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一、绪论二、生成期三、转折期四、全盛期五、成熟期一六、成熟期二七、终结期八、基础知识绪论:园林的定义园林的四要素园林的造景风格园林的功能世界古典园林四个阶段的特征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类(园林基址、园林隶属)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园林特点答案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造园著作:无造园种类:皇家园林(主流)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商周:沙丘苑台、灵池,灵囿,灵台春秋战国:章华台、姑苏台秦:上林苑、阿房宫、兰池宫、宜春宫、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思想:造园著作:杨衒《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郦道元《水经注》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邺城: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华林园、仙都苑洛阳:芳林园建康:华林园、芳乐苑(南齐)、乐游园私家园林:北方城市:寿里丘、张伦宅园、金谷园(庄园别墅)、潘岳庄园、陶潜的庄园南方私园:玄圃、谢家庄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原理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思想:科举制>隐士回归,地主小农,儒学回归正统,艺术层面上升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大内御园:大兴城(隋未完成)、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北则大内三苑(禁苑)行宫离宫:长安: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洛阳:西苑、上阳宫私家园林:洛阳:归仁里宅园,裴度宅园、履道坊宅园郊野别墅:平泉庄、安乐公主的庄园、浣花溪草堂、衡山别业、庐山草堂、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寺观园林:长安(大兴善寺)【京城内最大】、唐昌观、慈恩寺、元都观、灵隐寺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成熟一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背景:重文轻武,小农经济空前繁荣、儒>力理学、佛>完全汉化的禅宗、绘画顶峰期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与行宫御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公共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东京:大内御苑:艮岳、后苑、延福宫行宫御苑:东京四苑“琼林园、宜春园、玉津园、金明池“临安:大内御苑:后苑行宫御苑:德寿宫私园:洛阳私家园林较多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赵韩王园、大字寺园独建游憩园:独乐园、董氏东园、刘氏园、丛春园、松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文穆园、张氏园、吕以养花为主:归仁园、李氏任丰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江南私家园林以临安为代表,各种文献记载临安私园名字总计约近百处,大部分集中在西湖一带,其余在城内和钱塘江畔。
江南:私园一般于西湖一带,南段园林、中段园林、北段园林北宋建沧浪亭文人园林:(萌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寺观园林:多于宋建成灵隐寺、净慈寺公共园林:浙江楠溪江苍塘金:中都(北京)大宁宫(寿宁宫)西苑(最大、内有琼华岛)卢沟桥中国古典园林成熟二期:元、明、清初(公元1271—1736年)背景:商品经济长足发展,文化艺术纷呈。
造园著作:明王象晋《群芳谱》、清初陈淏子《花镜》、明计成《园冶》、《一家言》李渔、《长物志》文震亨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元明】)、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与市民园林分庭抗礼。
特征小结:出现地方风格,标志成熟时期百花争艳格局的带来重点园林介绍:元代皇家园林:大宁宫基址上增建明代的皇家园林:西苑、御花园(又名“后苑”)、慈宁宫花园清初:大内御苑:兔园、景山、御花园、慈宁宫花园离宫御苑: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江南私家园林:扬州八大园:影园、休园、嘉树园、五亩之园、王洗马园、卞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筱园苏州: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上海:豫园北京私园:万柳堂(廉园)、清华园、勺园寺观园林:香山寺、圆静寺、碧云寺、大承天护圣寺(后为功德寺)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终结期:清末(公元1736-1911年) 背景: 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岭南园林、江南园林、北方园林 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 紫禁城四大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御花园 行宫御苑:静宜园、静明园、南苑离宫御苑: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避暑山庄、清漪园江南私家园林:(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江南一带河湖密布,又有太湖石等造园材料);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但主要集中在扬州和苏州两地。
扬州:(乾隆时期,是扬州园林的黄金时代) ; 片石山房、个园、寄啸山庄、小盘谷、余园、瘦西湖 苏州:(同治以后,江南地区的私家造园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太湖附近的苏州) ; 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海宁:安澜园上海:豫园(保存着江南园林中最大的一座黄石假山)北京私园:北京是北方造园活动的中心。
