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优秀课件

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优秀课件


(三)气压
• 一般情况变化不大。 • 气压增加往往影响大气污染物的 浓度,而气压降低可以因降低氧分压 而增加CO的毒性。
二、季节或昼夜节律
生物体的许多功能活动常有周期 性的波动。如24h的(昼夜节律)或更 长周期(季节节律)的波动。
化学物的毒性因给药时间或季节不同而异
原因
➢ 昼夜节律受体内某种调节因素所控制;
❖ 气象条件
❖ 季节或昼夜节律
气象条件
(一)温度
环境温度的改变可引起不同程度 的生理、生化系统和内环境稳定系统 的改变,如改变通气、循环、体液、 中间代谢等并影响化学物的吸收、代 谢、毒性。
具体表现
1、 高温会引起动物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循环和呼 吸加快,胃液分泌减少,出汗增多,尿量减少。使经皮和 经呼吸道吸收的化学物吸收增加;经胃肠道吸收减少,随 汗液排出增加,经尿液排出减少。
具体内容
❖ 化学因素 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不纯物和
化学物的稳定性
❖ 机体因素 物种、个体间遗传学差异、基因
多态性,环境基因组计划,个体因素对毒性 易感性的影响。
❖ 环境因素 温度、气湿、气压 ❖ 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非交互作用(独立作用、
相加作用)和交互作用(加强作用、协同作 用和拮抗作用)
环境因素
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优秀课件
一般毒性作用(general toxicity)
定义:
指外来化学物在一定剂量、一定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 下对机体产生的综合毒效应。
分类:
一般毒性作用根据接触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相应的试验称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 毒性试验。
了解影响、光照、温 度等调节; ➢ 与肝谷胱甘肽浓度的节律有关,而谷胱 甘肽浓度的昼夜节律又与喂饲活动有关;
➢ 季节差异与动物冬眠反应或不同地理区 域的气候有关。
2、实验表明 58种化合物在不同环境温度(8℃、
26℃和36℃)下对于大鼠LD50的影响如下:
• 55种化合物在36℃高温环境下毒性最大,26℃环境下 毒性最小; • 引起代谢增高的毒物如五氯酚,2,4-二硝基酚在8℃毒 性最低; • 引起体温下降的毒物如氯丙嗪在8℃时毒性最高。
(二)气湿
高气湿可造成冬季易散热,夏季不易 散热,增加机体体温调节的负荷。高气湿 伴高温可因汗液蒸发减少,使皮肤角质层 的水合作用增加,进一步增加经皮吸收的 化学物的吸收速度,并因化学物易粘附于 皮肤表面而延长接触时间。
研究方案和评价化学毒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 意义。
1、在评价化学物毒性时,可设法加以控制 以避免其干扰,使实验结果 更准确,重复性 更好。
2、人类接触化学物毒性时,这些因素 并 不能控制,因此,以动物实验结果外推人时, 特别在制定预防措施时,都应予以注意。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 化学物因素; ➢ 机体因素; ➢ 环境条件; ➢ 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