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丰田TPM

日本丰田TPM

日本丰田TPM【概论篇】日本丰田公司出版的TPM概论以TPM活动4个支柱为基准,介绍了以“安全、质量、提高生产性及低减制造原价”为中心的活动内容。

其中对必要的管理重点项目也进行了说明。

TPM活动的4个支柱:1.制造优质设备2.预防故障发生3.快速排出故障4.设备的改善本概论中特贝提到作为日本丰田公司应向更高的目标“自主保全”方面努力。

大力提倡开展“设备无故障”活动。

另外,概论中使用了一些相关的用语及解译了专用词语的定义。

日本工厂企业从事后故障修理到TPM(全院参与的,生产维修保全)时代经历了4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事后维修时期第二阶段:预防维修时期第三阶段:生产维修时期第四阶段: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时期日本的工厂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引起重视并得以发展是从一九五零年开始的。

大致可分为十年一个阶段,五十年代为确立PM为中心的保养机构时代;六十年代为考虑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的认识时代;七十年代为进入全员参加的实现整个系统PM综合效率化时代,即:TPM时代。

日本东亚燃料工业公司首先从美国引进了预防维修(PM)体制,从而揭开了推行预防维修(PM)的序幕,而在这以前,日本实行的是设备出了故障才修理的体制,称为事后维修。

因而设备的意外停机多,开动率低,特别是战后使用的那些老设备意外故障更加频繁。

把日本的产业搞的很狼狈,在这种情况下,从美国引进并逐步推行预防维修(PM)这种方法就是对使用的设备有计划地采取事先检查、更换备件等预防性措施,结果大大减少了由于事后维修带来的经济损失。

日本自引进预防维修(PM)后产业界受益匪浅,特别是石油精炼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及其它连续生产要求严格的行业和更换件较多的部门实行预防维修后,受益更大,因此预防维修得到很快的推广。

但是在预防维修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缺陷。

如在实施过程中对各种设备不加区别,一律采取预检预修,结果使一些对生产影响不大的设备也投入大量的劳动去预检,造成浪费。

另外,投入过多的物资作备件,造成资金积压额增大出现了新的矛盾。

所以在一九五四年以后,日本在推行预防维修(PM)中又吸收了美国CE公司的生产维修,明确了维修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为了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

日本在维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的大小安排修理,有意使一部分不重要的设备保持在事后维修的水平上,避免了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实行预防维修,从而防止了过剩修理,节省了人力、物力,获得了新的经济效果。

另外,五十年代以来,日本从维修中又发现大量重复出现的故障,逐渐认识到,只有设法提高设备本身的可靠性、维修性才能减少重复故障的发生,使设备少出故障,降低故障率,减少维修作业次数,缩短修理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为此工厂企业对于使用中的设备采取改造的措施,以减少设备故障次数,减少维修费用。

这种维修称为改良维修。

六十年代初,日本对于新计划设计的设备,在计划、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其可靠性、维修性,进行“无维修、易维修”设计,称为维修预防。

七十年代,日本吸收了英国的“设备综合管理工程学”的特点,在生产维修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TPM),从而给日本的设备维修员于新的内容。

丰田产品制造的概念1.丰田制造产品的概念:丰田制造产品如图1所示构成其要素2.用户需求的产品是我们的使命2.1牢记丰田公司创业时的理念用户第一理论是丰田人的传统我们应不断地追求创业时提出的理念,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发扬。

总而言之,实施“用户第一”理念,才是丰田求生存、求发展的思想核心。

提出这一理念的人就是丰田佐吉。

那是在1900年初,开发研制出自动织机时的佐吉信念。

到了1930年转向生产汽车时代。

丰田喜一郎在美国学习汽车产业的同时更认识到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并延续至今得到发扬。

2.2我们肩负生产优质品的使命在“产品企画→开发→设计”的阶段,围绕着顾客的需求来完善产品的人气指数。

根据生产准备、设置生产线规模。

生产运行中通过现地、现物、现象来抓住各个生产环节。

3.TPS及TPM3.1 日本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是指导实现我们制造产品理论的管理方式,是为向用户提供优质产品而筑造出来的系统。

通过下图,在我们构筑的管理平台上有对的管理方法及说明。

就是向实现最有效的生产活动不断挑战、消灭一切潜在的隐患,这是丰田所倡导的哲学理论之一。

(Toyota Way)所以如果保障不了设备的开动,也就实现不了JIT。

实现可动率100%必须由制造部门、保全部门、技术员室、生产技术部门共同携手实施。

3.2 TPM活动(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Activey)图2 TPM 活动的方位图注:ES:Employee’s SatisfactionCastomer’s Satisfaction从总经理到每位员工都要挑战可动率100%的极限。

也就是在必要时提供生产优质产品的制造能力。

这样需要制造部门、保全部门、技术员室、生产技术部门“实行一体化、在生产的过程中开展保全活动(1)”当然这是丰田公司员工TPM活动的使命。

注(1)“生产中的保全”一般作为保全是指“设备保全”丰田共识捕捉以下“生产保全”情况1)为了实现中长期、短期生产计划,制造部门与保全部门要充分沟通。

2)不仅仅对设备而且包括现场人员、产品质量及整体的系统工作。

3)为了出台实施中、短期最佳对应策略、有选择的实施制造方式、保全方式,是很必要的。

注(2) ES No1 筑造生机勃勃的现场氛围1)安全、轻松的工作现场2)能体现安全、质量、原价多方面现场。

3)成为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现场TPM的概念1.TPM的定义参考)TPM活动是从人、设备方面开始推进。

