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pptppt课件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pptppt课件
瘤与肾癌有关,吸烟与恶性肿瘤有关; 放射源、激素、病毒、化学制品等。
病理:多数肾癌起源于近端肾曲管,少
数起源于集合小管或肾直小管。可发生
在肾脏的任何部位,一般以两极多见。
常有出血、坏死、囊变,有的可产生钙
化,周围可有假包膜。
-
20
肾癌类型: 肾癌分为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
混合型及肉样癌四种,以肉样癌预后最 差。
转移:①局部浸润;②淋巴转移;③血 行转移
-
21
影像诊断:
1.平片:①肾影增大,肾轮廓局部扩大, 密度增高,边缘可不规整;②病灶内有 时可见钙化影。
2.IVU:①一个或多个肾盏受压及拉长, 边缘规整或不规整;②肾盏末端变小或 破坏;③有时见多个肾盏颈部拉长、变 形呈“蜘蛛腿”样改变。
-
22
-
23
多囊肾为先天性、双侧性,并可合并多 囊肝、胰或脾,分婴儿型及成人型两种 ,婴儿型多数于出生后不久即夭折。
影像诊断:
1.平片:
两侧肾影明显增大,轮廓呈波浪状。
-
6
2.IVU: ①肾功能明显减退,显影淡薄或不显影 而作逆行造影;②肾盏缩短、消失,受 压、移位或拉长,肾盂亦受压变形。亦 可表现为肾盏分散,颈部延长呈“蜘蛛 腿”样改变。
-
13
影像诊断:
1.CT:
①平扫:单侧或双侧软组织及脂肪密度的 多房、分隔的肿块,边界清楚,当肿块 大时,压迫肾盂肾盏变形、移位。
②CT值测量:可有脂肪的CT值。
③增强扫描:软组织成分强化,而脂肪成 分无强化。
-
14
-
15
-
16
-
17
鉴别诊断:主要与脂肪瘤或分化良好的 脂肪肉瘤相鉴别:
①脂肪瘤:可分隔,但无软组织密度块, 增强后无强化。
-
24
-
25
-
26
3.肾动脉造影:病理性网织状肿瘤血管或 血管中断。
4.CT:①肾实质内低密度、等密度或稍高 密度灶; ②坏死、囊变后低密度灶内有 更低密度区; ③局部轮廓隆起,晚期可 致全肾增大,分叶状改变; ④肾盂肾盏 受压、移位或受侵蚀;⑤肿块内可出现 不规则的钙化灶。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鉴别诊断:
1.驼峰样:驼峰肾可致肾轮廓隆突,但CT 平扫及增强其密度与肾实质相一致。
2.炎性假瘤(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①该 病约80%有广泛的肾周围炎而致肾周筋 膜增厚,腰大肌增厚;②本瘤有尿路结 石和尿路感染史。
3.与肾肉瘤、成人肾母细胞瘤、转移瘤等 鉴别较困难,有时需作穿刺活检。
-
2
肾脏肿块的分类
肿瘤类型 肾细胞性 胚胎性 移动上皮
良性 腺瘤
乳头状瘤
结缔组织性 错构瘤、血管 瘤、脂肪瘤、 纤维瘤
淋巴源性
-
恶性 肾细胞癌 肾母细胞瘤 移行上皮癌 鳞癌 血管肉瘤 脂肪肉瘤 纤维肉瘤 恶性淋巴瘤
3
一、肾脏囊性病变
(一)肾囊肿(renal simple cysts)
多见于中老年人 影像诊断: 1.平片:肾脏软组织块影,边缘光滑,肾外 形局限性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如囊肿壁 发生钙化,表现为弧形条状高密度影。 2.IVU: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但肾盏末端完整 ;或肾盂肾盏变平、拉长、扩大、移位。 典型者呈明显拉长、变细呈弧形改变。
-
44
3.CT:
①盂内型:平扫——软组织块影充填于肾 盂肾门区,伴有肾盂积水;增强——肾 盂内对比剂充填后显示充盈缺损表现。
-
4
3.CT: ①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光滑锐利; ②病灶和肾实质界线清楚;③囊内均匀 一致低密度;④增强后无强化;⑤发生 在肾皮质边缘的肾囊肿呈局限性向肾轮 廓外圆形突出。
4.MRI:
①T1WI呈圆形低信号,边界清楚; ② T2WI呈均匀性高信号; ③增强后无强 化。
-
5
(二)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
-
8
-
9
-
10
-
11
-
12
二、肾脏良性占位病变
肾错构瘤,也称血管肌肉脂肪瘤 (angiomyolipoma),为一种少见的良性 肿瘤,系由不同比例的平滑肌、血管、 脂肪构成,患者可合并结节性硬化,因 此临床可出现皮脂腺瘤、发作性抽搐、 计算力低下三大特点。同时可因肿瘤内 出血及肾周出血而致血尿、腰痛、包块 三大症状。
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
-
1
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
肾脏病变包括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肾脏肿瘤并不多见,作者曾在全国38所医 院尸检统计中989例癌肿中肾癌占0.7%, 中国医科院收集27149例恶性肿瘤中,肾 癌占0.4%,肾盂癌更少见,仅5例。国外 报道,肾癌在各种癌肿中占1.3%。就肾脏 肿瘤而言,恶性者居多,约占80%以上。
3.CT:
双肾增大,轮廓呈分叶状,肾盂肾盏受 挤压;肾实质内多数囊状低密度灶,无 强化;但囊肿间肾实质可增强。
-
7
鉴别诊断:
1.普通X线:主要与肾胚胎瘤鉴别。胚胎 瘤常为单侧,肾盂肾盏受压较多囊肾为 轻。
2.CT:①肾积水:可发现梗阻平面及原因 ,如结石;增强扫描扩大的肾盂肾盏内 有对比剂充填。②肾结核:囊内或囊壁 常有钙化灶。③肾脓肿:病灶内可有气 体,可穿破包膜形成肾周脓肿,肾周筋 膜增厚,脓肿壁可环行强化。
Robon分期增高,其细胞核分级相
应增高,DNA含量增高,其恶性变亦增
高,预后差。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二)肾盂癌(pelvic carcinoma)
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可沿尿路播散 ,仅少数来自鳞状上皮细胞癌。 影像诊断: 1.平片:多无阳性发现。 2.IVU:肾பைடு நூலகம்肾盏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
33
肾癌的临床分期与细胞核病理分级及 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关系。
根据Robon 1969年提出的肾癌分
期被广泛采用,其目的是为临床制定治 疗方案和评估其预后。共分为四期。
Ⅰ期:病灶位于肾实质内,肾包膜完整 ;Ⅱ期:病变累及肾周间隙、肾周脂肪 、肾上腺,但未突破肾周筋膜;Ⅲ期: 局部淋巴结转移,肾静脉、下腔静脉癌 栓形成;Ⅳ期:邻近器官受累及远处转 移。
②分化不良的脂肪肉瘤:其CT表现有恶 性肿瘤的共性——侵蚀性。
③肾癌:具有恶性病变特征:侵蚀性,边 界不清;坏死囊变;少数(约10%)可有 钙化灶,可伴静脉内栓塞或淋巴结转移 等。
-
18
-
19
三、肾脏恶性占位病变
(一)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
病因:尚不完全明R了C。C有) 作者认为肾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