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学实验专题训练1.当温度降低到—定值时,某些物质的电阻值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如果能够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材料,那么下列家用电器可大大提高效率的是:( )A.电风扇 B.微波炉 C.电饭锅 D.白炽灯2.现有图9所示的实验器材,其中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额定功率是0.8瓦.要求开关控制电路,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灯泡的电阻和电压;用滑动变阻器调节通过灯泡的电流,且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电流变大.(1)按上述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成实验电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请在图(b)中标出这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R甲大于于R乙,通电一段时间后,甲瓶玻璃管中的煤油上升得比乙高。
该现象能够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电压 B.电流 C.电阻 D.通电时间4.小明为了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找来了如下器材:12V的电源,开关,一段电炉丝,粗细、长短与电炉丝相同的铜导线,蜡和导线若干。
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把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在电炉丝和铜导线上分别滴上几滴熔化的蜡。
如图3-3所示,等蜡凝固后,合上开关,过一会儿,发现电炉丝上的蜡熔化了,而铜导线上蜡没有熔化。
(1)他的这个简单实验能不能用来探究电流的热效应?(2)他把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什么?(3)电炉丝上的蜡能熔化,而铜导线上的蜡没熔化,则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5.实验桌上备有电流表一只 (量程为0.6A和3A),电压表一只(量程为3V和15V),电源—组 (6V),额定电压为3.8V灯炮一只,其灯丝电阻约20Ω,“10Ω1.5A"和"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若用以上器材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1)为组成实验电路除以上器材,还需要 1只,导线至少根,实验中,电流表应使用______A的量程;电压表应使用_____V 的量程。
根据实验要求,他应选择规格为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若闭合开关之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在零刻度线左侧,解决的办法是。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中未连接的部分连接好,使它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3) 上表是四位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现象,请你分别写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具体原因。
(4) 当闭合开关时电路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的现象(见下表)请你参考下列选项,把表中空白部分补充完整(只要填选取的选项代号)A.可能是灯丝断了 B.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C.可能是变阻器开路D、可能是变阻器短路(5)实验时,小梅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三组小灯泡电压、电流数据,算出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请你指出小梅做法的错误之处:(6)假如电压表0—15V量程已损坏,小刚仍想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将小刚设计的电路图画在右面的方框内。
按小刚新设计的电路图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达到 V,小灯炮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9所示,则小灯炮的额定功率是 W。
(7)在“伏安法测电阻”和“测小灯泡功率”两个实验中。
都需要测出三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前者的目的_________ ;后者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小明同学想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一段电阻丝R的电阻,他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20甲所示。
请你接着完成下列步骤:(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画完整.(2)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0乙所示,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是A,电阻丝的电阻为Ω.(3)完成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认为实验就完成了,小亮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够可靠.原因是。
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你认为接下去他们的具体操作应是(4)不改变上面连好的电路,用它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5) 若将上面实验中的定值电阻R换成小灯泡,在多次测电阻的过程中,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增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6)小芳在实验中,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增大。
经检查所用器材均完好。
你认为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7.瑞瑞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为此,瑞瑞同学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灯泡L1、L2和其它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1)按如图3-1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 、bc 、ac 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与论证(1)在物理学中,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
(2)分析瑞瑞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与他的猜想 (填“相符”或“不相符”)。
评估: 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1) ; (2) 。
9.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我们使用了如图128所示的电路图,使用的器材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和导线.(1)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要进行下列几项主要操作: A.闭合开关 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C.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D.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E.断开开关,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的功率请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将上述各项操作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实验步骤: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图128 图129(2)如图129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是B、C两接线柱连入电路中时,要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应将滑片P滑到_________端.(填“左”或“右”)10.如图123甲所示是一个密封盒,盒内是由2个电阻和一些导线组成的电路,电路与盒外的a、b、c、d四个接线柱相连,而接线柱b、c在盒内已用导线相连.某活动小组欲探究盒内两电阻的阻值和电路结构,他们探究用的器材是:能输出稳定电压的电池组,量程是0~0.6安的电流表,阻值为5欧的定值电阻R以及若干导线,并组成图乙虚线框内所示的探测电路,图123乙中m、n是从探测电路引出的两根导线.图123探测时,他们首先将m与n直接连接,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0.6安,接下去操作程序、方法和所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123甲的盒子内画出盒内的电路图,并标出电阻的阻值.11.在图 15 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 S 灯 L 不亮,电压表 V 有示数。
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除灯 L和电阻 R 外,其余元件均完好。
(1) 请判断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将两种可能填写完整)(2) 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图 15 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 S,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
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故障是_ ;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故障是。
(3) 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华同学将图 15 中的电压表 V 正确并联在灯 L 两端,请判断他能否查找出电路的故障,并说明理由。
12.在探究导体的导电能力与材料关系的实验时,某小组的同学选取了导电能力不受温度影响的材料甲和乙,它们的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分别测出了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它们两端的电压.记录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实验中,通过材料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比..........值.I U 都相等,材料乙的比值也相等.同学们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I U 做“G ”。
(1)“G ”值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________.如果把材料乙均匀拉长,其“G ”值将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2)进一步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与“G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从材料甲、乙中选择一种做输电用的导线,你建议应该选择材料__________.13.小明家的插座由于使用次数过多,造成与插头接触不良,使接触处电阻变大.在使用这个插座时,小明发现插头处很热,而与插头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他的猜想是:在这种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从实验室找来一段阻值较大的电阻丝R1、一段阻值较小的电阻丝R2、相同的烧瓶和温度计各两个、足够多的煤油、新干电池和导线若干,进行了实验。
(1) 他在两个烧瓶中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按图甲和乙组成两个电路,保证通电时间相同,通过观察来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大小。
(2) 他发现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多,这与他的猜想不一致,原因是。
(3) 利用以上器材,改进实验电路,可以验证小明的猜想.请你在上面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4) 小明买来新的三孔插座,在更换插座时,他发现自己家的老式楼房里没有安装地线.小明认为,零线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把图中A孔与B 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将A孔接地了.如果按小明的说法连接,当C点出现断路时,将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接入插座后,带来的安全隐患是.(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 用电器开关闭合时,外壳会带电,人接触外壳易触电B. 用电器开关闭合时,会短路,造成电流过大,引起火灾C. 无论用电器开关是否闭合,外壳都会带电,人接触外壳易触电D. 用电器外壳无法接地,当用电器绝缘部分破损或潮湿时,外壳才带电,人接触外壳易触电14.小明和小芳在做“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不慎把电路中的一个灯泡打碎了。
此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小灯泡几乎不发光,可与其串联的另一个灯泡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更亮了。
他们对此分别提出了问题。
小明提出的问题:玻璃打碎以后,小灯泡仍有电流通过,灯丝却几乎不发光,那么玻璃外壳究竟起什么作用呢?小芳提出的问题:打碎玻璃的小灯泡几乎不发光,可与其串联的另一个灯泡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更亮了,那么打碎玻璃的小灯泡的电阻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2)针对小芳提出的问题,请你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一种验证你猜想的实验方案,并说明根据你实验收集的证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的实验中,有以下器材:两只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源及导线灯泡的亮度和电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步骤2中的空白处补填适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