,灾难可能是一种提示人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结合文意回答,灾难可能提示人类什么。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面对灾难?请概括回答。

5、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从品味语言、分析作用、理解内容等角度入手,参考文章右边的示例①和示例②,自选一个合适的角度,为文中⑴⑵两处加上批注。

(十二)《少读宋词》1、“我”在家里偷钱买书,你认为这种作法对不对?2、“我”为什么十分珍爱那三本书?3、作者说:“小孩子买书,总是凭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