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例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吾得兄事之。
读文段,通文意,标名词, 定主宾,看虚词,找位置,明辨句读


【断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 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例 2】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
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 安知鸿鹄之志哉!


有这样一个笑话:古时候,有一个赖汉,由于娶老婆心切, 屡屡上当受骗。有一天又有人给他提亲,媒人写信告诉他要 给他介绍一个姑娘,信中写道: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这位聪明媒婆的骗术就是玩弄了一个标点符号的游戏, 使赖汉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文言断句”考点在近五年高考呈上升态势
【注释】(1)刻削:雕刻。道:指道理,规律。

(2)举事:做任何事情。然:这样。
读文段,通文意,标名词,定主宾
【答案】刻削之道 / 鼻莫如大 / 目莫如小 / 鼻大可 小 / 小不可大也 / 目小可大 / 大不可小也 / 举事亦然 / 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例】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 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 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 留侯与萧何等俱封。《留侯世家》
【解析】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 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共 18 处标点, 有 11 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 的特点断开。并列词语有“天地 / 山川 / 草木 /虫鱼 / 鸟兽”与“奇伟 /瑰怪 / 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





【例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 ● ● ● ● ● ● ● 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 ● ● ● ● 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读文段,通文意,抓虚词,找位置,明辨句读
高考文言文高分策略---
文言断句技巧


清朝末年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请一个书法家题扇。那 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 “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 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了,无言以对,只好赐银压惊。且看,标点的作 用可谓大矣,大得救了一条人命。
【答案】“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 苟富贵 / 无相忘 / 佣者笑而应曰 / 若为佣耕 / 何富贵也 / 陈涉太 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窃、 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 耶、与(欤)、邪、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 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 等,常用于句首; 5、句首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然而、无论、至 若、是以、然则等,前面大多可断句; 6 、句中虚词:以、于、为、则、而等连词,往往用于句 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⒈ 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 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 可以确定句读。

【例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 臣之妻私臣 / 臣之妾畏臣 / 臣之客欲有求 臣 臣 臣 臣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例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断句】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断句】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例 2】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
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答案】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险以远 / 则至者少 / 而世之奇伟 / 瑰怪 / 非常之观 / 常在于险远 /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三)、看句式,明语法
⒈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答案】汉六年正月 /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 /高帝 曰 / 运筹策帷帐中 / 决胜千里外 / 子房功也 / 自择齐三 万户 / 良曰 / 始臣起下邳 / 与上会留此 / 此天以臣授陛 下 / 陛下用臣计 / 幸而时中 / 臣愿封留足矣 / 不敢当三 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二)、看虚词,找位置
正确断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
● ●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 ● ● ● ● ● ● ● ●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 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四)、看修辞,巧判断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 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 四六句多 ) ;文言文 也是讲究修辞的,对偶、排比、顶针、反复是文言 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 比较好地断句。


【高考链接】 (北京卷)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
线(/)断句。(5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 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 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③家富良马其子好 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 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 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 可测也。 【答案】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 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第二步、凭借语感局部阅读,找标志性词语


(一)看名(代)词,标主宾
文言文中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 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 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年号等。阅读中要随时标出 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 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 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在文言文阅读中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再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 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 以”“于是”“然则”等。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 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 语》)
● ● ● ● ● ● ● ● ●

句子中的“不……乎”,为固定结构,不能拆 开使用。 【例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 邪? (《祭十二郎文》)
● ● ● ● ●
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为固定结构, 不能拆开使用。


【例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 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 已矣。



第一步:整体阅读,了解大意,先从容易处断起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 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 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 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 / 帝与共论朝臣 / 微观其意 / 主曰 / 宋 公威容德器 / 群臣莫及 / 帝曰 / 方且图之 / 后弘被引见 / 帝令主坐 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 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 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 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 高丽入贡使者 /所过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 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 高丽入贡使者 /所过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 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
【高考题型设计】

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主 要有两种考查方式: 一是客观题,就选文中的某个句子,提供四 种句读,让考生判断正误;



二是主观题,从选文或另给的一段文字中挑 出某个句子(未断开),要求考生断开。
断句考查的内容较单一,主要是对句意的理 解,把握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合理的断句。



(2)疑问代词

文言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问事 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