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设计简论
中图分类号:tu201.5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摘要:雨水的回收和利用是新建小区工程的重点项目,它通过将屋面、地表甚至地下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储存,简单处理过后再进行排放使用,实现小区雨水的人工调蓄和分配。
本文针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雨水回收和利用;小区工程;调蓄
abstract: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is the key of the newly built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project, it will through the roof,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are collected storage, simple treatment after discharge, realize rainwater artificial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study the process in detail.
key words: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residential projects; to regulate
一、雨水利用系统简述
建筑小区雨水利用主要是指将天然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重复利用,可用于小区绿化景观用水,卫生间冲洗、小区道路冲洗用水或者消防用水等。
针对不同的用途和水质要求,其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可以大大节省经济成本,为开发商以及
社会谋取福利。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组成包括:汇水面(包括屋面、地面收水口等)、收集系统、初期雨水弃流、雨水储存和调蓄设施、供水系统。
其中,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可参照建筑屋面排水系统设计,地面雨水收集和处理完毕的可利用水,为节约成本,均可按照室外排水重力流管道进行设计。
如果屋面有雨水净化措施,初期弃流雨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取消。
二、雨水储存和调蓄构筑物的设置
雨水的储存和调蓄是雨水利用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汇集雨水资源进行调蓄之后再排放使用。
新建小区中通常将低势绿地或滞留塘等天然景观水体设计为雨水储存和调蓄设施,条件不具备时可建造地下调蓄池。
调蓄池的容积可根据设计降雨过程变化曲线和设计出流量变化曲线来计算确定,并且整个调蓄池储存雨水量要满足在12
小时内排空,但出水管管径不能超过市政管道能力。
1.低势绿地
低势绿地是指低于周围路面的小区绿化地段,它可以兼有调蓄、渗透和净化三种功效。
建筑小区绿地规划中应有一半面积用来做储存雨水,并且周围路面要设计好相应的排水、导流措施,如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可铺设透水砖,硬化路面要高于绿地5-10cm,坡度指向低势绿地中的雨水收集口,达到汇聚雨水的目的。
小区内以低势绿地作为雨水调蓄设施,其设计关键在于控制和调整好绿地与周边道路和雨水溢流口的高程关系,雨水溢流口应设置
在绿地中央或和道理交边处,如果道路坡度适合时可以直接利用路面作为溢流坎,从而使非绿地铺装表面产生的径流雨水汇入低势绿地入渗,待绿地蓄满水后再通过溢流口或道路溢流。
低势绿地作雨水储存和调蓄设施,工艺简单,透水性和收集雨水性能良好,并且节省工程造价,在新建小区设计中应用普遍。
但其水质处理工作较难,净化后的雨水利用对象有限。
2.生态滞留塘
生态滞留塘经规划设计,在满足调蓄雨水的同时,也可进行适当的景观改造,作为小区内观赏水系。
池塘本身应包括种植水生植物的雨水调蓄区和与之相连的雨水进水区和溢流区,池塘周围设置生态边坡,包围在雨水进水区、雨水调蓄区和雨水溢流区外;雨水进水区包括连接池塘本体上雨水进水口的进水管和进水槽,进水管与进水槽相连通,进水管上还设有沉泥井,进水槽与雨水调蓄区相连通;雨水溢流区包括溢流槽和连接池塘本体上雨水出水口的出水管道,雨水调蓄区和雨水溢流区之间设有溢流堰,溢流槽与出水管道相连通,雨水溢流区内还设有出水格栅井,出水格栅井设置在雨水溢流区雨水出水口边。
此滞留塘通常设计为非透水性加膜塘,其断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素土夯实、1-2mm厚ldpe防渗薄膜、土工布、200-300厚细砂和种植土,设计边坡(垂直:水平)在0.25左右为宜。
混凝土调蓄池
混凝土调蓄池造价较高,一般也选择地下式,覆土厚度1米左右,
顶部可种植绿化。
调
蓄池可选择圆形或者矩形,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现浇。
选择方形或者圆形调蓄池,对于其造价影响不大,关键是调蓄池的容积。
其容积计算可分为调蓄时间法、面积负荷法和脱过系数法,国内较常用脱过系数法,即确定脱过系数,计算有效调蓄容积。
地下储存池的位置选择可考虑雨水干管或者大流量的交汇处,或者靠近用水量较大的地方,尽量使整个系统布局合理,减少管(渠)系的工程量。
混凝土调蓄池增加开发商造价,通常用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小区,并且其后续维护管理工作非常困难。
三、建筑小区雨水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 建筑小区雨水利用符合节能环保、打造生态小区的理念,其技术也日趋成熟。
但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还需要从设计角度着手,在雨水利用工程的构筑物选择上,要尽量结合小区现有环境状况、基础设施和园林景观布置等因素,将小区雨水系统设计纳入到小区整体规划中来,不能只做单项构筑物考虑。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拟建设施,最大程度地节约工程造价,这也是小区雨水回收系统设计的重点问题。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以景观水体或下凹式绿地作为雨水储存和调蓄设施,构建生态和谐小区。
2.建筑小区雨水回收利用,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其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在小区内设置完善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缓
解个别区域用水紧张问题,并可以促进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建筑小区合理收集雨水,可减少路面积水问题,促进雨水向地下渗透、补充,还可以避免积水对建筑设施基础的浸泡。
(3).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就地利用,可减少暴雨径流量,降低径流中携带的大量污染物排人水系统所造成的污染,消减洪峰流量,减轻防洪压力。
结语:
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当下,建筑小区设计中雨水的回收和重复利用无疑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从房地产企业角度来讲,它也是节约用水成本的高效手段,其前提是有科学、完善的规划设计,才能节约成本降低造价。
参考文献:
[1].樊栋,王永强,建筑小区雨水利用设计浅析[j].给水排水动态,2010年6月。
[2].李向军.雨水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动态,2009(8):17~20。
[3].李俊奇,余苹等.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费用模型与优化设计[j].给水排水,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