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发改委2017年度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8〕3号)有关要求,我委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制定了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于2018年3-4月,会同湖南新星会计师事务所,对2017年度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自评。
根据评价结果,形成本评价报告。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一)专项资金政策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重大决策,深入推进湘西地区开发,确保产业发展在湘西地区开发中的龙头和核心地位,提升湘西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产业富民、产业兴县,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湘发〔2004〕12号)、《关于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意见》(湘发〔2010〕17号)、《关于继续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湘发〔2016〕5号)等政策文件,省政府于2004年设立了“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省财政新增专项资金、各部门专项切块资金和扶贫资金三块构成。
到2017年,专项资金规模按4.7亿元安排(含省财政预算资金4.3亿元、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委专项切块资金0.4亿元)。
其中,“135工程”创新创业园区专项划转0.5亿元,省发改委实际安排专项资金4.2亿元。
支持方向和重点:主要围绕发展主导产业、打造区域品牌、培育大市场,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突出规划引导、资源整合、精准发力,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专项扶持方式,重点扶持农林产品加工、文化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特色优势工业等重大产业项目及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提升湘西地区发展水平,增强区域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
根据省政府批复的2017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方案及有关工作方案,支持范围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及永州市的江华县、江永县共44个县市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茶叶公共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扩展到武陵山片区的石门县、桃源县、安化县。
(二)专项资金绩效目标1、专项长期绩效目标到2020年,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形成,产业总量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生产方式更加绿色,湘西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0%,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600元、11000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3300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400元。
2、专项资金年度绩效目标通过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带动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通过茶叶公共品牌建设实现茶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投资补助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2017年度,“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额为4.7亿元,实际使用专项资金4.2亿元。
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7年使用计划表(三)专项资金分配及使用情况1、专项资金计划下达情况2017年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总额为42000万元,2017年3月底,已下达专项资金计划总额为42000万元,计划下达率为100%。
其中:(1)2017年3月18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旅发委《关于下达2017年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湘发改投资〔2017〕239号),下达专项资金计划18380万元,用于“神秘苗乡”、“土家探源”、“沅澧山水”、“峰林峡谷”、“武陵民俗”、“生态丹霞”、“侗苗风情”、“古城商道”、“神韵梅山”、“湘军寻古”、“世外桃源”、“瑶家古风”共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自驾车营地、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特色民宿和家庭旅馆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6个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贴息补助。
(2)2017年3月18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7年大湘西地区茶叶公共品牌建设及茶旅融合发展示范专项资金计划的通知》(湘发改投资〔2017〕237号),下达专项资金计划7112万元,主要支持大湘西地区潇湘茶品牌宣传推介、品牌营销网点、参展及组展补贴、设备改造更新及茶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
(3)2017年3月16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17年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湘发改投资〔2017〕229号),下达专项资金计划1970万元,用于35个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包括非遗展示馆、传习所、演艺节目和非遗商品开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设计、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4)2017年3月16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关于下达2017年湘西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就业扶持投资计划及再次申报扶持项目的通知》(湘发改投资〔2017〕230号),下达专项资金计划4500万元,用于湘西地区2016年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40个县(市、区)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后续产业就业扶持。
(5)2017年3月16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7年湘西地区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补助资金计划的通知》(湘发改投资〔2017〕227号),下达专项资金计划9690万元,对湘西地区90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行投资补助。
(6)2017年3月16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7年湘西地区开发重大问题研究及重点工作项目资金计划的通知》(湘发改投资〔2017〕228号),下达专项资金计划348万元,用于湘西地区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等14个重大问题研究和重点前期工作。
