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档案分类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依据
本办法依据《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国档发[1992]20号),结合
各类别档案的管理办法,以公司全部档案实体为对象,依据主营业务
和管理职能的特点,科学划分类别,优化管理流程,细化归档范围,
建立有序完善的档案分类管理体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
1.2分类管理原则
分类原则:分类清晰、层次适度、体系稳定、具扩展性。
管理原则:体系健全、流程完整、范围明确、期限准确。
1.3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股份公司总部、事业部、子企业、驻外机构。
2分类规则
2.1全宗号设置
2.1.1全宗:是指一个独立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
整体。
2.1.2全宗号:是立档单位的唯一编号,通常由档案馆或上级档案机构给定,
股份办公厅负责给定所属机构的全宗号。
通常全宗号长期固定不变。
2.1.3全宗号结构:由4位数字标识,全宗号定至股份三级子企业。
全宗号
前两位为二级子企业顺序号,后两位为三级子企业顺序号。
专业公司
由托管工程局按照三级子企业顺序给定全宗号。
驻外机构由海外事业
部根据全宗号规则给定全宗号并报股份办公厅备案。
各级非法人分支
机构不单设全宗号,只给定机构代码号。
所属子企业全宗号及分支机
构代码号见附件1。
2.2类目设置
2.2.1一级类目共设9个,即企业管理类、工程项目类、科研开发类、房地
产(基本建设)项目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人事档案类、产
品生产类、其他类。
一般情况应保持稳定,不得改变。
2.2.2二级类目根据一级类目所限定的基本范围和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分
类方法而确定。
已经设定的二级类目一般不予变动,如需增设二级类
目需报上级档案部门确认后方可修改。
2.2.3各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自行设置三级类目,一般不宜超过
三级类目。
2.2.4类目的级位表示上下位的隶属关系。
档案数量少的单位,可只分到一
级类目或二级类目,没有档案的类目可空号不用。
2.3分类方法
2.3.1企业管理类不设二级类目。
2.3.2工程项目类的二级类目按工程程序设置。
2.3.3科研开发类不统一设置二级类目,可按科研项目自行细分。
2.3.4房地产(基本建设)项目类二级类目按建设开发阶段设置。
2.3.5设备仪器类不统一设置二级类目,可按设备种类或单机自行细分。
2.3.6会计档案类二级类目按文件形式(名称)设置。
2.3.7人事档案类二级类目按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死亡人员、人档分离
人员设置。
2.3.8产品生产类不统一设置二级类目,可按产品型号或生产项目自行细分。
2.3.9其他类二级类目细分为信用档案(印章纳入信用档案类)、声像档案、
电子档案及企业根据需求设置的其它档案类别。
2.4标识、编号及排列方法
2.4.1标识符号:档案分类中的类目标识符号一律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
字标识。
2.4.2一级类目的类目号采用大写英文字母标识。
企业管理类--------------------------A
工程项目类--------------------------E
科研开发类--------------------------F
房地产(基本建设)项目类------G
设备仪器类--------------------------H
会计档案类--------------------------I。