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TWP干扰处理思路

RTWP干扰处理思路

wangyuan072的答案( 采纳时间: 09-06-05 01:01 )答:1、WCDMA系统上行干扰根据3G PP协议的规定,NodeB都有检测RTWP(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功能,NodeB 的RTWP测量功能是我们发现WCDMA上行干扰一个重要手段。

要讨论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首先需要清楚RTWP的概念,下面对RTWP在空载和有负载情况下进行分析。

在空载情况下,由于热噪声的频谱密度为:-174dBm/Hz,在WCDMA的3.84MHz带宽内底噪约为-108dBm/3.84MHz;所以在空载下如果WCDMA系统上行没有受到干扰,假设基站的噪声系数为2.5dB,则RTWP正常值为-105.5dBm/3.84MHz。

在上行有负载情况下,假设上行Interference Margin为3dB(在上行为50%负载情况下),如果WCDMA 系统上行没有受到干扰,假设基站的噪声系数为2.5dB,则RTWP正常值为-102.5dBm/3.84MHz。

华为公司相关后台软件能够实时跟踪并以图形的形式显示RTWP数据,也可以把跟踪的数据文件通过华为公司自己开发的相关软件进行图形化显示。

图1是图形化显示的RTWP跟踪结果,在图1中红色代表这个小区对应的主集,蓝色代表这个小区对应的分集,横坐标表示一天的时间,单位为小时,纵坐标表示RTWP值,单位为dBm。

从图1可以看出,图1中左边的小区没有受到干扰,右边的小区受到比较强的干扰。

图1 两个小区的RTWP跟踪结果2.2 WCDMA系统上行主要干扰的分类WCDMA系统上行异常干扰可以分为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引起的干扰,本文把系统内部因素引起的干扰称为内部干扰,系统外部因素引起的干扰称为外部干扰。

根据华为公司WCDMA系统商用网络的干扰定位经验,系统内部干扰可能是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引起的,如天馈、连接器和负载等接头引起的干扰,也可能是由于天线、连接器和负载等器件本身的质量问题引起的干扰;系统外部干扰主要指外界的干扰源引起或外界干扰源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后引起的干扰,根据华为公司WCDMA系统商用网络的干扰定位经验,外部干扰源可能是已存在的2G系统、直放站、手机干扰器、微波传输设备和非法使用WCDMA系统工作频段的发射设备等引起的干扰。

在实际商用网络中,某个WCDMA基站受到的干扰可能即有内部干扰又有外部干扰,在具体定位干扰源时需要根据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的定位方法分别进行定位。

2.3 WCDMA系统上行干扰的定位根据华为公司对多个WCDMA商用网络的干扰定位经验,给出某个WCDMA基站干扰的定位流程如图2。

WCDMA上行干扰发现手段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跟踪的RTWP结果来进行判断,在发现某个基站的某个小区有干扰时,为了尽快定位干扰,需要对这个小区进行一段时间的RTWP跟踪,跟踪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干扰问题的定位。

同时这个小区所在基站的其他小区的RTWP也需要进行跟踪,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小区对应基站的周围基站RTWP也需要同时跟踪,具体需要跟踪RTWP的小区和跟踪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

在跟踪完RTWP后,根据RTWP结果判断这个小区的干扰是否需要进行处理,如果需要处理,则分别按照外部和内部干扰定位方法进行定位。

外部干扰定位通过专业测试仪器,利用定点和路测以及相关小区RTWP的关联分析法,逐步确定出外部干扰源;对于内部干扰定位通过对天馈部分的检查和测试,最终确定干扰原因。

图2 某个WCDMA基站的干扰定位3.WCDMA系统商用网络上行干扰案例分析通过本文2.2节分析可知,引起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原因很多,本章根据华为公司在WCDMA系统商用网络的干扰定位经验,主要讨论2G系统、直放站和手机干扰器对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案例。

3.1 2G系统对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案例在移动通信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今天,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新的移动网络运营商日益发展,射频资源日趋紧张,原有的专用无线电系统占用现有频率资源、不同运营商网络配置不当、发信机自身设置问题、小区重叠、环境、电磁兼容以及有意干扰,都是移动通信网络射频干扰产生的原因。

在此背景下,由于2G与3G共存在一定时期内是无法避免的,所以3G 网络必然面临2G 网络的干扰问题。

华为公司在A国WCDMA商用网络建成后,通过跟踪RTWP发现部分小区的RTWP异常,其中某个基站的两个受干扰小区RTWP跟踪结果如图3。

图3 受干扰基站的两个小区RTWP跟踪结果通过同时跟踪某一片区域的小区发现RTWP异常小区方向基本相同,具体分布图如图4,其中红色小区表示异常小区,从异常小区分布来看,干扰可能来自同一个方向的外来干扰。

通过干扰定位,发现引起WCDMA系统RTWP异常的干扰源是来自B国的GSM1900和CDMA1900通信系统,测试得到的干扰信号在1930~1940MHz之间的干扰信号频谱如图5所示。

图4 异常小区分布图图5 干扰信号在1930~1940MHz之间的干扰信号频谱如果2G系统对3G系统造成干扰,一般被干扰3G小区的RTWP具有相关性,被干扰3G小区的数量较多,所以2G系统对3G系统一当造成干扰,对3G网络质量影响较大。

为避免2G系统对3G系统造成干扰,在建3G系统时需要充分了解现网中2G系统的特性,针对现网中的2G系统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干扰发生。

