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1.1不等关系 课 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2.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竞学”型课堂教学模式.由生活中的不等问题引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不等关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不等式的概念,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悟导入: 复习提问
【师】: 我们已经学过等式,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
下列各式是等式的是 (填序号).
①x +y ②x =0 ③a >1 ④1+2=3 ⑤2x ⑥b
a
2 【生】:(思考回答)②④
【师】:对于数的比较大小我们也已经学过,用“>”、“<”填空.
-1 0 24 5 51- 4
1
- π 3.14 【生】:﹤ ; ﹤ ; ﹥ ; ﹥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问题,让学生回顾等式的定义,回顾含有“>”、“<”的式子,为下面学习不等式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
【师】:我们知道利用等式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关系同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不等关系,以及不等关系的应用.
探究一: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师】: 在生活中不等关系的应用随处可见.下列标志设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限速路段的起点.(1)你见过这些交通标志吗?
(2)你能说出这些标志表示的含义吗? (3)你会表示这些不等关系吗?
【生1】:速度不能超过50千米/小时. 【生2】:高度不能超过3.5米 【生3】:宽度不能超过3米 【生4】:载重量不能超过10吨
【师】:若我们分别用a ,b ,c ,d 分别表示速度,高度,宽度,载重量,则你会表示这些关系吗?
【生】: a ≤50, b ≤3.5, c ≤3, d ≤10
【师】:我们在物理中学过天平,如图,天平左盘放桔子,右盘放砝码,天平倾斜.应该用怎样的符号才能表示这种不等关系呢?
【生】:一个桔子的质量用x 表示,砝码的质量用y 表示,则3x >y .
【师】:对,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这种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那么我们常见的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都有哪些呢?同学们请看下表,你知道它们怎么读吗?
探究
二: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等式的定义
【师】: a ≤50 b ≤3.5 3x >y 这些式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还是等式吗? 【生】:它们是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
【师】:这种式子叫做不等式,你能给不等式下个定义吗?
【生】: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2个情境,学生切实经历了不等式的产生过程,亲身体会到不等关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不等式的概念,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合作竞学
师课件展示例题1
例1:用两根长度均为l cm 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cm 2,那么绳长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cm 2,那么绳长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当L =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当L =12时呢? (4)你能得到什么猜想?改变L 的取值再试一试.
【师】:本题大家首先要弄明的两个问题,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另一个是了解什么是“不大于”.
【生】: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圆的面积是πR 2;不大于就是等于或小于 【师】:下面请大家讨论,按题意进行解答 生: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导,解决问题
生1:(1)因为绳长l 为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4l ,得面积为(4
l
)2,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 cm 2,就是
(4l )2
≤25. 即16
2l ≤25. 生2:(2)因为圆的周长为l ,所以圆的半径为R =π
2l
. 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 cm 2,就是
π·(π2l )2
≥100 即π
42l ≥100
生3:(3)当l =8时,正方形的面积为16
82
=4(cm 2).
圆的面积为π
482
≈5.1(cm 2).
∵4<5.1 ∴此时圆的面积大.
当l =1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16122=9(cm 2
). 圆的面积为π
4122≈11.5(cm 2)
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
生4:(4)我们可以猜想,用长度均为l cm 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 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π42l >16
2
l . 因为分子都是l 2相等、分母4π<16,根据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
大的反而小,因此不论l 取何值,都有π42l >16
2
l .
例2:请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
(1)x 的一半小于-1; (2)y 与4的和大于0.5; (3)x 与17的和比它的5倍小;
(4)直角三角形斜边c 比它的两直角边a ,b 都长; (5)y 的3倍与8的和比x 的5倍大;
(6)a 是负数; (7)x 2是非负数. 【生】:7生口答
(1)
x 2
1
<-1 (2)y +4>0.5 (3)x+17<5x (4)c>a , c>b (5)3y+8>5x (6)a <0 (7)x 2≥0
【设计意图】:这两道例题,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文字表述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不等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个别指导完成后,选取一个小组的同学公布正确答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词语,重点强调,加强记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四、巩固训练
师课件展示训练题
1.请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4名学生口答)
(1)a 是正数; (3)a 与6的和小于5; (2)a 是负数; (4)x 与2的差小于-1; 2.a ,b 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用“<”或“>”号填空:
(1)a __________b ;(2)|a |__________|b |;
(3)a+b__________0;(4)a-b__________0;
(5)a+b__________a-b;(6)ab__________a.
(学生做完后,师讲评)
3.通过测量一棵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米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为3㎝,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米?(只列关系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练习检验自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本课知识与方法.
五、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和想法?请与同伴交流.
生:各叙己见,并在小组内交流收获,并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师生相互交流,总结本节难点:能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特别要注意“不大于”,“不小于”等词语的理解.通过不等关系的式子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
六、测试评价
1.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不等式,哪些既不是等式也不是不等式.
①x+y; ②3x﹥7; ③5=2x+3; ④x2≥0; ⑤2x-3y=1; ⑥52
考察知识点:不等式的定义.
2.请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
(1)x的3倍大于7;(2)y的一半与3的和是非负数;
考察知识点:准确列出不等式.
3.某次数学测验,共16道选择题,评分方法是:答对一道题得6分,答错或不答扣2分,某同学要想在选择题上至少得6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只列关系式)?
考察知识点:不等关系在生活的应用.
【设计意图】:进一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掌握情况,以便于及时强化纠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存在许多等量关系外,更多的是不等关系的存在,并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大量不等关系,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堂上尽情地驰骋,老师要做好引导者、与学生地位平等的进行交流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