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演示文稿优秀课件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演示文稿优秀课件
膝解剖中的髌骨
❖ 髌骨前方有股四头肌腱覆盖,并向下延伸形 成髌韧带,两侧为髌旁腱膜。
❖ 后面为关节软骨面,与股骨髌面形成髌股关 节。
❖ 髌骨与其周围的韧带、腱膜共同形成伸膝装 置(伸膝装置包 括伸膝肌群 、髌 腱 、髌股关 节及胫股关节等)
髌骨的作用
❖ 1.保护膝关节,避免股四头肌腱对股骨髁软 骨面摩擦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 演示文稿
主要内容
❖ 髌骨的解剖结构 ❖ 髌骨的作用 ❖ 髌骨的生物力学 ❖ 髌骨骨折的主要表现及诊断依据 ❖ 髌骨骨折的分类及手术治疗 ❖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程序
髌骨的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构
❖ 髌骨patella即膝盖骨 ❖ 位于 膝关节 前方,股骨的下端前面,是人体
内最大的籽骨 ,包埋于股四头肌 腱内,为三 角形的扁平骨。底朝上,尖向下,前面粗糙, 后面为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的髌面相关节, 参与膝关节的构成。可在体表摸到。
•
❖ 6.屈膝135度时,髌骨内外侧面及额外关节面 和滑车的内外侧面相接触。
❖ 此外,屈膝超过90 时,股四头肌肌腱的远端和 滑车相接触,参与部分负重。
髌股关节作用力( PFJR)
❖ PFJR 指:股四头肌和髌韧带所组成的合力大 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力, 它通过髌骨传递产生。
❖ 膝关节完全伸直时, 髌股关节的作用力接近为 零, 随膝关节的屈曲PFJR 会逐渐增加
向内、外、后方抬腿)
❖ 负重及平衡练习:双足站立,与肩同宽;或 前后分立。移动重心,使双足交替负重,逐 渐过渡至患腿单足站立,5分钟/次,2-3次/日。
❖ 屈曲练习(1周开始):屈膝至60度,练习后 即刻冰敷15-20分钟,每日1次,不可反复练 习
二、 中期 (3-6周)
❖ 股四头肌等长舒缩改为最大力度收缩 ❖ 各侧向及后抬腿改为抗阻 ❖ 至4周,屈曲达90度 ❖ 要特别注意4周内绝对不可以进行直抬腿练习
❖ 2.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参与构成伸膝装置 ❖ 3.维持膝关节在半蹲位的稳定性,防止膝关
节过度内收、外展和伸屈活动 ❖ 4.有车链作用,增加膝关节回转能力
髌骨的生物力学
❖ 1.髌骨在伸膝机制中的作用 ❖ 2.髌股关节面在伸屈膝过程中的接触区域 ❖ 3.髌股关节作用力( PFJR) ❖ 4.髌骨的运动轨迹
皮下淤血,关节内积液, 膝关节不能伸直,有时可 在髌骨面摸到裂隙。 ❖ 3.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类 型及移位情况。
髌骨骨折的分类
❖ 1.骨折无移位 ❖ 2.骨折有移位:
上极骨折移位 下极骨折移位 中段横断骨折 ❖ 3.髌骨已完全粉碎并移位
❖ 1.目的 ❖ 2.方式
手术治疗
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
❖ 1.恢复关节面的平整 ❖ 2.修补断裂的肌腱腱膜和破裂的关节囊 ❖ 3.防止外伤性关节炎、滑囊炎的发生 ❖ 4.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 2.屈膝 20度时,髌骨的远端软骨面和股骨开始 接触;
❖ 3.屈膝45度时, 髌骨中1/ 3和滑车中部的软骨 面相接触;
❖ 4.屈膝90度时,髌骨上1/ 3 和滑车下部软骨相 接触
❖ 5.屈膝120度时,髌骨的最近端软骨和股骨相 接触,髌骨中央嵴的近侧 1/ 3 和股骨沟接触, 远端2/ 3 的中央嵴正对髁间切迹,没有和股骨 接触。
方式
❖ 1.石膏托或管型固定 ❖ 2.切开复位固定: ❖ ①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聚髌器、钢丝环
形加8字) ❖ ②髌骨上极或下级切除,股四头肌腱重新附
丽术 ❖ ③髌骨全切除
聚髌器
钢丝环形加8字
髌骨抱聚器图
髌骨抱聚器图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程序
早期 (0-2周)
❖ 进行踝泵练习
❖ 股四头肌等长舒缩练习 ❖ 侧向及后抬腿练习(健侧、患侧卧,及俯卧位
髌骨的运动轨迹
❖ 髌骨的移位定义为髌骨平行于股骨内外轴线 的运动;
❖ 旋转指的是髌骨平行于前后轴的旋转,它垂直 于股骨内外侧轴和髌骨的长轴;
❖ 倾斜指的是围绕自身长轴的旋转;
髌骨骨折的主要表现
❖ 局部肿胀 ❖ 疼痛 ❖ 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 ❖ 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
诊断依据
❖ 1.有外伤史。 ❖ 2.膝部肿胀、疼痛、压痛,
髌骨在伸膝机制中的作用
❖ 髌骨在伸膝中的作用类似于力学上的Ⅱ型杠 杆(股四头肌通过较短的收缩,使小腿发生很大 的移动)
❖ 此时股四头肌离开收缩所产生的力远比下肢 的重量要大得多
❖ 而髌骨的存在可以减少这种力的差异
髌股关节面在伸屈膝过程中的接触区 域
❖ 1.在屈膝过程中,髌骨在股骨滑车髁间沟形成 的槽中滑动,其滑动范围为 7 ~8 c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