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战后初期,建立起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帝国主义的力量也被削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材料一炮轰后的凡尔登(1)图片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发生在什么战争中?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材料二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条约?它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此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虽然《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也明确提出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3)材料三中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的?此次会议是由哪个国家倡议召开的?(4)《九国公约》的签署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帝国主义最终确定了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6)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到了和战败国德国一样的待遇,你有什么感想?材料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印度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
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7)材料四中“ ”应该填什么人物?他领导的这个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3)华盛顿会议。
美国。
(4)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弱国无外交。
(意思相近也可)(7)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图片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二小问:这是一场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的信息可知,材料出自《凡尔赛条约》;第二小问:它是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第三小问:《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3)第一小问:材料三中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的;第二小问:此次会议是由美国倡议召开的。
(4)依据所学可知,《九国公约》的签署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最终确定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依据所学可知,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到了和战败国德国一样的待遇,我的感想是弱国无外交。
(7)依据材料四中“印度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信息可知,应该填写甘地,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2.看下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
A是,B是。
(2)以B为中心形成的军事集团是。
(3)在同盟国集团中,(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最终加入协约国作战。
(4)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带来的后果是导致什么战争爆发?【答案】(1)法国;德国(2)同盟国(3)意大利(4)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争夺霸权,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因此图中A是法国,B是德国。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B国指的是德国,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以德国为中心、再加上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共同组成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集团——三国同盟。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意大利。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为了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因此本题的答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3.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特定的空间里了解史事,才能对史事有准确、全面的理解。
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写出在图甲中交战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②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图乙比图甲中国家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列举该条约中导致欧洲国家的政治版图发生变化的具体内容。
(2)在特定的时间里认识特定空间的史事,才能形成时空观念。
下图丙是根据图甲、乙绘制的时间轴。
写出图丙中A、B所代表的史事。
图丙(3)根据图甲和图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点。
(4)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归纳历史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答案】(1)①同盟国,协约国。
②条约:《凡尔赛条约》。
内容: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2)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3)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参战国家多、特别残酷等。
(有类似三点表述可得分)(4)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形成时空观念,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有类似表述即得分)【解析】【详解】(1)①根据图甲“第一次世界大战”可知,一战的交战双方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战前,伴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激化,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
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了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②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导致图乙比图甲中国家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战后,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规定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2)根据图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一战过程的时间轴,根据A“1914年、导火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遇刺,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根据B“转折点、绞肉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共造成交战双方70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使德军的进攻被遏制,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是一战的转折点。
(3)根据图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内容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大、范围广、参战国家多;根据时间轴“1914-1918”可知,一战时间长;根据“绞肉机”可知,一战特别残酷等。
(4)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可知,历史地图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形成时空观念,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点睛】注意分析材料,掌握一战的相关内容。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了胶州湾沿岸,把山东半岛纳入自已的势力范围。
战时,日本以向德国宣战为由,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
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
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材料二:法国对此次会议没有完全实现其肢解德国、奴役德国的计划不满,为了巩固它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继续釆取削弱德国的政策。
英国则在欧洲大陆上继续推行“均势政策”,在经济上、政治上支持德国,希望以此来削弱法国。
美国不甘心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它留在凡尔赛体系之外,在欧洲扶植德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同日本、英国展开了新的争夺。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材料三: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材料四:从表面上看,一战的结束给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带来的只有胜利。
德意志第二帝国破产了,德国海军任由英国摆布。
此外,大英帝国还取得了德国的大部分海外殖民地,并在国际联盟的授权下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部分领土。
然而获得这些领土的代价却是90万士兵的阵亡,200万士兵的伤残以及国内严重的经济衰退。
战争的花费使英国债务到1918年时增加了10倍,英国成为美国的债务国。
——《图说世界史》现代卷·彩图版(德)克劳斯(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代表参加的是哪一会议?(2)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次会议的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情况?(4)材料三中的“一个公约”指的是什么?(5)根据材料四回答一战对英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巴黎和会(2)五四运动(3)战胜国之间(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存在矛盾(4)《九国公约》(5)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削弱了英国的实力。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代表参加的是巴黎和会。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了会议,称为巴黎和会。
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
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因此材料一中国代表参加的是巴黎和会。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3)依据材料二“法国对此次会议没有完全实现其肢解德国、奴役德国的计划不满,为了巩固它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继续釆取削弱德国的政策。
英国则在欧洲大陆上继续推行“均势政策”,在经济上、政治上支持德国,希望以此来削弱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