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与同类药物对比
1对乙酰氨基酚(APAP)
扑热息痛,化学名: N-(4-羟基苯基)-乙酰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几乎不溶于冷水、石油醚,在热水、乙醇、丙酮中溶解。
解热作用的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镇痛和抗炎作用略差,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与乙酰水杨酸相比,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
已成为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类药物之一。
1.1合成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二步法和一步法。
二步法:是将对硝基苯酚等原料还原成对氨基苯酚再酰化成对乙酰氨基酚。
一步法:是在同一反应器中,不分离出还原产物对氨基苯酚的情况下直接进行酰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还原与酰化同时进行。
对于二步法生产对氨基苯酚,难以克服其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三废污染。
同时分离出来的对氨基苯酚极易被氧化,这降低了对乙酰氨基酚的产率。
采用一步法不分离出对氨基苯酚直接进行酰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法。
此外还有重排法和生化合成等其它路线,对羟基苯乙酮肟重排法是一个新型合成工艺,此方法没有副产物,产品后处理简单,生产成本低,污染小。
1.2不良反应
(1)对乙酰氨基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偶尔会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短期服用很少出现胃肠道出血。
早起出现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在1至3天内出现腹痛、肝肿大和压痛、氨基转移酶升高及黄疽:4至6天后可发展为暴发性肝衰竭、扑翼样震颤、惊厥、心血管性虚脱、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死亡。
(2)对乙酰氨基酚能使阿司匹林过敏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加重。
(3)过量服用会造成肾小管坏死、肾脏衰竭、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正常剂量长期服用,也会造成肾损害。
妇女在妊娠期服用此药可造成羊水过多和新生儿肾衰。
(4)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停药后能恢复正常,长期使用还可引起其它血细胞的减少。
(5)引起过敏性体克、荨麻疹、皮炎伴瘙痔等皮肤病,但数天后会消退。
(6)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长期服用会削弱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还可抑制动物的甲状腺功能。
2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为白色结晶或粉末。
无臭或微有醋酸臭,易水解。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
口服易吸收,在全身组织分布广泛,作用强,在广泛应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
不良反应
1、口服阿司匹林会剌激胃黏膜引起不适、恶心、呕吐。
长期使用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
2、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过敏反应。
3、神经症状一般在大剂量服用时出现,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药量过大时,还会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症状,但是停药后2-3天可完全恢复。
4、大剂量应用时会引起肝损伤。
这种损害是非急性的,在用药几个月内引起肝损害,临床处理方法是停药,给予氨基酸补液、VC及肌苷等药物,口服强的松,症状会一般在1周后消退。
5、长期使用导致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酸排出过高等。
6、大剂量会导致外周血管扩张。
中毒剂量可通过直接和中枢性血管运动麻搏作用而抑制循环功能。
7、应用于儿童流感或水痘治疗时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8、对该品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过敏。
但是对该品过敏者不一定对非乙酰化的水杨酸类药过敏。
3安替比林
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乙醇。
该药解热作用迅速,但作用时间较短,有一定的镇痛、消炎作用。
主要应用于发热、疼痛性疾病。
由于毒性大,目前本品很少单独使用,通常只出现在复方制剂或成药中。
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会引起虚脱、高铁血红
蛋白血症、缺氧、发绀、粒细胞减少病症。
4氨基比林
氨基比林为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遇光会逐渐变质易溶于水和乙醇,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药效缓慢而且持久,消炎抗风湿作用与阿司匹林相近。
因为会引起骨髓抑制以及能形成亚硝胺致癌物质,所以单用制剂已淘汰,临床常用的是其复方制剂。
主要作用于动物的解热和抗风湿,也可用于马和骡的疝痛,但镇痛效果较差。
内服吸收迅速,主要在肝内代谢。
连续长期应用可引起粒性白细胞减少症,应定期检查血象。
5安乃近
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
安乃近是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
解热、镇痛作用比氨基比林快且强,有一定的消炎和抗风湿的作用。
内服吸收迅速,作用较快,药效维持3~4h。
但是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仅在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
不良反应
注射局部会产生红肿、疼痛等症状,数日后可消退。
有的患畜呈毒血症症状常需数月才能痊愈。
长时间使用会造成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
个别患畜由于对本品过敏,可产生休克,甚至突然死亡。
安乃近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并应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反应;不能与氯丙嗪合用,以免体温剧降;与香豆素类
抗凝药合用会增加出血倾向,不能与巴比妥类及保泰松合用,相互作用会影响肝微粒体酶活性。
6萘普生
白色结晶或粉末,几乎无臭。
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可加强肝素、双香豆素等药物的抗凝血作用。
此外,阿司匹林可加速本品的排出,并有交叉过敏反应。
(1)长期服用耐受良好,但会引起胃肠道轻度不适。
(2)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有交叉过敏反应。
(3)对伴有消化性溃疡或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慎用;对有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在严格监督下使用。
双氯芬酸钠
白色结晶或粉末、无臭、易吸潮,本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常用其钠盐,为无色结晶,无臭,可溶于水,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
1、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有致溃疡的危险。
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使用会增加肾毒作用。
2、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同用时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频率增高,但药效不增强。
3、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时使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4、与呋塞米同用时导致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
5、本品可增强抗糖尿病药的作用。
6、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
7、不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浓度,甚至可达中毒水平。
布洛芬
布洛芬是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
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稍逊于乙酰水杨酸和保泰松。
1 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过敏者对该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
2 用于晚期妊娠妇女可使孕期延长,引起难产及产程延长。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用。
7吲哚美辛
消炎痛,是最强的COX抑制剂之一,抗炎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强。
主要用于急性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
不良反应多见,发生率35%~55%,但是大约20%患者不能耐受此时必需停药。
药用剂量下会出现中毒,主要有胃肠道反应例如恶心、腹泻、呕吐、诱发或加重溃疡,严重者会发生出血和穿孔;还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5%~50%患者发生头痛、眩晕等症状;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的过敏反应为皮疹、严重哮喘、心肌缺血、出现心律失常1此外,吲哚美辛还会造成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急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