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吊桥施工方案

吊桥施工方案

吊桥施工方案隆务峡吊桥施工组织设计二00七年五月十七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2)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一、工程概况 (3)二、工程特点 (3)三、工程重点及难点 (4)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一、测量与放线 (5)二、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6)三、防锈体系施工 (25)四、吊桥的防护涂装 (25)第四章施工目标及措施 (28)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8)二、工期保证措施 (32)三、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安全生产措施 (33)四、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 (35)五、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6)六、施工成本目标及降低成本措施 (38)第五章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40)第一章编制说明根据现场的实地踏勘,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公路、桥梁等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依据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机械装备和管理等综合水平编制,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遵循合同要求,进一步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实施.一、编制依据1、隆务峡吊桥工程施工图纸。

2、行业的现行有关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验收统一标准。

3、现行国家和青海关于建设工程的文件、规范、规定、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

4、吊桥是凭借柔性的缆而使桥具有刚性,吊桥的大缆不会失稳, 省去了支撑,拉应力均布于缆的截面,使吊桥的材-料强度充分利用。

二、编制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国家颁布的《公路、桥梁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编制。

2 、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3、“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4、《悬索桥、吊桥设计规范》进行编制。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黄南州隆务峡处,该桥为单跨23m钢缆绳吊桥,设计宽度 1.3m,基础桥墩为钢筋砼,桥身梁为槽钢梁布置,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桥面布置:1m(护拦),与路线交角为110度。

2、本工程施工包括:钢筋砼基础;槽钢梁等下部构造;木板制作安装等上部构造及防撞栏、桥面铺装、锥坡、护坡等附属设施。

3、本工程主要工程量:两个钢筋砼池壁;分别为墩柱直径按墩高和受力情况采用 3.0m,一边两个砼柱为支撑,钢丝绳为主缆绳,柱边有副缆绳斜拉。

上部结构采用槽钢为主次梁结构布置。

二、工程特点1、本工程吊桥工程,施工工艺齐全,技术要求高。

2、本标段含两座吊桥,施工工艺较相近,展开多个工做面并行施工时,易造成相同机械配置紧张。

3、本地区海拔较高,对施工影响较大。

三、工程重点及难点1、本工程为吊桥,对于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

2、本标段并行施工面多,施工工艺相近,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之一。

3、确保工程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施工质量措施(1)吊桥施工既是本标段的施工重点,也是难点,为确保本标吊桥的施工质量,所用的材质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及文件的要求。

(2)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对本标段的所有资源(特别是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调配,实行动态管理。

(3)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按照ISO9002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

项目经理部下设安质部专职管理全标段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

(4)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度,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设好护桩。

施工测量放线反复校核,所有控制网点在施工中每15 要进行复测,一旦出现偏差及时进行修正恢复。

(5)加强对外协调工作,制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预先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有应对措施。

(6)本标段特殊部位施工,组织制定针对性强的技术方案,确保特殊部位的施工质量。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测量与放线1. 控制网(1)平面控制网复测包括基线复测、角度复测、成果复算、对比等。

复测时尽可能保持原测网的图形。

基线可只复测一条,并以复测结果为准。

当复测结果与原测相差较大,则在原起算点坐标不变的情况下,重新计算控制网的坐标,并据以重新编算施工交会用表。

若在限差之内可按原测值使用,否则应提高检测等级,扩大检测范围,如仍超限则采用新的观测成果。

(2)水准控制网复测按原测路线、原测等级进行。

跨河水准与两岸水准测量独立进行。

跨河水准复测以原跨河水准测量路线中的一条作为复测路线,单线过河。

两岸水准点仍用原测点,当所测高差变化较小可用原测高程值。

否则应重测跨河水准一次,并以原引测的国家水准点或其他已知水准点进行联测,重新计算并核定最后采用的高程值。

两岸其他水准点则分别进行复测,其观测精度与原测相同。

2.桥梁墩、台定位测设前将所使用的棱镜参数和当时的气象参数——温度和气压输入仪器,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修正。

测设时将仪器置于桥轴线的一个控制桩上,瞄准另一控制桩,此时望远镜所指方向为桥轴线方向。

在此方向上移动棱镜,通过测距以定出各墩、台中心。

如在桥轴线控制桩上测设遇有障碍,可将仪器置于任何一个控制点上,利用墩、台中心坐标进行测设。

为确保测设点位的准确,测后将仪器迁至另一控制点上再测设一次进行校核。

3.桥墩、台纵、横轴线的测设墩、台的纵轴线与横轴线垂直,测纵轴线时,墩台中心点上安置经纬仪,以桥轴线方向为准测设90°角,即为纵轴线方向。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恢复墩、台的纵横轴线的位置,因此需要用桩标志将其准确标定在地面上(护桩)。

