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乙】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悲守穷庐________④又相天子________(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3)①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②(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

博闻: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②句意为:如果不刻苦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

才:才干;③句意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

庐:陋室;④句意为: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

相:辅佐;(2)阅读甲文,了解内容可知,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3)①重点词有: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浅,浅陋。

句意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

②重点词有:夫,句首发语词,不翻译;才,才能。

句意为: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4)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故答案为:⑴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⑵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⑶①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②(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即可;⑶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一日/吾日三省吾身B. 贵乎慎始/不义而富且贵C. 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D. 至使久而即乎其故/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C(2)俯而读 /仰而思 /思而弗得/ 辄起绕室以旋。

(3)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

(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

)【解析】【分析】(1)A项,前一句句意为:一天。

日:天。

后一句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日:每天。

B项,前一句句意为:所以,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贵:可贵。

后一句句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贵:富贵。

C项,前一句句意为:回过头笑着对我说。

顾:回头看。

后一句句意为:后头看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

顾:回头看。

D项,前一句句意为: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故:原来的,旧的。

后一句句意为:已经攻克,鲁庄公问其中的缘故。

故:原因,缘故。

故选C。

(2)“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的意思是:(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俯而读仰而思”的意思是: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

这是我读书的两种姿势,所以在“读”后停顿。

“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的意思是: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所以在“得”后停顿。

故句子划为:俯而读 /仰而思 /思而弗得/ 辄起绕室以旋。

(3)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文章的主旨。

这篇文章通过主旨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告诉我们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习的初始阶段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用文章中的话就是“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故答案为:⑴C;⑵俯而读 /仰而思 /思而弗得/ 辄起绕室以旋。

⑶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

(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教学断句。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注意结合重点语句的理解进行分析概括。

【附参考译文】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

(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

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

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

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仲由宇子路,卞人也。

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①,好勇力,志伉直②,冠雄鸡,佩猳豚③,陵暴④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⑤,因门人请为弟子。

(选自《史记。

伸尼弟子列传》)【注】①鄙:粗朴。

②伉直:刚强直爽。

③猳(jiā,加)豚:猪。

猳,公猪。

豚,小猪。

指以猳豚皮装饰的剑。

④陵暴:欺凌,施暴。

⑤质:质,通“贽”,礼物。

【丙】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

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③好恶傍若无人。

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④!”便驱其左右出门。

王独在與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

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

②顾辟疆:人名。

③指麾:指点评论。

磨,通“挥”。

④伧:粗野,鄙陋。

⑤箸:这里相当于“之于”。

(1)学习文言文要注意一词多义。

请写出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顾:①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②回转顾望________(2)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情况,如:饭疏食,“饭”活用做“吃”的意思。

下列两句中的划线词都有词类活用情况,请写出意思。

①冠雄鸡________②子路后儒服委质________(3)下面的词语曾在课内出现,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

①好勇力________②顾勃然不堪曰________(4)用“/”给文章划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5)阅读上面三篇文章,根据你的理解,结合画线句用现代汉语补全下面内容。

①【甲】文:友人极为生气地说:“________”。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了您还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②【乙】文:孔子遭到子路的欺凌,他________。

③【丙】文:顾辟疆愤怒地说:“________。

失去了这两方面,这种人是不值得一提的伧父罢了!”(6)上述三篇文章中的人物面对别人的无礼行为,表现各有不同。

请结合示例对孔子和顾辟疆的表现进行点评。

示例:陈太丘之友人没有按约定时间到来还骂陈太丘,此时元方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据理力争,指出父亲友人不仅无礼而且无信,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见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