其中包括一些组织结构的调整。

3.TPM 活动的概要3.1概要防止由于设备故障而发生停机、停线问题,以下是展开低减活动的内容。

3.2 TPM 及安全卫生、防灾、环境保全TPM 活动有以下 安全卫生、防灾、环境保全 三方面内容3.3 TPM 及品质0.TPM 0.1 4个支柱开展TPM活动,为了更好地把握(新设备投入使用→设备报废)使用情况下图示出TPM活动四个支柱及连带关系,并详细说明了每个支柱的具体内容。

0.2 职责划分(海外、支援工厂、生产技术)下图是TPM 活动的职责划分和相互协作支援、共同对应、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指挥者队伍。

形成良好的循环1.造就良好设备(新设设备)1.1造就设备的重要性1.2 造就设备的要点2.故障的预防发生2.1 维持、提高设备的理想状态是所要对应得事项1)无故障活动A)以制造部门为中心进行的活动。

B)以保全部门为主进行的活动2)故障前修理制造部门及保全部门携手进行2.2 活动目标的设定及重点在限制人员费用的前提下,重点有效地开展活动。

3.故障的快速修复当发生故障、异常时,以下二点作为活动的重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修复,使设备再开动起来。

★分析故障原因,避免再次发生,拿出好的对策。

3.1 提高突发修理的迅速化★3.2 杜绝发生二次相同故障掌握真正的原因,拿出最适当的再发防止对策。

1)抓住真正原因2)长时间故障4.向优良设备方面改善将异常、故障多的设备改善后,恢复其性能,改变为优良设备。

4.1 设备的六大浪费,由于设备故障、劣化所引发的浪费。

4.3 频发停止的对策0. TPM 活动的重点项目TPM 活动主要瞄准“安全、质量、提高生产性及低减制造原价”这几个方面。

下面试TPM 活动的重点项目● 各项目都围绕着PDCA 的循环,对各重点的考虑、做法在后面将会作说明。

“TPM 活动的重点项目(1—12)”1. 制造简单、易使用、不需专人照顾的设备为实现开展TPM活动目标,需要有最佳对策。

2.基本概念最重要的是,每天开展的保全不仅仅是单纯地修理。

由于在设计,制作阶段时有遗留的一些设备问题,所以从制作新设备时,就应考虑到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

也就是应该制造出优良的设备。

●简单、易使用、不需保全人员特别照顾的设备。

●设备制造时要明确保全人员修复点,修理方法。

虽然这属于生技部门的职责。

但作为生产部门也要积极参与设备制造的SE(*)活动。

SE活动的目的就是在现场开展保全活动应更简单、更容易。

《生产部门从工程计划、设备制造计划开始就参与其工作》3. 制造优良设备活动的步骤:生产部门应参加到“设备制造”的步骤中3.1 明确优良设备的条件有必要统一生技部门及生产部门对“优良设备的思考方法”《优良设备例》3.2 把具体的改善方案提供给生技部门及厂家a.生产部门应积极主动向生技部门及厂家提供具体的设备问题点、改善内容、希望等情报。

内达到体系化的目的。

《具体提案活动的体系图》.规格基准书:根据以往改善、技术积累而制作的设备、构造、使用备件等的规格。

3.3 适时参加设备制造活动1.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机械化程度高的设备3.4 制造评价《评价项目的示例》2.保全准备1.保全准备的工作引入新设备、生产线时,保全对应运转后的实施时间、实施项目入下图表2.具体实施内容、重点、工作分担3.保全基准的制定为了推动故障预防、维持安全机能的无故障活动,故障前修理、活动的展开、设定对设备进行的所有保全项目及实施基准。

3.1 什么是保全基准明确什么时间、谁、干什么的保全基准保全作业基准(要领)书:具体地表示保全方法、判断基准,处置方法等的作业方法3.2 保全基准的内容:基本a) 以制造部门为主的保全项目b) 以保全部门为主的保全项目3.3保全基准的设定1)保全基准在设备单位设定作为保全作业基准书,贴在靠近设备的地方。

2)保全基准是由制造部门和保全部门协商制定的。

3.4保全基准设定时的思考方法保全基准在实施时的效果如何,运用时有无课题。

按下列表进行确认为了使TPM活动得出丰硕的成果,有必要明确TPM活动的基本方向。

也就是如何对应公司的长期经营方针—年度公司方针—部门方针,而确立TPM活动方针、活动目标、重要的全员参与。

下列是方针设定及目标设定的思考方法(1)构成TPM方针的项目a)缩短转换、准备时间、对应产品的多样化、提高生产线的对应能力。

b)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维持设备高可动率而加强生产保全体制。

c)培养人材对应生产的规模化、设备的高度化需要。

d)在国际成本的竞争下、改善保全费。

(制造成本)e)实现无灾害公司(现场)改善环境、健全体制。

TPM活动目标(示例)管理者的主要管理项目:(2) 目标的设定● 按前一年实际情况为基准设定新年度目标 ● 按公司内同类工序(线)的实际情况设定目标 ● 面向同行业设定更高的目标 4. 重点指向(1)重点指向[重点线、设备的设定]的目的(3) 重点线、重点设备、设定的步骤图1重点生产线、设备图像△△课注)重点生产线的设备、标上优先顺序(3)重点生产线、设备的运用图2 重点生产线、设备的运用方法对设定的重点生产线、重点设备,需制造部门、保全部门分别确认各自得职责,即故障防止发生、故障的早期修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