北京私家造园活动兴盛的原因:一是在明代和清初汲取江南造园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北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问条件,所形成的地方风格已臻于成熟和定型的境地。
二是继康、乾盛世之后,大量官僚、王公贵戚集聚北京,也大兴宅园。
绪论生成期 转折期 全盛期 成熟期一 成熟期二 终结期 基础知识私家园林的类型:王府花园、会馆园林如半亩园,萃锦园岭南园林:岭南泛指我国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古称南岳。
汉代,岭南地区已出现民间的私家园林;清初,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私家造园活动开始兴盛,又逐渐影响及于潮汕、福建和台湾等地。
清中叶以后日趋兴旺,在园林的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峙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1、琐碎知识2、各时期总结3、重点园林介绍城市:人类文明的产物,依据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物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环境>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相对隔离。
园林:在一定地段,利用改造天然地貌或人为开辟,结合植物栽植与建筑布置,构成一个供人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代替大自然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
园林四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风格:规整式、自然式园林的功能:生产、狩猎、游玩(游山玩水)、观赏、休憩、祭祀世界园林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顺从自然>亲和关系,特点:生产作用,共同管理、共同享受,主观实用、客观观赏功能第二阶段:理性适应,园林产生,风格: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
特点:1、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2、封闭、内向型3、视觉景观美、精神陶冶为目的,非社会4、由工匠、文人、艺术家制造第三阶段:资源掠夺,特点:1、出现向外开放的公共公园2、转换为开放的外向型3、具有了环境效率与社会效益4、由现代的职业造园师设计完成。
第四阶段:共生关系,确立生态园林目标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园林:关于园林相关文字的出现及“瑶池”与“悬圃”的神话欧洲园林:《圣经》中的“伊甸园”伊斯兰园林: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醇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按基址分: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限制因素少,艺术含量高。
0.5-3公顷。
人工山水园乃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
自然山水园(山水园、山地园、水景园):局部或整体用园使用。
按隶属关系:皇家园林(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私家园林(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寺观园林(附属园林及寺观内绿化环境)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皇家园林为主流]、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私家园林异军突起,寺观园林开始兴起]{初步确立园林美学思想} 、全盛期隋唐(公元589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魏晋南北朝之后皇家园林分:大内御苑(相当于皇家的私家园林)离宫御苑(长期居住,处理朝政)行宫御苑(偶游憩或断驻足等)——960年)[所有的风格特征已形成]、成熟一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成熟二期元、明、清初(公元1271—1736年)、终结期清末(公元1736-1911年)中国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3、诗画情趣4、意境蕴含奥姆斯特德作品: 纽约中央公园/ 费城斐蒙公园/ 布鲁克林前景公园/ 波士顿公园林荫路系统/ 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园林绿化/ 芝加哥世博会复道:上面封闭,下面开启,共两层甬道:穿宫苑区,两侧加筑墙垣。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魏:杨衒《洛阳伽蓝记》佛学于宋代完全汉化四大发明于宋朝完成北京西湖十景:泉液流珠、湖水铺玉、平沙落雁、浅涧立鹤、葭白摇风、莲红坠雨、秋波登碧、月浪流光、洞积春云、壁翻晓照明代皇帝多信奉道教。
魏晋南北朝后的皇家造园在一定程度上面受风水学说的影响。
乾隆后期造园风格:总体布局比较灵活,虽非均匀对称,但亦主次分明,中轴线突出>突出宫廷的严谨性。
即后称的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
(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特征总结:生成期总结:1、生成期持续时间长,发展缓慢;2、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主流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在模仿皇园);3、功能由早期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后期游憩、观赏为主;4、建筑物稀疏,未与三要素有密切关系;规划粗放;5、虽本于自然,但未高于自然;6、园林内审美经营出于低级水平,造园活动并未完全到达艺术创作水平。
转折期:1、与生成期相比:规模由大变小;造景由神秘色彩转为自然气氛;创作手法由写实转为写意与写实相结合2、再现自然→表现自然3、设计由粗放变为细致4、游赏成为主导或唯一功能5、建筑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联系密切6、宫纳入都城规划中7、造园活动完全升华至创作全盛期总结:1、皇家园林“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三类型的形成;园林规模宏大;艺术审美方面提升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上代有升华,刻画典型性格及细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