2、专项资金到位情况2017年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下达计划总额42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200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3、专项资金管理和项目组织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项目及资金管理,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联合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印发了《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建〔2017〕10号),在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对年度资金支持方向的决策、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项目资金的分配,以及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推行全程公开、规范评审、集体决策审议、信息比对、责任下沉、责任追究,严格遵循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从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出发,全面推动项目管理工作充分落实到位。
(1)动态调整专项资金年度使用方向。
为圆满完成湘西开发专项资金长期绩效目标,结合往年专项资金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由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对湘西开发专项资金年度使用方向进行动态调整,从面上支持逐步向纵深推进,科学规划并制定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方案,报省政府同意后,组织有关项目资金的申报工作。
根据湘西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省政府领导指示,主要按项目法对专项资金进行分配,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支持方式,推动湘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又好又快地发展。
(2)严格执行项目申报和筛选程序。
围绕湘西开发专项资金年度使用方案确定的支持重点,省发改委对各类项目分别下发申报通知,明确项目申报的范围和条件、申报资料以及申报程序,申报通知要点明确、标准量化、可操作性强。
在整个项目申报和筛选过程中,省发改委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项目单位申报、县市区审查、市州审核、专家评审、省审定及网上公示”的项目申报审核程序。
项目申报: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申报。
县市区审查:由县市区发改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单位的申报资格及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并实地核查有关内容,筛选出符合支持条件的项目,联合行文报市州发改、财政部门。
市州审核:市州发改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县市区所报送的项目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并现场抽查有关内容,将符合条件、资料齐备的项目汇总,联合行文报省发改委。
省级审定:省发改委通过对申报项目进行申报条件判定、与相关部门联合会审、项目库信息系统比对、专家评审打分、处务会审议、主任办公会审议等方式,确定纳入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
申报和筛选程序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到位,有效确保了项目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科学规范安排项目资金。
省发改委严格按照审核程序和责任下沉原则,要求申报单位出具项目申报资料真实性承诺函,县市区发改、财政部门现场查验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市州审核后汇总申报,省里在必要时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复核。
在充分履行项目真实性审查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专项资金规模、项目类型、投资完成情况、区域平衡等多种因素,结合复核情况及专家评审意见,按照统一原则、统一标准分配相关资金,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确定拟支持的项目和资金安排方案,在省发改委门户网站进行公示。
公示无异议之后,由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审定并联合发文下达资金计划。
(4)常态化施行项目监督检查。
为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发改委从项目日常管理、综合调度和项目巡查三个方面,将项目监管工作机制化、常态化。
首先,强化了县市区发改、财政部门的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或挪作他用。
其次,积极组织项目单位开展自查,组织市州发改部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每季度及时上报有关数据,调度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了解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最后,省发改委组织专门力量,定期对项目实施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现场巡查,根据巡查情况以及省财政厅组织的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以正式公文的形式进行通报,要求各县(市、区)发改部门进行整改落实。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1、认真做好绩效评价前期工作(1)按照省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有关要求,省发改委派专人参加省预算内资金绩效管理业务培训会,会后组织绩效评价相关人员学习相关文件,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组,由湘西地区开发处牵头,湖南新星会计师事务所派员参与。
(2)省发改委对2017年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作了总体部署,拟定2017年度湘西开发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并下发通知到各相关市(州)、县(市、区)发改委、省旅发委、省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等单位,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评价方案的要求,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组织和实施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产出和效益情况等进行自评,并按照逐级自评、逐级汇总的原则,按时按质完成绩效评价工作。
2、组织市州、县市区及省直项目单位开展自评(1)各县(市、区)及有关项目单位按绩效评价通知和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填报自评报告及基础数据信息上报各市(州)发改委。
(2)各市(州)发改委将所辖县(市、区)及市(州)本级的自评报告和基础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并填报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表,撰写市(州)自评报告并上报省发改委绩效评价工作组。
3、认真组织开展现场评价工作绩效评价工作组于2018年4月10日至4月25日期间,对邵阳市及所辖12个县市区、永州市的江华、江永县2017年度湘西开发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现场评价,通过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审查被抽查项目的相关文件、报表、账薄、业务台帐等资料,采集相关数据,实地调查了解项目单位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情况,并现场对绩效评价基本情况进行了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