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原电池 说课》最新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化学《原电池 说课》最新公开课PPT课件
二、说教材
地位
作用
特点
人教版高中 化学第四章 第一节
承上启下
实践→ 理论 →实践
二、说教材
说教学 目标
●理解原电池的工 作原理 ●初步学会实验研 究的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的 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化 学的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 艰辛和喜悦 ●赞赏化学科学对 个人生活和社会 发展的贡献
●掌握电极反应式
情感态度
方案2:用导线连接两个烧杯
方案3:用U型管连接两个 烧杯
五、说教学过程
盐桥的概念
盐桥的作用
突破难点 播放Flash动画
归纳总结 原电池原理
电极反应式: 负极:Zn- 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Cu2+ + 2e- = Cu 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 Cu2+ + Zn= Zn2++ Cu
两个半电池反应的电极方程式及总方程式: (-):锌片 Zn-2e-=Zn2+ (+):铜片 Cu2++2e-= Cu
总电极方程式:Zn+ Cu2+=Zn2++ Cu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 主导
以科学探究 为主线
以问题为基础
一、原电池的概念:直接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二、原电池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三、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线。 四、实验探究问题:根据Zn + CuSO4 = ZnSO4 + Cu这个 氧化 还原反应, 设计一个原电池。 五、对实验的改进: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 对实验进行改进。 六、盐桥的组成和作用。
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与价值观
二、说教材
教学重点 和难点
*突出重点*
原电池的 工作原理,构 成条件、电极 名称和电极反 应。
*突破难点*
对简单原 电池的改进。
三、说学情与学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缺乏微观原理分析能力
实验探究
学生现有认知水平
研究性、 发现性学习
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 教育心理学角度
四、说教法
第一环节:情境激趣 引入课题
“神六”用太阳能 电池
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车
东芝新型电池 (适合MP3播放器)
五、说教学过程
第二环节:课前复习 温故知新
【练习】下列哪些装置能组成原电池?( )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三环节:发现问题 实验探究
Zn
Cu
CuSO4 (Ⅰ)
实验
将锌片与铜片分别通过 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 使锌片和铜片不直接接 触,再同时浸入盛有 CuSO4溶液的烧杯中。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实验探究法
教
以实验事实设疑
以实验事实释疑
法
多媒体 学生实验 与演示实验相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体验成功 谈谈收获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Step6
Step5
教学流程
Step4
Step3
Step1 Step2
反思交流 强调深化
动画模拟 突破难点
创设情境 引发问题
实验探究 引导发现
五、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废旧电池的
制作电池,如
Vision 01
回收与利用
干电池、蓄电池
视频 Vision 04
Vision 02
提高化学反应
速率,如用粗锌代 替纯锌制H2
Vision 03
防止金属被腐
蚀,如镀锌管,用 锌保护铁。
五、说教学过程
第四环节:总结回顾 自我测评
交流反思 自我测评
Add Your Text
原电池 说课
1 说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 2 说教材 3 说学情与学法 4 说教法 5 说教学过程
一、说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高科学素养
教师引导
学生探究 贴近生活
二、说教材
地位、作用和特点
说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材
电化学基础
原电池P71-73
化学电源、电解池P74-83
选修4
布置作业 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 实时反馈
梳理知识结构 构建知识网络
五、说教学过程
实验1:将装置中的硫酸铜溶液
换成同浓度的稀硫酸,观察并比
科 学 探 究 科 学 探 究
较产生电流强度的大小。
影响原电池功能效率的因素
实验2:用不同的金属片设计、 制作原电池并进行实验。
五、说教学过程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提出问题: 1、怎样阻止溶液中的Cu2+在负极锌片表面还原?
2、 如何使原电池持续、稳定地产生电流呢?
五、说教学过程
猜想与假设:把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开,不直接
接触,用导管连接,这样就可以持续放电。
制定计划
表达与交流
进行实验
猜想 与假设
反思与评价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五、说教学过程
方案1:用两个烧杯分开锌片 和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