3.2 直放站自激对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案例在使用射频直放站时,在下行方向施主天线接收无线信号经直放站放大后由业务天线转发;在上行方向,业务天线接收无线信号经直放站放大后由施主天线转发。

直放站施主天线和业务天线间的耦合损耗称为天线隔离度。

如果直放站增益大于天线隔离度,那么在施主天线->直放站->业务天线->施主天线间形成正反馈回路,信号被不断放大,造成自激,导致直放站无法正常工作。

直放站如果产生自激,有可能影响周围一片小区的RTWP。

图6是华为公司在某商用网络中由于直放站自激造成周围三个基站小区RTWP 同时异常图。

图6 由于直放站的自激引起周围相关的三个基站对应小区RTWP异常图如果直放站自激造成3G网络受到干扰,一般直放站周围的3G小区都会受到干扰,而且周围被干扰的3G小区RTW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为避免直放站造成干扰,除在以后建3G网络时尽量避免使用直放站外,同时在直放站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主天线和业务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3.3 手机干扰器对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案例在国内一些政府机关、保险、安全和军区等部门为了阻止人们使用手机,可能会安装手机干扰器,通常干扰器的频率较宽,而在国外一些信仰宗教的国家,为了在祈祷期间阻止教徒使用手机,在一些清真寺内也会安装手机干扰器。

华为公司在C国建设WCDMA系统的商用网络过程中,通过跟踪RTWP发现部分基站小区的RTWP 异常,进行干扰定位发现干扰来自基站附近清真寺内的手机干扰器,干扰器在1750~1980MHz之间的干扰信号频谱和引起某个小区的RTWP异常跟踪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手机干扰器的干扰信号频谱和引起相关小区RTWP异常图手机干扰器造成的干扰,一般持续时间长,干扰强度大,对被干扰区域的3G网络质量影响较大。

2、WCDMA系统的下行干扰下行干扰通常是指导频污染,指覆盖地区存在3个以上的小区满足切换条件,由于信号的波动常常出现活动集替换或者最优小区发生变化,通常当活动集综合质量不好(CPICH的EcIo都在-10dB左右波动),容易出现切换失败导致SRB复位,也可能出现TRB复位。

导频污染的定义WCDMA是个自干扰系统,但是过度的干扰也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导频污染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

对于WCDMA系统,简单来说,导频污染就是指某测试点接收的小区导频信号差别不大(都很强或都很弱),而没有主导频。

从测试手机上来看,其表现形式通常是接收的导频功率足够好,但各小区Ec/Io都较弱。

目前大部分WCDMA设备支持的最大激活集数目是3,也就是说,如果不同小区相近的Ec/Io数目超过了3个,就可以看成是对激活集里面3个无线链路的干扰。

若从量化的角度考察导频污染的判决方法,则视算法不同有若干种不同的定义。

各种定义间有细微差别,且视判决门限参数不同,得到的分析结论也稍有差异。

如Aircom公司的仿真软件Asset3g®中,导频污染的定义是:超过导频污染门限,而不在激活集中的所有其他导频称为导频污染。

在中兴通讯推出的网络分析软件ZXPOS® CNA1中,也有若干种导频污染分析算法可供选择。

总的来说,各种判决方法都能给出比较一致的判决趋势,为网络规划和优化给出建议。

导频污染产生的原因总的来说,导频污染的产生是由于网络覆盖设计不够合理所致。

结合大量的网规网优实践经验,中兴通讯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高站的越区覆盖在大众环保意识不断强化的今天,站址的选择越来越困难。

一般情况下,很难在网络规划的地点选择到合适的设备安放点以及合适高度的天线。

另一方面,出于节约投资的考虑,国内外运营商首选的工程建设方案都是2G/3G站点共址。

由于GSM网络对高站的限制没有WCDMA网络那么严格,因此在需要共址建设的站点中,高站比例相当高。

在这种情况下,若网络规划不够合理,高站的出现很容易引起大量的越区覆盖。

如果远处高站的天线导频信号到达测试点的空间链路损耗与近处低站导频信号到达同一测试点的链路损耗相同的话,就很有可能在测试点处造成若干个具有相近Ec/Io的导频污染区。

另外,由于高站的存在,天线的下倾角一般会比较大,这样就会造成天线波束的畸变,覆盖波形向旁瓣方向挤压,造成旁瓣覆盖区域的导频污染。

(2)环形布站由于环形布站,在环形中心的地方就会收到若干个周围的导频信号,而且导频Ec/Io比较接近。

这种布局方式是要尽量避免的,也是站点选择过程中很容易忽略的一条原则。

(3)街道效应、强反射体等原因导致的信号畸变由于WCDMA下行2000M频率附近的传播特性,下行信号的反射能力较强,远处导频信号沿着近似筒状的街道传播,可能会对其它小区的覆盖地方产生干扰。

另外某些楼房、墙面等对信号的反射较强,也会对附近的导频覆盖产生污染。

在站点选择时,也需要注意在大的湖泊、河流附近建站的影响,以免水面反射造成信号传播太远,形成越区覆盖。

导频污染的破坏性分析导频污染的存在,会对网络性能起到消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和分析如下:(1)接入困难,增加呼叫失败概率UE起呼之前,UE一直在做小区重选操作,由于若干Ec/Io相近的导频和重选迟滞的存在,使得UE 不会马上重选到Ec/Io最好的小区中,特别是在UE快速移动的情况下,UE一般是在导频Ec/Io较差的小区中起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