为消除仪器轴系误差的影响,用盘左、盘右测设两次而取其平均位置。

在设出的轴线方向上,于桥轴线两侧各设置2~3 个护桩。

这样在个别护桩丢失、损坏后能及时恢复,并在墩台施工到一定高度影响到两侧护桩的通视时,能利用同一侧的护桩恢复轴线。

护桩的位置选在离开施工场地一段距离,通视良好,地质稳定之处。

位于水中的桥墩,不能安置仪器,可在初步定出的墩位处围堰,然后用全站仪测设墩位并设置轴线。

(极坐标法定位)二、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顺序:放线→人工挖基槽、坑→清槽→验槽、处理→混凝土基础→墩身施工→槽钢梁安装→钢丝绳缆绳施工→桥面铺装→零星工程。

(二)、施工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三方面:1、做好组织准备工作,建立健全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与有关单位及个人签订协议。

2、在施工前将建筑材料、施工器具、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临时道路及供水、供电、通信生活福利设施等筹备充分,做到进场水通、电通、路通,材料齐全,人员充足。

3、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设计文件的核对,认真研究施工图中各个节点的施工方法,在施工现场和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施工放样。

(三)、围堰设置与施工本工程因设计无明确规定,故围堰暂按现场情况临时确定。

该工程属无通航要求之内河,河面宽约25m,现水深约2~3m,为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本工程宜采用全围堰方案施工,为保障施工期间的水系畅通,宜在河岸独挖一临时导水渠,排水渠宽3m,深2m。

1、围堰施工:用挖掘机装粘土在上、下游各筑一道围堰,上围堰顶宽4m,下围堰顶宽3m,围堰内外各打一排木桩,采用Φ15~20长7m圆木桩,桩的入土深度不小于 2.5m,桩间距为0.7m,木桩依围堰一侧用竹笆封闭,以防土的流失,其顶部宜高出水面2~3m,桩设好后须用8#铁丝或Φ6钢筋连结,以保证其整体性。

2、排水清淤:围堰筑好后即用泥浆泵排水并表淤,淤泥暂排放于路基范围内,经沉淀后用挖土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往业主指定之弃土场。

3、清淤完成后,在桩基位置进行回填,回填后桩基顶面提高两米为宜,回填采用粘土,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该土质最大密实度的最佳状态,其平面应能保证桩机的正常工作要求。

4、安全措施:该围堰应安排专人对大堤进行日常检查,遇雨水位变高,应及时排除围堰内积水,并及时根据水位上涨情况,加高围堰以确保两墩在汛期到来之前出水面。

5、清除之淤泥及钻机工作时所排泥浆,须先行堆集于路基范围内,待沉淀后用挖土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以防造成污染,影响环境。

(四)墩台施工1、施工工艺桩基检查合格后即可施工承台、桥墩。

桥墩施工分钢筋制作绑扎、模板加工安装、混凝土拌合浇注等三道主要工序。

钢筋采用集中加工,现场人工绑扎和焊接;模板采用定制半圆整体钢模板,每节2m 长,模板表面要涂脱模剂,以增加混凝土外观;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输送车运抵现场,并通过料斗由吊车提升倒入;混凝土在浇注前应将模板内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浇注时应按水平分层次进行,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超过45cm,用其他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混凝土落入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要均匀,持续振捣时间要恰当,既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以免出现混凝土离析或振捣不密实的现象。

为使随后施工的盖梁托架安装固定方便,在施工墩柱时要在拟定位置予埋相应临时铁件。

(3)桥梁、台定位测设前将所使用的棱镜参数和当时的气象参数——温度和气压输入仪器,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修正。

测设时将仪器置于桥轴线的一个控制桩上,瞄准另一控制桩,此时望远镜所指方向为桥轴线方向。

在此方向上移动棱镜,通过测距以定出各墩台中心。

(4)桥、台纵、横轴线的测设桥、台的纵轴线与横轴线垂直,测纵轴线时,台中心点上安置经纬仪,以桥轴线方向为准测设90°角,即为纵轴线方向。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恢复、台的纵横轴线的位置,因此需要用桩标志将其准确标定在地面上(护桩)。

为消除仪器轴系误差的影响,用盘左、盘右测设两次而取其平均位置。

在设出的轴线方向上,于桥轴线两侧各设置2~3 个护桩。

这样在个别护桩丢失、损坏后能及时恢复,并在台施工到一定高度影响到两侧护桩的通视时,能利用同一侧的护桩恢复轴线。

护桩的位置选在离开施工场地一段距离,通视良好,地质稳定之处。

2、墩台(池壁)施工(1)基础工程施工根据基础平面图以及基础结构形式,本工程采用大开挖箱形基础。

土方开挖前,对引进本工程的水准点、控制桩进行复核,同时钉好龙门桩,根据放坡坡度,撒好大开挖开挖灰线,灰线放好后及时通知甲方、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挖土。

(2)土方放坡:A、本工程桥身±0.00。

基础埋深为3.00、挖土深度约为3.00左右。

B、根据上述情况,本工程基坑边坡采用1:0.33 (3)挖土方:A、本工程土方开挖前,应进行土方平衡。

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人工修整。

B、当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200mm时,应用水准仪进行基坑找平、并钉好水平控制桩后,采用人工修整基底。

C、本工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挖出土方,短驳运输堆放在甲方指定地点。

(4)挖土方施工注意事项:A、水准点和轴线控制桩必须妥善保护,必要时应用砼坞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