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吉隆中学吕伟新
【设计思想】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钢直尺、小凳子盒、砝码盒、棉花、气球、小桌等。
【教学过程】
对照图分析它们各自是需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主要是通过改变什么量来实现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
结合图示分析书中事例。
明确增大压强要减小受力面积;反之要增大受力面积。
结合学生提出的例子,教师再提出一些实例(如订书机),一起分析分别是通过改变哪些量来实现目的的。
举出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
如:菜刀、图钉、滑雪板等等。
和教师一起逐一分析。
带领学生讨论“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2题。
针对第二题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改变压强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1)建立起正确的压强概念;
(2)理解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估算;
(3)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控制压强。
课堂小测:
1、关于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
B. 压力越小,压强不一定越小;
C.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D. 压力一定时,受力
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2、一块砖,先后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
如图三中的甲、乙、丙所示,哪种放法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
A、平放
B、侧放
C、立放
D、三种放法砖对地面的压强一样大
3、关于压力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压力是由于物体的重力而产生的,所以方向是竖直向下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D、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某同学穿钉鞋赛跑时,脚对钉鞋的压强为P1,钉鞋对跑道的压强为P2,则()
A. P1<P2;
B. P1>P2;
C. P1=P2
D. 无法比较。
5.一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桌面的压强P2是()
A. P/2
B. P
C. 2P
D. 4P
6.坐在沙发或软椅比坐硬凳要舒服,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人坐在沙发或软椅上时()
A、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了
B、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减小了
C、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变
D、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